作者:徐仁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5 9:47:29
选择字号:
层层剥开神秘龙卷风

 

■徐仁吉

龙卷风是由于两种性质不同的冷暖气团在某一地区相遇,出现了强烈的对流所产生的一种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每年都有发生因龙卷风造成伤残的报道。

就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龙卷风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下桥生态工业园附近又突遭龙卷风。两次龙卷风共造成百余人丧生,千余人受伤,特别是江苏盐城这次龙卷风造成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更为严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龙卷风呢?我们能否有效地科学预测,进而提前进行防护呢?

像一条发疯的巨蟒

龙卷风是由于两种性质不同的冷暖气团在某一地区相遇,出现了强烈的对流所产生的一种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每年都有因龙卷风造成伤残的报道。

炎热的夏季,经常发生雷雨天气。有时候可以见到在乌云的底部伸出一种像大象鼻子一样的“漏斗云”,有的悬挂在天空,有的延伸到地面。它的形态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有时刚刚开始下伸,很快又缩了回去;有时一下子伸到地面,左摇右摆,好像发疯的巨蟒,狂奔怒吼;也有的在云底探头探脑,始终无法到达地面。这就是龙卷风,它们是一种类似台风的大气涡旋,但比台风还猛烈。它像个圆柱形空气柱,上端与云底相连,下部与地面相接,看上去恰似一条上通天、下触地的长龙。因此,人们便叫它龙卷风。

龙卷风有多种,发生在陆地上的叫作陆龙卷,俗称“吊龙挂”;发生在水面上的叫作“水龙卷”,俗称“龙吸水”。通常它的移动速度很快,一般每秒30米以上,最快的可达每秒100米。它从形成到消亡,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长也不过几小时。

龙卷风的“寿命”虽短,破坏力却是惊人的。当它触及水面时,会翻江倒海,卷起巨澜;当它接触地面时,卷起尘沙、掀走房盖,还能把人、畜抛向空中;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一样,把坚固的大楼削掉一角。

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呢?

龙卷风经常与暴雨、冰雹同时出现,所以只有在天空中产生了发展旺盛的雷雨云时才会形成。在夏季,地面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云底则为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而在云顶却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这样就产生了上面冷气流急剧下降,下沉的风速可达7~8级;又使下面的热气流迅速上升,向上的风速也在5~6级。从而使上、下层的空气发生了激烈的扰动,形成一些小旋涡并逐渐扩大,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先是绕水平轴旋转,渐渐弯曲并从云底倒挂下来而形成龙卷风。

由于龙卷风内部的空气受离心力的作用被大量抛出,造成旋涡内部的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也就变得非常低,因此它能把河水、沙土和林木等吸起来,而成为上通天、下触地的空气柱。

过去科学文化落后,人们解释不了这种天气现象,便用迷信的思想意识来揣测,认为是“龙吸水”或“吊龙挂”。实际上这是因为龙卷风内部空气不稳定,变化剧烈,上升和下沉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都不是直线的,所以它总是弯弯曲曲,摇摆不定。因此,人们就把这种现象叫作“龙摆尾”。

龙卷风的存活时间与地面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近地层潮湿空气越充足,不稳定气层越厚,龙卷风维持的时间就越长,而且强度也越大;反之,维持的时间就短,其强度也较小。

尚不能准确预测

近年来,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气象雷达的出现,为我们及时预测龙卷风提供可靠的手段,但是也只能观测到100到200公里有限范围内的龙卷风,最快提前半小时发出警报,而这显然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当前,气象卫星特别是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应用,为及早发现和连续监视这种危险天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龙卷风的出现,可根据科学方法测得,可以使用卫星云图片和气象雷达资料相比较,再配合天气图的分析,从高空和云体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垂直高度和水平分布的变化,以及不稳定气层存在的高度和厚度与垂直对流的关系等方面,进而判断高空和低空中是否有空气扰动现象存在。

此外,还需要再观察地面上在龙卷风出现前的天气情况,如比较“闷热”、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等特点。如若当时空气对流发展或已是雷雨天气时,就有可能发生龙卷风,便应及时作好防风准备;没有上述情况和征兆的发生,就不会出现龙卷风。

随着气象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反复实践,对于龙卷风的预测与防御能力,也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

防护知识不可少

人们如在野外作业或在农田劳动中遭遇龙卷风时,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逃离现场,并要选择低洼处伏身躲避,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防被风吹倒砸伤或触电。如果是正在路上行驶的车辆遭遇龙卷风时,不要开车逃跑,那样更危险;也不要躲在车里避风,因车辆很容易被龙卷风掀翻或卷起,而是要远离车辆到路基下躲避,方可确保安全。

一旦在家里遇到龙卷风来临,要关好门窗,并应远离房屋的外墙壁,最好到小房间里暂避,当然最安全的还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如发现龙卷风把电杆吹倒或遇到房屋倒塌的紧急情况,要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伤人或引发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中国科学报》 (2016-08-05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