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科学部编号 |
项目名称 |
中方申请人 |
中方依托单位 |
俄方申请人 |
俄方依托单位 |
1 |
1161101108 |
核天体物理相关的放射性核素衰变数据 |
韩银录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Chechev Valerii Pavlovich |
圣彼得堡镭学研究所 |
2 |
1161101111 |
太赫兹超导热电子混频器中频带宽与衬底界面上声子输运相关性研究 |
缪巍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Ivan Tretyakov |
莫斯科师范大学 |
3 |
1161101113 |
GRCR在细胞外基质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响应中的作用 |
赵虎成 |
清华大学 |
Stanislav S Kolesnikov |
俄罗斯科学院细胞生物物理研究所 |
4 |
1161101117 |
光晶格中人工磁场对冷原子阵列的控制的研究 |
刘伍明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Mikheyenkov Andrey V. |
俄罗斯科学院高压物理研究所 |
5 |
1161101120 |
分数阶发展方程和数值分析 |
李淼 |
四川大学 |
Sergey Piskarev |
莫斯科大学 |
6 |
1161101138 |
Schur环和代数组合 |
陈刚 |
华中师范大学 |
Ilia Ponomarenko |
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Steklov数学研究所 |
7 |
1161101140 |
精密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分析和基本物理常数的测量 |
陆泽晃 |
华中科技大学 |
Savely Karshenboim |
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 |
8 |
1161101141 |
超宽带近红外发光铋掺杂光子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 |
孙洪涛 |
苏州大学 |
Alexey N. Romanov |
俄罗斯科学院谢苗诺夫化学物理研究所 |
9 |
1161101143 |
百年太阳色球活动研究之前苏联H-alpha数据与方法 |
林钢华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Andrey Tlatov |
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基斯洛沃茨克高山天文站 |
10 |
1161101144 |
在低维系统能量输运过程中离散呼吸子所起的作用 |
熊大兴 |
福州大学 |
Sergey V. Dmitriev |
俄罗斯科学院金属超塑性问题研究所 |
11 |
1161101145 |
22-24太阳活动周下降相中磁场缠绕性的多重结构研究:发电机模型中新的观测和信息 |
杨尚斌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Kirill Kuzanyan |
俄罗斯莫斯科地磁电离层电波传播研究所 |
12 |
1161101146 |
真空和QGP中的胶球性质研究 |
张鹏鸣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Nikolai Kochelev |
联合核子研究所 |
13 |
1161101147 |
新型复杂氧化物晶体的负压缩性与电子和光学性质 |
林哲帅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Victor Atuchin |
俄罗斯科学院半导体物理研究所光学材料与结构实验室 |
14 |
1161101148 |
超重核合成与结构性质研究 |
周善贵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Nikolai Antonenko |
联合核子研究所博戈留波夫理论物理实验室 |
15 |
1161101149 |
重尾分布的性质及其在风险、通讯及排队论中的应用 |
程东亚 |
苏州大学 |
Sergey Foss |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 |
16 |
1161101151 |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的物理与化学反应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
邵涛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Natalia Babaeva |
俄罗斯科学院联合高温研究所 |
17 |
1161101152 |
微分算子传输特征值问题及相关反问题的研究 |
杨传富 |
南京理工大学 |
Yurko Vjacheslav |
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大学 |
18 |
1161101153 |
中微子振荡与电磁性质的研究 |
邢志忠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Alexander Studenikin |
国立莫斯科大学 |
19 |
1161101154 |
确定性系统与随机动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
胡鸿翔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Alexander Ilin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20 |
1161101156 |
高电荷态离子原子碰撞过程的实验和理论合作研究 |
马新文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Vladimir Shabaev |
圣彼得堡州立大学物理系 |
21 |
1161101157 |
新型弯曲形液晶光电效应的微观分子起源及其宏观动力学模型 |
项颖 |
广东工业大学 |
Sergey Pasechnik |
莫斯科技术大学 |
22 |
1161101158 |
冲击引起的双曲粘弹性矩形扁壳结构非线性内共振分析 |
孙洪广 |
河海大学 |
Yuriy A. Rossikhin |
沃罗涅日建筑与土木工程国立大学 |
23 |
1161101159 |
激变双星吸积过程和爆发现象的研究:理论和实测两方面 |
朱俐颖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Irina Voloshina |
莫斯科国立大学斯特恩伯格天文研究所 |
24 |
1161101160 |
过渡海域中尺度现象下的声场起伏效应及其应用 |
李整林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Boris Katsnelson |
沃罗涅日国立大学 |
25 |
1161101161 |
不同表面负载作用下压电声波的传播特性研究 |
钱征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Iren Kuznetsova |
俄罗斯科学院科特尔尼科夫无线电工程与电子研究所 |
26 |
1161101163 |
基于中俄多波段射电日像仪联合观测研究太阳日冕动力学过程 |
黄静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Alexander Altyntse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日地物理研究所 |
27 |
1161101164 |
原子分子低维半导体结构材料的光电性质研究 |
曹更玉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Vladimir Mantsevich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28 |
1161101165 |
用于核能和基础物理新材料制备的光化学同位素分离研究 |
范凤英 |
清华大学 |
Petr Bokhan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半导体物理研究所 |
29 |
1161101167 |
粒子物理数据处理中的异构高性能计算研究 |
李卫东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Vladimir Korenkov |
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 |
30 |
1161101168 |
超低损耗激光薄膜的优化设计及表征 |
王占山 |
同济大学 |
Alexander Tikhonravov |
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计算中心 |
31 |
1161101169 |
基于MUSER和RATAN600太阳微波观测研究稳态活动区的非热辐射贡献 |
颜毅华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Tatiana Ilinichna Kaltman |
俄罗斯科学院特殊天文台 |
32 |
2161101215 |
超分散软磁铁氧化物的等离子体动力学合成 |
李莉萍 |
吉林大学 |
Alexander Sivkov |
俄罗斯国立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
33 |
2161101216 |
木质素分离与选择性加氢制备高附加值酚类化合物研究 |
常杰 |
华南理工大学 |
Ekaterina LOKTEVA |
国立莫斯科大学 |
34 |
2161101218 |
利用ALD技术制备Al2O3/聚丙烯复合隔膜及在锂硫全电池中的应用 |
张永光 |
河北工业大学 |
Maxim Yurievich Maximov |
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 |
35 |
2161101219 |
Ln(III)掺杂的SiO2交联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表征与生物兼容性的研究 |
盖方圆 |
大连理工大学 |
Rustem Zairov |
A.E. ARBUZOV有机和物理化学研究所 喀山俄罗斯科学院科学科学中心 |
36 |
2161101220 |
甲烷在铜修饰分子筛上的转化机理研究 |
王为 |
兰州大学 |
Alexander Stepanov |
俄罗斯Boreskov催化研究院 |
37 |
2161101221 |
用于含氧有机物合成的环境友好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催化剂 |
吴立新 |
吉林大学 |
Kholdeeva Oxana |
俄罗斯博列斯科夫催化研究所 |
38 |
2161101222 |
基于新型超分子吸附材料铯吸附分离基础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张安运 |
浙江大学 |
Illarion Dovhyi |
俄罗斯科学院海洋水文物理研究所 |
39 |
2161101223 |
刺激响应二茂铁基化合物的合成、性能与应用研究 |
俞豪杰 |
浙江大学 |
Sergey Vatsadze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40 |
2161101224 |
新型碳基纳米复合物过氧化酶催化剂(纳米酶)的制备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赵书林 |
广西师范大学 |
Ivan Yu Sakharov |
莫斯科大学 |
41 |
2161101225 |
低压电化学氧气泵 |
张玉微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Vladimir Fateev |
库尔恰托夫国家研究中心 |
42 |
2161101226 |
非病原微生物区分对映体代谢关键酶构效关系的研究 |
姬芳玲 |
大连理工大学 |
Nikolai N. Sluchanko |
俄罗斯科学院 |
43 |
2161101227 |
重金属和有机复合污染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土壤自净过程 |
季荣 |
南京大学 |
Devard I. Stom |
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 |
44 |
2161101228 |
金属有机骨架、金属纳米颗粒及碳基复合材料在选择性催化领域的研究 |
霍峰蔚 |
南京工业大学 |
VALERY V. LUNIN |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 |
45 |
2161101229 |
C-H 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 |
崔秀灵 |
华侨大学 |
Viacheslav Ivanovich Sokolov |
俄罗斯科学院 |
46 |
2161101230 |
新芳香稠杂环的合成 |
许家喜 |
北京化工大学 |
Eugene Babaev |
莫斯科州立大学 |
47 |
2161101231 |
辐照化学改性对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改进机理的研究 |
王峰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Alexey Alexandrovich Zezin |
俄罗斯科学院合成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
48 |
2161101232 |
利用褐煤热解结合低温石墨化制备先进炭材料的基础研究 |
余江龙 |
辽宁科技大学 |
Saltykov Sergey |
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 |
49 |
2161101233 |
不同涂层表面上的池沸腾多尺度传热传质特性 |
刘明言 |
天津大学 |
Aleksandr N Pavlenko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热能物理所低温物理研究室 |
50 |
3161101372 |
土壤有机质分解微生物驱动:温度对代谢活性、微生物基因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李慧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Irina Kravchenko |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51 |
3161101373 |
整合中俄人力和数据资源探讨仓鼠科动物的演化历程 |
夏霖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Andrey Lissovsky |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动物博物馆 |
52 |
3161101375 |
北极及亚热带河口纤毛虫多样性研究(以中国与俄罗斯为例) |
许媛 |
华东师范大学 |
Yuri Mazei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53 |
3161101383 |
西伯利亚-青藏高原针叶林生态系统的脊椎动物群落结构比较及其保护面临的挑战 |
孙悦华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Yury Dgebuadze |
俄罗斯科学院塞沃尔特斯夫生态与进化研究所 |
54 |
3161101384 |
欧亚大陆水龙骨科分类学与系统发育学研究 |
张宪春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Alexander Shmakov |
阿尔泰州立大学 |
55 |
3161101385 |
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纳米载体用于脑肿瘤及脑转移瘤的诊疗一体化研究 |
高会乐 |
四川大学 |
Maxim Shevtsov |
俄罗斯科学院细胞学研究所 |
56 |
3161101386 |
甜菜中的DNA修复:甜菜M14品系糖化和盐胁迫的研究机遇 |
于冰 |
黑龙江大学 |
Dmitry Zharkov |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 |
57 |
3161101390 |
改性多糖的佐剂特性及以其做为佐剂制备疫苗的研究 |
赵凯 |
济南大学 |
Alexander Shestopalov |
联邦国家预算科学机构实验与临床医学研究所 |
58 |
3161101391 |
中国北方及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湖泊环带动物系统地理学研究 |
崔永德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KAYGORODOVA IRINA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湖沼学研究所 |
59 |
3161101392 |
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免疫传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相关技术 |
陆旸 |
天津科技大学 |
Sergey S. Ermakov |
圣彼得堡大学 |
60 |
3161101393 |
兰科鸟巢兰-对叶兰属复合群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 |
金效华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Peter Efimov |
俄罗斯科学院柯马洛夫植物研究所 |
61 |
3161101394 |
维系长效记忆性免疫力的新型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 |
刘万里 |
清华大学 |
Liudmila Tsybalova |
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流感研究所 |
62 |
3161101395 |
中国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襀翅目昆虫多样性研究 |
杜予州 |
扬州大学 |
Valentina TESLENKO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支,生物和土壤科学研究所 |
63 |
3161101397 |
用谱相关方法测量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中生物组织的非均匀性 |
孙长森 |
大连理工大学 |
Victor Malyugin |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 |
64 |
3161101398 |
小毛足鼠和长爪沙鼠季节性生理和行为适应:生活史权衡 |
王德华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Nina Vasilieva |
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 |
65 |
3161101400 |
中国和俄罗斯羊草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谱系地理学比较研究 |
武自念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Natalia K. Badmaeva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普通与实验生物研究所 |
66 |
3161101402 |
中国及俄罗斯不同地区产乳酸菌(酵母)的分离、纯化及益生特性研究 |
邱斌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Alexander Netrusov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67 |
4161101184 |
三维磁化率反演以及页岩微米CT三维重构的大规模科学计算 |
王彦飞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Anatoly Grigorievich Yagola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68 |
4161101185 |
中亚造山带中布列亚与佳木斯地块晚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岩浆杂岩的年龄与源区:构造演化意义 |
许文良 |
吉林大学 |
Andrey A. Sorokin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地质与自然管理研究所 |
69 |
4161101186 |
华南地区岩石圈结构的联合反演及动力学意义 |
邓阳凡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Lev Vinnik |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70 |
4161101188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DEM超分辨率方法 |
侯文广 |
华中科技大学 |
Oleg Granichin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71 |
4161101190 |
末次盛冰期以来俄罗斯平原和黄土高原黄土沉积记录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
姜文英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Pavel Panin |
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72 |
4161101201 |
青藏高原东缘与高加索山地区冰川泥石流规模频率评估 |
邓明枫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Sergei Chernomorets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73 |
4161101204 |
利用卫星编队探测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周泽兵 |
华中科技大学 |
Vadim Milyukov |
莫斯科大学 |
74 |
4161101205 |
夏季绿藻对温带和寒带大叶藻海草群落的影响 |
韩秋影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Sergienko Liudmila Alexandrovna |
彼得罗扎沃茨克国立大学 |
75 |
4161101206 |
联合遥感与地面调查的东北欧亚大陆荒漠化评估体系构建 |
李晓松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German Kust |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土壤科学学院 |
76 |
4161101207 |
敦密-锡霍特阿林构造带南段白垩纪-新生代中俄火山岩对比 |
王璞珺 |
吉林大学 |
Didenko Alexei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77 |
4161101209 |
阿尔泰-准噶尔陆内造山带在文德-古生代的构造以及动力学研究 |
尹继元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Buslov Mikhail Mikhailovich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索博列夫地矿研究所 |
78 |
4161101211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物质流连续性的三维大地电磁证据 |
白登海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Ivan Varentsov |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电磁学研究中心 |
79 |
4161101212 |
冻融作用对中俄北方地区湿地土壤碳循环微生物过程的影响 |
张晶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Andrey Sirin |
俄罗斯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 |
80 |
4161101214 |
致密储层孔喉系统非均质性及其对石油成藏的控制 |
柳广弟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Mikhail Lobusev |
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国家研究型大学) |
81 |
4161101215 |
基于地理信息学和数字地球理论的中俄交通走廊研究——以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为例 |
郭华东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Valery Bondur |
俄罗斯空间监测研究所 |
82 |
4161101216 |
利用卫星和地基观测研究莫斯科和北京的气体和颗粒物污染 |
王普才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GOLITSYN GEORGY |
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83 |
4161101219 |
亚洲东部和中部古近纪松柏类植物分类、古生态和古地理 |
刘晓艳 |
中山大学 |
Natalia Maslova |
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 |
84 |
4161101220 |
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事件和闪电的宽波长范围电磁辐射观测 |
杨静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Pavel Klimov |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斯科别利岑核物理研究所 |
85 |
4161101222 |
农业景观区氮的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浅层地下水中氮化合物富集作用 |
高柏 |
东华理工大学 |
Natalia Guseva |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
86 |
4161101223 |
中俄湖泊底栖动物介导下蓝藻水华爆发的机制研究 |
周易勇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Sergey Mikhaylovich Golubkov |
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87 |
4161101225 |
干旱区与湿润区蒸散发及其对地下水动态与水量平衡影响的对比研究 |
于静洁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Sergey Pavlovich Pozdniakov |
国立莫斯科大学 |
88 |
4161101226 |
黄海和白海近岸海草床营养结构分析 |
徐勤增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Dmitry Lajus |
圣彼得堡大学 |
89 |
4161101227 |
引起平流层-对流层、热带-热带外相互作用的动力和化学过程的气候变率 |
魏科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Alexander Ivanovich Pogoreltsev |
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 |
90 |
4161101228 |
有害赤潮藻华时空分布对于热带和极地地区强台风响应的动力学机制 |
唐丹玲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Dmitry Pozdnyakov |
南森国际环境遥感中心 |
91 |
4161101229 |
亚洲内陆草原区C3和C4植物关系的影响因子及C4植物对草原植被不断增强的影响 |
刘鸿雁 |
北京大学 |
Oleg Anenkhono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普通与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
92 |
4161101231 |
联合中俄GNSS观测网数据研究东北亚(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东南部)现今构造活动和岩石圈流变特征 |
孟国杰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Nikolai Shestakov |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 |
93 |
4161101232 |
地震勘探中的裂缝介质等效介质理论:实验验证与理论修正 |
魏建新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Viacheslav Polovkov |
圣彼得堡大学 |
94 |
4161101233 |
基于海洋航行和EANET站点观测的南海海洋真菌气溶胶特征研究 |
赖森潮 |
华南理工大学 |
Sergey Gromov |
ROSHYDROMET与俄罗斯科学院全球气候与生态研究所 |
95 |
4161101234 |
高放射性本底地区地质特征与天然放射源关系研究 |
王南萍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Rikhvanov Leonid Petrovich |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
96 |
4161101235 |
不同类型土壤中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及基因水平转移作用的研究 |
唐景春 |
南开大学 |
Polina Galitskaya |
喀山大学 |
97 |
4161101236 |
中俄东部地区活性化学组分在土壤包气带中的迁移机理对比研究 |
代朝猛 |
同济大学 |
Aleksei Makhinov |
俄罗斯科学院科学院远东分院 |
98 |
5161101260 |
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水域底栖生物及鱼类生物标志物响应特征研究 |
计勇 |
南昌工程学院 |
Grigorii M. Chuiko |
俄罗斯科学院内陆水生生物研究所 |
99 |
5161101271 |
大型难变形材料模锻成形边界条件对梯度性能锻模损伤力学研究 |
周杰 |
重庆大学 |
Sergei Alexandrov |
俄罗斯科学院力学问题研究所 |
100 |
5161101277 |
富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安全高效深水钻井井筒安全基础研究之水合物分解及地层流体渗流和多相流机理研究 |
高永海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Valery V. Kadet |
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 |
101 |
5161101281 |
含砷兽药在水处理中的光化学转化 |
刘子正 |
武汉大学 |
NIKOLAI BAZHIN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燃烧与化学动力学研究所 |
102 |
5161101285 |
储能电介质材料的宽频域阻抗分析 |
张勇 |
清华大学 |
Gennady Komandin |
俄罗斯科学院普罗霍罗夫普通物理研究所 |
103 |
5161101288 |
碳微合金化超细晶Cu-Fe和Cu-Cr合金的研究开发 |
陆德平 |
江西省科学院 |
Rinat Islamgaliev |
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先进材料物理研究所 |
104 |
5161101290 |
中俄建筑遗产修复和重建的现代方法研究 |
孙伟 |
北京交通大学 |
Mikhail Shubenkov |
莫斯科建筑学院(国家科学院) |
105 |
5161101291 |
基于(Si,Mg)<->(Al,B)共取代构建稀土掺杂碱土硅酸盐基高效发光材料 |
夏志国 |
北京科技大学 |
Maxim Molokee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物理研究所 |
106 |
5161101292 |
局部放电序列中表面电荷分布及其对放电特性影响研究 |
吴锴 |
西安交通大学 |
Nikolay Kinsht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自动化与控制研究所 |
107 |
5161101293 |
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开发及其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直接空气捕集循环中的应用研究 |
邓帅 |
天津大学 |
Janna Veselovskaya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博列斯科夫催化研究所 |
108 |
5161101294 |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甲烷转化研究 |
王瑞雪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Evgeniy I Lipato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大电流研究所 |
109 |
5161101295 |
0.1-0.5 MPa空气和氮气间隙极不均匀电场下逃逸电子产生机理 |
严萍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Victor F. Tarasenko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大电流研究所 |
110 |
5161101296 |
高气压条件下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动力学与等离子体诊断 |
章程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Mikhail Ivanovich Lomae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大电流研究所 |
111 |
5161101297 |
燃料盐体系中Te诱发Ni-Mo-Cr合金晶间裂纹的研究 |
李志军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Victor Ignatiev |
国家研究中心库尔恰托夫研究所,莫斯科,俄罗斯 |
112 |
5161101298 |
新型环保工质热物理性质的实验及理论模型研究 |
吴江涛 |
西安交通大学 |
Sergey Vladimirovich Rykov |
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研究型大学 |
113 |
5161101299 |
微纳尺度下复合摩擦行为诱导光学晶体表面几何-力学特征属性演变机制研究 |
韩雪松 |
天津大学 |
Nikita N. Dmitriev |
圣•彼得堡大学 |
114 |
5161101300 |
密度极值点附近具有反常变化热膨胀系数工质Rayleigh-Benard对流模式研究 |
李友荣 |
重庆大学 |
Igor Palymskiy |
西伯利亚电信与 大学 |
115 |
5161101301 |
制备和分离的手性结构可控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张如良 |
山东科技大学 |
Elena Dmitrievna Obraztsov |
俄罗斯科学院 |
116 |
5161101302 |
外力作用下电脉冲处理焊接部位的组织演变和止裂机理 |
陈希章 |
温州大学 |
Konovalov Sergey |
西伯利亚工业大学 |
117 |
5161101303 |
超分子螺旋聚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徐加良 |
天津大学 |
Sergey Semin |
莫斯科技术大学 |
118 |
5161101304 |
不同重力环境下纳米流体管内流动沸腾传热和临界热流密度研究 |
方贤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lexander Sudarchikov |
俄罗斯国家研究大学 |
119 |
5161101305 |
多元体系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 |
赵九洲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Elena Borisenko |
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
120 |
5161101307 |
低维铁氧体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磁光电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
王维 |
北京化工大学 |
Natalia Tsidaeva |
俄罗斯北奥塞梯州立大学 |
121 |
5161101308 |
类金刚石/碳化物多层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
张俊彦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RINKEVICH Anatoliy |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金属物理研究所 |
122 |
5161101309 |
新型燃烧合成制备二维纳米结构及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研究 |
王皓 |
武汉理工大学 |
Alexander Mukasyan |
俄罗斯国家科技大学 |
123 |
5161101310 |
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磁集成技术及其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李勇 |
湖南大学 |
Denis Sidoro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能源系统研究所 |
124 |
5161101313 |
地震与海冰作用下导管架平台动力灾变机理研究 |
朱本瑞 |
天津大学 |
Vladimir Tsuprik |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 |
125 |
5161101314 |
冰区水域船舶航行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 |
张笛 |
武汉理工大学 |
Vadim Goncharov |
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 |
126 |
5161101315 |
低温热循环和电刺激处理对金属玻璃力学和热性能影响的基础研究 |
乔吉超 |
西北工业大学 |
Vitaly Khonik |
沃罗涅日国立师范大学 |
127 |
5161101317 |
不同静水压下电脉冲压裂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孙鹞鸿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Artem Yudin |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
128 |
5161101318 |
基于数字技术的严寒气候区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
孙澄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oris Istomin |
工业建筑与结构科研与工程实验中央研究院 |
129 |
5161101319 |
力电热载荷下PMN弛豫体物理性能的理论、实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 |
赵坤宇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Nasedkin Andrey Victorovich |
俄罗斯南联邦大学 |
130 |
5161101320 |
严寒及寒冷地区建筑节能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
赵金玲 |
大连理工大学 |
VLADIMIR GENNADJEVIC GAGARIN |
俄罗斯建筑艺术与技术科学院建筑物理研究院 |
131 |
5161101321 |
放电等离子烧结及高压扭转技术制备纳米金属的组织性能研究 |
张朝晖 |
北京理工大学 |
Galiya Korznikova |
俄罗斯科学院金属超塑性研究所 |
132 |
5161101322 |
在可见光区宽吸收的新型三元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高效太阳能电池 |
谢志元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Muchamed L. Keshtov |
俄罗斯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 |
133 |
5161101324 |
中东铁路黑龙江段沿线典型乡村风貌规划技术策略研究 |
袁青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Shadrin Aleksander Ivanovich |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 |
134 |
5161101325 |
表面纳米织构调控及其对液滴蒸发动力学影响 |
雷明凯 |
大连理工大学 |
Vladimir Viktorovich Terekho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热物理研究所 |
135 |
6161101131 |
基于模糊聚集算子的极化被动毫米波图像融合 |
彭树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Alfimtsev Alexander |
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 |
136 |
6161101132 |
中红外波段的波导非线性光学 |
栗岩锋 |
天津大学 |
Aleksei Zheltikov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137 |
6161101154 |
ZnO与碳纳米管和/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与场发射性能研究 |
武军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Nikolay Ivanovich Kargin |
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 |
138 |
6161101155 |
基于石墨烯微结构中等离激元的太赫兹检测特性研究 |
孙建东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Viacheslav Popov |
俄罗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和电子学研究所,萨拉托夫分部 |
139 |
6161101159 |
具有应用前景的磁活性陶瓷材料的研究 |
李江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Oleg Palashov |
俄罗斯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
140 |
6161101160 |
未知环境下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和自主导航问题研究 |
王坚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Bobtsov Alexey |
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研究大学 |
141 |
6161101163 |
基于稀疏模型的图像和视频重构及修复 |
岑翼刚 |
北京交通大学 |
Voronin Viacheslav |
顿河国立技术大学 |
142 |
6161101164 |
碱金属超冷分子长程态的光谱研究 |
马杰 |
山西大学 |
Vladimir Sovkov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143 |
6161101167 |
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的基础研究和集成传感器 |
黄辉 |
大连理工大学 |
Nikolay Sibirev |
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 |
144 |
6161101168 |
飞秒激光诱导介电材料内部双折射周期纳米结构形成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程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Sergey Kudryashov |
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 |
145 |
7161101056 |
低油价下中俄油气合作潜力研究:新方法,新视角,新战略 |
冯连勇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Natalia Iskritskaya |
全俄国石油地质调查科学研究院 |
146 |
7161101057 |
网络博弈中的理性与稳定性研究 |
高红伟 |
青岛大学 |
Leon Petrosyan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147 |
7161101058 |
中俄林业企业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
魏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Nadezhda Pokrovskaia |
圣彼得堡学术大学 |
148 |
8161101480 |
冷空气对COPD患者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周向东 |
海南医学院 |
Victor P. Kolosov |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国立生理学和呼吸病理学科学研究中心 |
149 |
8161101486 |
欧亚大陆北部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进化和传播途径研究 |
申阿东 |
首都医科大学 |
Igor Mokrousov |
圣彼得堡巴斯德研究所 |
150 |
8161101488 |
中国黑龙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酒精依赖患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 |
夏炎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Igor Loginov |
远东国立医科大学 |
151 |
8161101491 |
霍乱弧菌O抗原多样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
刘斌 |
南开大学 |
Perepelov Andrei |
俄罗斯科学院N. D. Zelinsky有机化学研究所 |
152 |
8161101493 |
利用新的实验模式定量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去泛素化酶USP22的表达及预后评估的研究 |
张有学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Tatiana Bogush |
俄罗斯科学院附属俄罗斯肿瘤研究中心 |
153 |
8161101494 |
p53及mTOR介导的硫胺素及其衍生物在缺血性神经元中的作用 |
李光宇 |
吉林大学 |
Bunik V.I. |
莫斯科大学 |
154 |
8161101497 |
抗生素耐药化脓性链球菌新克隆的产生及转座子在该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姚开虎 |
首都医科大学 |
Alexander Dmitriev |
实验医学研究所 |
155 |
8161101499 |
突变p53调节肿瘤代谢重编程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 |
陆朝阳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Evgenia Altarovna Kogan |
莫斯科国立第一医科大学 |
156 |
8161101504 |
不同分型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振荡活动与肌电活动因果关系研究 |
庄平 |
首都医科大学 |
Alexey Sedov |
俄国科学院化学物理Semenov 研究所 |
157 |
8161101505 |
前列腺癌肿瘤内雄激素合成及其调控细胞外基质重塑的作用机制研究 |
杨宝峰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Petr Glybochko |
谢切诺夫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 |
158 |
8161101506 |
基于患者个体化模型的冠脉循环功能障碍评估 |
梁夫友 |
上海交通大学 |
Yuri Vassilevski |
俄罗斯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 |
159 |
8161101507 |
新非核糖体肽类抗生素的结构与活性研究 |
孙承航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Vladimir A. Korshun |
高斯新抗生素研究所 |
160 |
8161101508 |
调控性非编码RN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价作用研究 |
张勇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Philipp Kopylov |
伊•米•谢切诺夫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