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全胜 何凡能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7/13 1:47:37
选择字号: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现状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事实证明,我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一、中国历代发现、经营并辖制南海诸岛的历史渊源

我国现存上古典章《尚书·禹贡》中即有“南海”名称。《诗经·江汉》中也出现“南海”之名,云:“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山海经·海内南经》中亦载有:“郁水出湘陵南海”,等等。可见,南海之名早即有之,但因所载情况不详,其指代和范围可能与后世所讲的南海并不一致。

秦时,中国先民已发现南海诸岛。秦始皇统一岭南,在今广东地区设置南海郡,临南海边缘,自然对其附近海域实行政治管理和防守。1992年,我国学者在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上,发现了秦汉米字压印纹硬陶片,表明上古时代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沙群岛。当时南沙尚属无主土地,是中国人“原始取得”,这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

两汉时期,汉武帝在地处南海海域的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更注意对南海的防守,而当时周围尚无今日南海周边各国;据《海南省况大全》记载: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南征交趾过程中到过西沙群岛;可见,西汉时南海诸岛已与我国大陆的关系日渐密切。东汉人杨孚著《异物志》,已对当时或以前中国人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认识做了原始性的地理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第一次称南海为“涨海”,并将南海诸岛泛称为崎头,将南海暗礁、暗滩、沙洲等称为磁石。这是中国人在公元一世纪前发现南沙群岛的有力证据。

三国时,中国古代人民对南沙群岛航行的方位、距离和海况已有详细记录。如吴国人万震著《南州异物志》,其中记载:“句椎去典遨游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多磁石”,同时还记载了:“玳瑁如龟,生南海”等内容;这是古代中国人民在南海经营活动(航行、捕捞等)的重要记录。

东晋时,著名高僧法显从印度返中国时,曾穿行整个南中国海。在他撰写的《佛国记》中,详细记载了从印度、斯里兰卡返回广州的航程,其中从爪哇取道南海只需50天。这表明中国人在东晋时已开辟了穿越南海的航路。

南北朝时期,大陆人民已在西沙群岛一带活动。据《海南省况大全》,近年我国考古学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和九礁等11个岛屿和礁盘上,发现了南北朝(主要是南朝)的六耳罐、陶环及隋、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器2000余件,产地多为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隋唐时期,从南海诸岛发现的考古遗存看,此时中国人不但在西沙群岛有活动,在南海其他岛屿上也有大量活动。从文字记载看,隋炀帝时,曾派常骏、王君政等经南海海域抵达赤土国;《旧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南至大海……东南至大海二十七里,西南至海千里”,其所指范围包括南海及其诸岛。这是我国从唐代起南海诸岛正式归入版图的又一证据,从此确立主权。

两宋时,随着航海实践的增多,南海诸岛又有新称,并趋于细化。如《宋会要辑稿·占城国》记载:“……数日,主占城界,十日过洋情,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礁多,舟覆翻者十七八”,以“石塘”专指南沙群岛。此后史书多用“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以及类似的称呼泛称或专指南海诸岛。宋人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一书中,写明了南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明确指出交趾洋(今北部湾)与昆仑洋(今越南昆化岛附近海域)一线为中越海域分界线。这对确立南海诸岛主权属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据考证南宋端宗皇帝曾逃到西沙群岛避难。

元代,据记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皇帝派遣大将史弼领兵5000,远征爪哇。该舰队经西沙海域,可能对包括今南沙海域发动进攻;虽未达目的,但这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征服南海迈出的一大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曾奉元世祖之命,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主持全国性“四海测验”,往南海某岛屿上观测其纬度,并取得卓越成果。这在天文测量史上和南海开发史上均是大事。

明代,据明王佐《琼台外记》记载:万州在明时辖有“长沙”、“石塘”,海军指挥佥事“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南海,确立明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和管辖。《广东通志》记载:“督发兵船出海防御……自东莞南亭门放洋,至鸟潴、独潴、七洲三洋,星盘坤未针,至外罗。”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等率领数十万人马,分乘几十艘巨舰,横越南海航线,出使西洋各国,远达西亚和东非;在《郑和航海图》中标绘的“石塘”和“万生石塘屿”,就是今西沙和南沙群岛。

时至清代,有关我国南海诸岛主权与归属的记载已不绝于书。从清初流传于民间的《更路簿》看,其中记录了南沙群岛73个地名及其方位。虽然地名是用海南方言拼写的,但外国人据此拼写标注在他们出版的航海图上。清康熙《琼州府志》中已将南沙群岛籍入中国版图;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间(1710~1712年),广东水师副将吴陛曾率领水师巡视西沙群岛海域。雍正时高凉总兵陈伦炯著《海国闻见录》,内附有《四海总图》,是现在能见到的关于南海诸岛较早的地图,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大群岛,并为以后各类著作所转载。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吴陛,……擢广东副将,调琼州。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今西沙群岛海域)、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目巡视,地方宁谧。”当时西沙群岛海域由广东省海军负责巡逻。道光《琼州府志》明确指出:“万州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处”。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海军官兵170多人前往西沙群岛视察,逐岛查勘,并在永兴岛上升旗鸣炮,重申我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

民国时期,我国曾二次正式公布南海诸岛各岛屿的地理名称:1935年公布南海诸岛132个地名的中英文对照表;1946年中国政府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复南沙诸岛后,于1947年再度公布南海诸岛159个地名的新旧中外地名的对照表,并注明其中一些地名的意义,再次标绘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属中国版图。从古到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如此系统地对南海诸岛实行具有主权管辖意义的地名命名事宜。

新中国时期,中国政府进一步对南海诸岛实施管辖。1959年3月海南行政区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属海南行政区管辖;1969年改为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海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设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为县级),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行政区政府的决定,再次明确规定海南行政区政府统一管辖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988年4月13 日,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中,再次重申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归海南省管辖。

上述史实可以看出: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和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两千多年来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是我国古代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并开发经营南海诸岛,迟至唐宋时期,中国历代政府即将南海诸岛正式列入版图,确立主权,并对南海诸岛实施管辖,这是中国拥有南海诸岛及其海域主权无可辩驳的法理依据(表1)。

二、南海诸岛主权归属争端的由来及现状

(一)主权归属争端的由来

南海诸岛是指分布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南中国海上所有岛礁的总称。按其分布形势,分成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图1)。据中国地名委员会1983年发表的公告,南海诸岛被标准化处理的岛、洲、暗沙、暗礁、滩共252个,其中被称为岛的有25个。

南海诸岛及其海域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然而,自鸦片战争失败后,根据1841年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1885年和1886年根据中法和中英条约,越南和缅甸分别沦为法、英殖民地。至此,南海沿岸政治地图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不再是南海沿岸诸国的宗主国和强大国家,反而成为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企图瓜分的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列强开始谋夺我国南海诸岛,由此带来了我国南海诸岛及其海域主权归属的争端。

1867年,法国派调查船进入南沙群岛绘制地图,作侵占南沙群岛的准备;1885年法国殖民者预谋侵占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并于1933年派舰艇侵占了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中国海“九小岛事件”,遭到国民党政府及各界人民强烈反抗。1947年法国政府企图派军舰在西沙登陆,遭国民党驻军拒绝后离去。

1876年,英国水路调查船来福曼号进入南沙群岛测绘地图,并认为南沙群岛“有长亘十英里之礁湖,为水上飞机、潜水艇、小舰艇等理想的临时休息及避难所”。1883年,德国人擅自在南沙群岛进行测绘活动,清政府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加以制止。

图1 中国南海诸岛分布图

1917年,日本人平田未治与日本海军以“探险队”之名,到我国南沙群岛进行所谓的考察,并将其新登6小岛,立上“日本属领”的标柱;1923年始,开采南沙群岛磷矿资源。中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日本以武力占领了南沙群岛的一些岛屿,擅自定名为“新南群岛”,并于1939年宣布占领。

但是,所有这些侵略行径都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终结。1946年,当时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从1933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制造“南中国海九小岛事件”起,到1946年我国政府再度收复南沙群岛止,其间经历了13年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我国政府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严正指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整个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一样,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并得到包括越南政府在内的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决议的公开承认。因此,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然而,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上升,南海诸岛的地位日益重要。1956年,南越西贡政权派海军占领南沙群岛,入侵西沙。至1974年西沙海战,我国海军才将西贡南越军赶出西沙。1975年,越南又非法侵略南沙群岛一些岛屿,还提出对西沙、南沙的领土要求。在南海诸岛争端中,以越南同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争议最为激烈,但越南对南沙群岛的领土要求是无理的,因为它并不是最早发现、最早经营、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元代我国搞“四海测验”的结果,已确定南海西部所过之处在外罗山(今越南广东群岛)附近的分水洋作为中国与占城(今越南中部)“以域华夷的分界”,纬度正好在北纬15°,这是元朝留下的历史铁证,这一直为世界各国所承认。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菲律宾,1946年才成为独立国家,其同南海诸岛无任何历史渊源。20世纪70年代以前,菲律宾并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也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然而,菲律宾因其国境邻近我国南沙群岛,知道南沙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才推行“保护南沙海域油气资源”的海洋新战略,强行侵占我国南海诸岛的部分岛屿。1996年,菲海军在中国南海黄岩岛举行两栖登陆演习,其中许多演习是针对我国南沙群岛的。1999年,菲律宾军舰撞沉中国渔船,使我国渔民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我国已向菲提出严正交涉,抗议菲律宾非法行径(表2)。

而马来西亚1979年在发布的一份新地图中,划定其大陆架和领海疆域,公然将我司令礁、簸箕礁、南海礁、安波沙洲、南乐暗沙、校尉暗沙一线以南的海域划归马来西亚,我国政府对此提出抗议,但马来西亚的解释为:“安波沙洲和弹丸礁一直是马来西亚领土的一部分。”但证据何在,没有提出任何说明。

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根源在于这里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二)周边国家侵占南海岛礁的现状

目前,南海周边国家侵占南海诸岛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南沙群岛,对我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主要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其中,越南侵占岛屿和礁石30个;菲律宾侵占6个;马来西亚侵占3个,巡视监控4个;文莱占领1个;印度尼西亚虽未占领岛礁,但对邻近海域有主权要求;而我国本身仅实际控制8个(包括台湾驻军的太平岛和中洲岛),巡视监控21个。

1.越南

非法占领岛屿和珊瑚礁30个,岛屿总面积约0.67km2,同时将南沙群岛及其附近大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纳入越南版图(图2),并声称对西沙也拥有主权。越南是除中国外,唯一对西沙和南沙同时提出主权的国家。其论据主要有三个:

1) 1933年和1975年,对法国殖民当局和南越西贡政权南沙群岛主权的“国家继承”,特别是南越西贡政权于1958年和1959年发布的关于把南沙群岛划归福绥省管辖的法令。

2) 《旧金山和约》对南沙群岛的处置条款,即提出“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但只字未提这些领土的归属问题。

3) 一些越南“古籍资料”,但这些岛屿的最早历史记录是1802年才开始的。

图2 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声称南海主权界线

2.菲律宾

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领土要求基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大陆架公约及1956年探险队的远征考察。菲律宾占领6个岛礁,总面积约0.8km2,基本上控制南沙东北部海域。其依据主要有两个:

1) 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岛屿”。

2) 这些岛屿离菲律宾最近,对菲律宾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占领岛礁3个,巡视监控4个,基本上控制南沙群岛西南部及海域。领土要求限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其侵占和分割南沙岛礁和海域的主要借口是这些小岛位于马来西亚的大陆架上。

4.文莱

文莱占领1个岛礁,领土要求基于专属经济区。对外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发行了标明海域管辖范围的新地图,声称对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文莱是对我南沙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而唯一未派兵进占的国家。

综上可知,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的政治地位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汉代直至19世纪中叶,南海沿岸或籍入版图,或为藩属,或长期友好相处,南海为中国的内海;二是19世纪中叶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列强将南海沿岸诸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并开始染指南沙群岛;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海沿岸诸国先后独立,有关国家出于各自目的,或对南沙群岛提出非法领土要求,或出兵抢占南沙群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