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保祯
■本报通讯员 杨远远 记者 韩琨
“天哪,双翅目下10个字母拼写的一个亚目拉丁文多写了一个字母,竟然都被‘火眼金睛’的花老师看了出来,真佩服他的渊博学识和严谨治学。”刚刚结束硕士研究生答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学生姜洪雪惊叹道。
昆虫大多其貌不扬,很少能招人喜欢,可是执教30多年的花保祯不仅能把越来越难教的学生吸引到教室,还让普通昆虫学率先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这是他始终秉承工匠之心对待教学的结果。
紧跟“潮流”的教学能手
花保祯198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后,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选用国际优秀原版外文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在保留昆虫学重点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他上课时充满激情,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学生们说,喜欢花保祯的课,不仅因为他讲课生动,还因为他会随时介绍学科最新进展及国内外同行专家。
14级本科生蒋世翔酷爱昆虫,他的微博经常关注一些搞昆虫研究的“大腕”。一天,他看到一名考古专家在新发现的古代化石中找到了昆虫的一个新目——奇翅目。没想到第二天的课堂上,花老师不仅讲了,还加以专业点评。对此,蒋世翔不禁感叹,“花老师在学科上太‘时髦’了”。
从本科到博士一直跟随花保祯的高琼华也感受至深。她告诉记者,他们所用的普通昆虫学讲义中昆虫分类学章节,是花老师认真研读比较并浓缩了3本外文教科书精华,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编的。
教学中,花保祯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改演绎法教学为归纳式,引进先进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一节课常常是先讲问题,从现象入手,逐步探究、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然在讲台上站了30多年,但花保祯从不照本宣科,讲义每年都在改进、更新,平时看到一篇好文章、新知识,就立即加到课件中。“等到上课之前再备课,那就太晚了。”他说。
多年的辛勤努力和付出,让花保祯主讲的普通昆虫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主讲的昆虫分类学导论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视频公开课,他所带领的昆虫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自己也被评为陕西省第一届省级教学名师,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即将毕业的博士生薛爽说:“花老师办公室灯亮得早、黑得晚,惜时如金的好习惯影响了身边很多学生”。
2003年,花保祯就从国外引进了国际最新的原版外语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成了西农双语教学的“第一人”,为的就是让学生尽早接触掌握专业外语,为日后阅读外文资料、了解学科前沿奠定基础。
“火眼金睛”的捕虫高手
课堂上,花保祯用丰富的知识、严谨的态度吸引了大把粉丝,可是走进大自然,他又成了捕虫高手。因为太了解蝎蛉的飞行习惯,花保祯看到叶子的落点,叶片振动都能判断出飞行的是不是蝎蛉,抓起来,以“稳、准、狠”著称。”
“别看花老师眼睛不大,还戴着眼镜,抓起虫子来,一个顶仨”,一起在多个山林里捕过虫子的学生佟心、李宁、刘璐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
昆虫分类学实践性很强,在大山里捕虫,更是让学生爱上专业的良机。为此,花保祯鼓励学生采集标本、饲养昆虫,培养学习昆虫学的兴趣。
本科14级刘一霖在花保祯的带动下,成为了昆虫爱好者。虽然已经结课,刘一霖还清楚记得花老师所说“我觉得蝎蛉走路时一颠一颠的很优雅,最喜欢的就是蝎蛉”,这话把花保祯对专业由衷的热爱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年5月至8月,花保祯都会带领学生到野外实习,使学生掌握昆虫标本采集和制作工具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杀虫、去除内脏、临时保存、还软、针插、整姿、干燥、防腐和保存,每次花老师都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做,教我们针插标本、浸渍标本和玻片标本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术。”研究生张贝贝如是说。
花保祯介绍:“让学生在自然中抓昆虫并制作标本,是为了达到对昆虫识别到目,对农业重要昆虫类群能识别到科,并能通过检索表鉴定到属和种,掌握昆虫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近5年来,他先后指导5项大学生科创项目,曾获得陕西省挑战杯一等奖和全国挑战杯二等奖。
“毕业后十几、二十几年的学生回学校来看望老师,那种幸福感与自豪感,没有当过教师的人恐怕是很难体会到的”。花保祯感慨道。
《中国科学报》 (2016-07-07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