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黄艾娇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7/4 15:01:42
选择字号:
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举行

 

科学网7月4日上海讯(记者黄辛通讯员黄艾娇)现代地球科学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正在整体地进入转折期。随着观测视角的拓展和分析计算手段的进步,今天的地球科学已经上升到“系统科学”的高度。从前为了现象描述而越分越细的地球科学,如今又回过头来形成“地球系统科学”。

不办开幕式、不设主席台、院士与研究生平起平坐,7大主题、25个专题、以“汉语”作大幅度的跨学科深度交流……7月4日,为期3天的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大气、海洋、行星、地质、化学、生物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千余名华人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难点,会场清新会风、浓浓的学术气息给人印象深刻。

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丁仲礼为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大会由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表示,国际地球科学的主旋律已经发生转变,“探索机理”成了主线,汇总全球资料、跨越时间尺度的新型成果纷纷呈现,即便是地方性的研究,也带有“局部着手,全球着眼”的特色。

他指出,我国的地球科学研究亟待转型、创新,需要向学科的核心问题进军。地球科学的基础研究应当两条腿走路,要超越“描述发现”层面,进入“系统科学、机理探索”的层面上来,以最终揭示地球系统演化、运行机理的真谛。地球科学的研究途径要转型,要转变研究方法和学术思路,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立足脚下、放眼宇宙,不但要追求大目标、争论大问题,而且能够将数据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穿越圈层、横跨时空。自2010年以来每两年一届的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体现了“古今结合、海陆结合、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大方向,是促进我国地球科学转型的举措之一。

汪品先表示,“地球系统科学”尤其需要科学家面对面的交流、跨学科的学术讨论,而打造以“汉语”为载体的国内学术交流平台,可为促进大幅度的跨学科交流服务。大量使用展板形式,也是鼓励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会议保持务实、平等的传统:不设开幕式,没有挂名的虚职,历届大会报告人不重复,专题分会场上院士和研究生的报告一样限15分钟,务求形成平等讨论的活跃气氛。

大会设置了“生物演变与环境”“海洋与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深海资源与技术”“地球系统动力学”及“科学、教育与文化”七大主题,下设有25个专题。这些专题的设置采用“科学家自由申请、大会学术委员会综合确定”的原则,每个专题由2至5位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召集。共有6个大会特邀报告、354个口头专题报告、316个展板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季风降水、载人深潜、人类演化、生态系统与气候协同演化、海洋储碳机制、南海构造成因、寻找宜居行星等诸多地球科学热点议题。

大会还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首次新增“科学、教育与文化”主题,来自一线的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共话海洋科学的普及与传播,还有沪上多所中学的教师们共同探讨当前中学地球科学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记者了解到,大会另一个传统是大信息量的交流。会议开幕首日晚上,将组织发布有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进展的重要信息,包括克拉通破坏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灰霾和大气复合污染重大研究计划、大洋钻探和南海深部计划等。会议结束时将举行以“中国地球系统科学展望”为主题的大会论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