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绍亮 来源:中国气象局 发布时间:2016/7/1 19:45:26
选择字号:
2016年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7月上旬天气展望

 

一、2016年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国内外天气气候事件

(一)6月全国平均气温并列历史同期第三高

2016年6月(截至29日),全国平均气温20.6℃,较常年同期(20.0℃)偏高0.6℃,仅次于2005年(21.0℃)、2007年、2011年、2013年(20.7℃),与2002年、2010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西北地区中部和西部以及东部局部、西藏西北部和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局部偏高2~4℃;东北北部和内蒙古中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部分地区偏低1~2℃。

(二)6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6月(截至29日),全国平均降水量110.9毫米,较常年同期(95.3毫米)偏多16.4%,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五多。东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黄淮、江淮东部、江南北部、新疆北部、甘肃西部、西藏和西南地区中部偏多2成~1倍,局部偏多1倍以上;西北地区南部和东部大部、江南西南部、华南南部局部偏少2~5成,其中新疆南部偏少5~8成。

(三)6月多地频现极端降水事件

6月(截至29日),全国69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事件,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和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其中安徽黟县(295.2毫米)和广德(276.6毫米),湖南株洲(257.6毫米),浙江湖州(227.6毫米)等10站日降水量超历史极值。

6月(截至29日),全国26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其中黑龙江同江(15天)和内蒙古敖汉旗(10天)超过历史极值。

(四)6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6月,我国南方地区共出现5次强降水过程,分别发生在11日—13日、14日—16日、18日—21日、23日—24日、26日—29日。其中14日—16日强降水过程影响范围广,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国土面积为63.2万平方公里;18日—21日的强降水过程强度大,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国土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受强降水影响,南方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水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6月19日长江中下游入梅,6月20日江淮入梅。6月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和江淮梅雨监测区平均气温均稳定超过22℃;6月中旬以来,大气环流逐渐调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110~130°E)总体北抬至20°N以北;6月19日—28日,长江中下游和江淮梅雨监测区均出现6个以上雨日。

黄河、海河、西北诸河、松花江、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与1998年同期相比偏多。6月,十大流域平均降水量与1998年同期相比,黄河、海河、西北诸河流域平均降水量偏多28~70%,松花江、淮河流域偏多约12%;珠江、东南诸河、长江偏少12~32%,西南诸河、辽河流域偏少4~9%。6月,十大流域平均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除珠江、辽河流域偏少10%左右外,其余流域均偏多,其中松花江、海河、西北诸河、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偏多26~42%。

全国24个省(区、市)遭受风雹袭击,江苏受灾严重。

6月,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浙江、四川、重庆、云南、广东、海南24个省(市、区)遭受风雹袭击。其中,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共造成99人死亡,800多人受伤,死亡人数为近25年来全国龙卷风灾害之最。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尚无编号台风生成。今年以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尚无台风生成,常年1月—6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平均有4.1个编号台风生成,而常年6月台风生成个数为1.7个。1949年—2015年期间,仅1973年和1998年的1月—6月无台风生成。

华南大部、江南南部及新疆南部等地高温日数偏多。6月,华南、江南、江汉、黄淮西部、华北南部、西北东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以及新疆等地均出现了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其中,海南、广西中部、广东大部、福建、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湖北西北部、四川东北部、陕西东南部、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新疆大部高温日数在5~10天,海南西北部、广东西部部分地区、新疆中部达10~15天,部分地区达15天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南大部、江南南部及四川东北部、新疆南部高温日数普遍偏多3~5天,其中华南中北部及海南西北部、江西南部、新疆南部偏多5天以上。

(五)入汛以来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出现的重大气象灾害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同期偏多5%,暴雨过程偏多6次。但今年雨带位置南北摆动大,暴雨过程的最长持续时间不如1998年同期。如:1998年6月12日—27日的暴雨过程持续了16天,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最长持续时间仅为7天。

3月21日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气候也异常复杂,气候年景差,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入汛早、累计雨量大、涝重于旱。今年我国华南入汛比常年偏早16天;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251毫米)比常年同期(203毫米)偏多23%,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二是暴雨过程多、强度大。入汛以来南方出现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最多;全国有155个县(市)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广东信宜(455.2毫米)等15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三是强对流天气重发多发,造成的灾害重。入汛以来,全国共发生26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20多个省(区、市),尤其是冰雹灾害发生点多、面广、强度大,损失重,为多年少见,大冰雹(直径20毫米以上)发生次数为2011年以来最多。雷暴大风频次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偏大,10级以上大风站日数超过2012年~2015年总和。4月13日飑线横扫广东,出现8~11级大风,东莞麻涌镇龙门吊倒塌导致18人死亡;6月4日四川广元大风导致游船翻沉,15人死亡;6月23日江苏盐城龙卷风(EF4级)、冰雹特大灾害造成99人死亡。四是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和泥石流灾害明显偏多偏重。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入汛以来,全国已发生地质灾害超过1100起,明显多于前几年。5月8日福建泰宁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38人死亡。江西等地发生了多起洪涝灾害。

(六)6月全国预警信息发布情况

2016年6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58274条,其中国家级发布153条,省级发布2314条,市级发布11386条,县级发布44421条;包括红色预警1306条,橙色预警11177条,黄色预警35555条,蓝色预警8538条,未知级别1698条。

2016年6月,国家级共发布预警153条,其中暴雨预警54条、强对流31条、地质灾害30条、山洪灾害25条、高温12条、渍涝风险1条。全国各省(区)共发布预警58121条,其中,雷电预警28536条,暴雨预警14884条,高温预警4233条,大风预警2991条,其他各类预警共7477条。

(七)6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暴雨洪水。6月初,欧洲多国遭受暴雨洪水灾害,其中,法国中东部遭遇百年少见的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至少18人死亡。6月初,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雨引发洪水,造成16人死亡。6月上旬,澳大利亚多州暴雨引发水灾,造成至少3人死亡。6月13日,缅甸西部因连降暴雨引发洪灾,造成至少12人死亡。6月19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暴雨引发洪灾与山体滑坡灾害,导致至少47人死亡。6月19日—23日,日本九州地区的熊本、宫崎等县连降暴雨,造成6人死亡。6月20日—21日,蒙古国多地出现强降雨与洪灾,造成13人死亡。6月23日—25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遭百年不遇洪灾,至少24人死亡。

雷电。6月3日,德国西部发生雷击导致80多人受伤。6月21日—22日,印度东部雷电造成至少93人死亡,另有24人受伤。

高温。6月,美国西海岸数十个城市遭受历年来罕见高温,内华达塞拉利昂因高温与闪电发生山火,美国西南部4名户外运动人员因高温殒命。

暴风雨。6月1日,巴基斯坦北部遭强暴风雨袭击,导致至少9人死亡,约100人受伤。6月19日,俄罗斯北部的卡雷利阿地区3艘观光船遇暴风雨翻覆,造成至少14人死亡。

二、6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一)东北大部地区光温水较为适宜,春播作物长势良好;黑龙江中北部低温多雨不利作物健壮生长

6月,东北大部地区气温、日照均接近常年同期;降水量为50~20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略偏多,土壤墒情较好;气象条件利于一季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苗期生长;目前大部产区作物长势良好。黑龙江中北部气温偏低1~2℃,日照偏少2~5成,部分地区土壤偏湿,不利作物健壮生长,部分春玉米、大豆和一季稻发育期偏晚3~6天。另外,13日—16日局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风雹天气,玉米等作物倒伏受灾。

(二)夏收期间大部地区晴雨相间,集中机收进度较快;夏播区大部降水偏多、墒情良好,夏种顺利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国夏收夏种处于大范围开展阶段,总体进度略快于常年和去年。麦收期间,产区大部晴雨相间,南方未出现明显连阴雨天气、麦收进展较为顺利;北方麦区以晴到多云或阵雨天气为主,各地抢晴集中机收,麦收进度总体较快;但江淮、黄淮西部和西北地区东南部雨日较多,其中5月31日—6月3日、6月5日—7日出现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导致夏收短暂受阻,强对流、多雨天气造成部分小麦倒伏、出现霉粒,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等夏播区大部降水量有50~2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成~2倍,土壤墒情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夏种进展快、质量高。

(三)南方区域性强降雨导致农业灾害偏重发生;江南华南稻区阶段性高温影响早稻充分灌浆

6月以来南方大部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大到暴雨日数达3~6天、局地7~8天,中旬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上旬前期和下旬江淮、江汉和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出现区域性暴雨或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大、暴雨影响范围广、短时降雨强,部分农田遭受湿渍害和洪涝灾害,部分低洼农田被淹被毁;一季稻分蘖移栽和早稻抽穗扬花受到不利影响,部分早稻遭遇“大雨洗花”,蔬菜、烤烟、果树等受灾。另外,23日江苏盐城阜宁、射阳县出现强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造成作物倒伏、农业设施损毁,农业受灾严重。20日—29日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出现5~8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不利于早稻授粉结实和充分灌浆。

三、全国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一)6日之前江淮江汉等地持续多降雨

7月2日—4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黄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沿江、华南西部等地有强降雨过程;上述地区普遍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累计降雨量一般有50~180毫米,苏皖中北部、湖北东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200~400毫米。另外,华北、东北地区东部、黄淮北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二)6日后降雨区将北抬至黄淮至华北中南部一带

6日后,主雨带将有所北抬,降雨强度有所减弱,6日—9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沿江等地降雨减弱,并进入少雨时段。

(三)江南华南持续高温天气

未来10天,江南中南部、华南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6日之后,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沿江也将出现高温天气。

四、关注与建议

(一)气象服务提示

7月,全国各地将进入防汛关键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需加强防范区域性洪涝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切实作好防汛工作;江南、华南等地将进入高温伏旱期,需做好蓄水、抗旱、防暑降温和供电供水的调配工作;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也要做好防台工作,另外7月正值暑期,中小学生假期出游需提前关注天气变化。

华北、东北和南方地区须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华北、东北和南方地区强对流天气增多,需防范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江南、华南等地需注意做好防台工作。进入7月,台风活动变得活跃,江南、华南等地需提前做好台风应对工作,加强防范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海上作业渔船注意回港避风。

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7月,各地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对公众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产生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注意防暑降温。

中小学生暑期出游天气提示。暑期来临,外出旅游的学生、家长等骤然增多,请广大民众尤其是学生,在外出旅游时要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外出旅行。海滨湖泊游玩需防范水位上涨,注意安全,山岳旅游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晴热天气出行,注意防暑降温。

(二)7月农业生产建议

预计7月份,全国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水热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总体有利。黑龙江东部可能出现阶段低温阴雨天气,对水稻、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江淮、江汉、黄淮大部、东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农田湿渍害或暴雨洪涝灾害可能偏重发生,对农业生产不利。江南中东部、华南北部温高雨少,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高温热害或干旱,对早稻灌浆成熟和晚稻育苗移栽等不利。另外,预计7月可能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带来的强风暴雨将对沿海地区农渔业生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北方农区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作物健壮生长。7月,北方春播作物将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各地要做好田间水肥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施肥,促进作物稳健生长。黑龙江东部要注意防范阶段性低温阴雨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江淮、江汉、黄淮、东北地区东部等地防范农田渍涝害。上述降水偏多的地区要注意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减轻湿渍害和暴雨洪涝对玉米、棉花等作物的不利影响。

江南华南要加强稻田管理,防范高温热害。早稻区应采取以水调温等措施,防范高温危害,并根据长势适时施肥,促进产量形成。另外,要加强晚稻秧苗管理,防范高温灼伤秧苗。同时做好农业蓄水工作,防范干旱。

沿海地区要注意防范台风对农渔业生产的影响。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