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北京市科委)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任务分工。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以提高市民科学素质为宗旨,围绕提升科普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关注目标人群、丰富科普活动、打造科普精品等重点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民科学素质达标率从2010年的10.0%提高到2015年的17.56%,超额完成“十二五”设定的12%的目标,科普工作位居全国前列,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引领、共享发展”的工作方针,北京科普工作要站在大视野、大科普、国际化的高度,以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为核心,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打造首都科普资源平台和提升“首都科普”品牌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精准、有效供给能力,着力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理念的推广和普及,着力推进“互联网+科普”和“两微一端”科技传播体系,着力培育创新文化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4%,人均科普经费社会筹集额达到50元,每万人拥有科普展厅面积达到260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科普人员数达到25人,打造30部以上在社会上有影响力、高水平的原创科普作品,培育3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产业集群和5个以上具有全国或国际影响力的科普品牌活动。首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公众获取科普服务的渠道更加便捷。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理念推广服务机制建成,科普信息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首都科普资源平台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普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科普人才队伍持续增长,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科普传播能力全国领先,创新文化氛围全面优化,科普产业初具规模,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首都科普”的影响力和显示度不断提升。建成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规划建设以“互联网+科普”为核心,以传播知识、传播精神和传播文化为理念的首都科普资源平台。调动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研条件资源,挖掘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等科技成果资源,促进科普基地、科普产品、科普影视、科普图书等科普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建立畅通的服务渠道和开放共享机制,形成系统化、网络化、专业化的科普服务体系。重点实施“科普惠及民生、科学素质提升、科普设施优化、科普产业创新、‘互联网+科普’、创新精神培育、科普助力创新、科普协同发展”等八大工程。
为配合重点任务的实施,规划提出了创新科普体制机制,加强工作协作联动;完善科普政策法规,优化科普创新环境;优化科普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构建立体传播体系;建立监测评估机制,确保重点任务实效等五项保障措施和制定了具体的任务分工。(斯峒)
《中国科学报》 (2016-06-28 第8版 首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