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13 9:18:27
选择字号: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
仇保兴:未来城市需重建“微循环”系统

 

本报讯(记者李瑜)“中国城市建设在城镇化中后期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重建‘微循环’系统。”在日前举行的中科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了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路径。

在仇保兴看来,中国的许多城市已经走到了转型的门槛前。很多城市的空间格局、基本框架都已经基本定型,各类大型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建成。“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要确定城市的永久性边界”。

与此同时,城镇化初期大拆大建的弊端,也已充分暴露。“我们许多好的建筑都被拆除了,还有一些刚刚建了十几年就拆掉了,这是很可惜的。”仇保兴认为,这种大拆大建的弊端很严重,它造成了城市功能重叠、交通拥堵、能源浪费等。

“今天,市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愿望及提升居住舒适度的需求愈发强烈。”仇保兴说,比如,居住区旁边要有公园绿地、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等,公民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这些美好愿景的实现途径却被阻塞了。“过去,城市和周边农村完全是一种微循环的关系,一切来源于土地,最后又都回到土地中去。但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城市逐渐变成了一个非循环的系统。”仇保兴无奈地说,今天的城市里有巨大的消费群体,有大规模的生产者,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降解者。

“在这种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思路应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仇保兴指出,未来需要将城市内部的毛细血管打通,使其走向微循环。比如,将传统集中式、机械式的处理方式向分散、有机化、生态化的处理方式转变,由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向小型补充式设施建设转变,由集中处理排放向就地就近处理转变,由各公用设施功能分离向综合利用转变等。

不仅如此,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方面,也要进行一场革新。“要由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向规划透明、设计透明、上下结合的方式转变,充分调动民间创新的积极性。”仇保兴说。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城市管理者应遵循‘自组织’理念。”仇保兴强调,今天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一定要抛弃曾经广为流行的疾风暴雨式的“大开大发”“大拆大建”,转而推行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等城市微循环体系重建工作。

“这种‘微循环’系统将成为城市转型、生态城和城市住宅规划建设的新原则。”仇保兴说。

《中国科学报》 (2016-06-1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