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海波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6/8 10:54:07
选择字号:
牵住“牛鼻子” 走好“先手棋”
党中央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述评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近日,北京展览馆,量子通信、C919未来驾驶舱、北斗导航系统等国之重器亮相“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一同亮相的还包括北京中关村等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完展览后强调,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3年前的9月30日,北京中关村。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中关村。在参观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找动力: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搏击大潮,不进则退。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创新史。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尤其是18世纪以来发生的数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力量格局。

18世纪诞生的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也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19世纪出现了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机遇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20世纪前期,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以及 、 等领域的变革,促进了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化,美国因领先的科技使自身大国地位更加牢固。

近代中国与这些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

以史为鉴,未来可期。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站在新的起点,科技创新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从国际看,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改变产业形态和组织方式,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靠要素成本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培育发展新动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火种。创新,是支撑民族复兴的脊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定方向:成为新的竞赛场地的主导者

勇立潮头,辨风识向。

从商汤《盘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诗经》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和悠久传统。资料显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在2014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疑问。

“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反思给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要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争先。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这些年,“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我们已在一些“赛场”上跑在了前面。但在新的“赛场”,我们还需发力。

物质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技术等颠覆式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重要专利药物、先进医疗设备等高端技术被国外垄断,成为老百姓看病贵的症结之一;向地球深部进军止于地底500米,而国外可达2500米至4000米……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有新设计、新战略。

今年5月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具体明确了包括信息网络技术、智能绿色制造、健康等9个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要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蓝图绘就,我们不能等待观望,只争朝夕。

破藩篱:创新不再是小众活动

迎风起航,更需扬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面对“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举措频出。

2015年9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针对科技创新和驱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对症下药,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和143项政策点。这距离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展开阶段的标志性文件《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已整整30年。

此后,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实施,《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发布……陆续出台的新规新政对一些具体问题进一步解决。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推进科研去行政化……制度藩篱渐次拆除,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研究特点和科研专家职权的表述,更是道出了科技人员的心声。

——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要建立相应责任制和问责制度,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一哄而起、搞大拼盘等问题。

受鼓舞的不仅仅是科技人员,科技创新也不再是科技人员的小众活动。当创新的种子埋进大众心田,一丝阳光、一滴雨露便可让智慧生根发芽。

2015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增长到55.3%;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1.4万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是2010年的3.3倍。数字的巨变反映的是创新的活力,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使我国创新能力世界排名升至第18位。

曾经,我们引领风骚千年;曾经,我们落后挨打百年。今天,我们在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跟跑中,一步一步迈出他们的巨大身影,以创新的自信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本报记者 陈海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