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旭涛 王广燕 程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6/6/6 15:12:32
选择字号:
外籍院士点赞中国科技创新
“期待中国未来 愿与中国同行”

 

 
图为艾思本在接受本报采访。王广燕摄
 
“我的中文名字叫艾思本,意思的‘思’,书本的‘本’。”
 
5月31日上午,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一位头发灰白、怀抱笔记本电脑的老人出现在了采访室门口。刚刚落座,他就字正腔圆地用中文介绍自己的名字。他就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艾思本(Richard Lawrence Edwards)。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艾思本作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参加了大会。
 
“中国领导人的眼光让人印象深刻”
 
“我很激动,也非常荣幸。”谈起参加大会的经历,艾思本提高了声调,似乎还未从激动中平复过来。
 
更令艾思本激动的是,中国领导人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中国领导人的眼光和决策让人印象深刻。”艾思本说,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艾思本表示,绿色科技是未来中国可以与世界密切合作的领域,发展绿色科技不仅影响中国,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63岁的艾思本还非常看重青年科研者的力量。他发现年轻科学家正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年轻研究者学知识很快,他们是科研的主力军。”
 
其实,艾思本与中国之间的故事,远不止一场大会。近20年来,艾思本为中国25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约100位研究者提供了关键技术和实验条件,无偿测样12000余个。
 
“与中国相知相识是自然的过程”
 
艾思本有着中国血缘。他的母亲是一名中国人,出生于厦门,后赴美国生活。她在耶鲁大学教授汉语,并在那里遇到了艾思本的父亲,结成了一桩跨国姻缘。
 
艾思本的父母给他们的4个孩子分别取名“思华”“思美”“思本”“思德”。父母的中国情怀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了解中国。对我而言,与中国相知、相识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艾思本说。
 
199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期间,艾思本招收了一名中国学生,随后与其介绍的其他中国人成为了好朋友。随后他和中国科研工作者一起合作,开始接触中国科研并逐渐融入其中。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父母的影响到科研领域的合作,我发现我已经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艾思本笑着说。
 
“我与中国科研团队是互补的”
 
艾思本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在1980年。对比今昔,艾思本双手并拢、侧首沉思。“不论是科技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艾思本说,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中国科学家们变得更加自信大方。
 
有一件事情,让艾思本至今回忆起来依然兴奋。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主动找到他进行科研合作。最终,艾思本与中国科研团队共同确定了高分辨率洞穴石笋的新纪录,成功延长了现代气象观测记录。
 
数年来,艾思本一直与中国科研团队有着紧密的合作。“我与中国科研团队是互补的。我提供测年技术以及培训相关人员,中方合作者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见解,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艾思本将与中国科研团队的合作视为“美妙且愉快的”。
 
在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中,艾思本感受到了文化差异撞出的火花。“中美科学家非常不同,美国科学家更注重个体的发展,中国科学家更有齐心协力精神,这是文化差异,也是文化互补。”
 
采访结束,艾思本走出房间,采访室外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中外科学家们正在热烈讨论。艾思本眼神坚定地说:“我期待中国的未来,愿与中国同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