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旅荣
■本报记者 李瑜
对于科研圈以外的人,想结识科学家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奇怪的是,圈儿里人也遭遇着同样的困惑。
谢旅荣,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名副教授。最近,她就碰上了这样一件烦心事。为了将自己的研究向前推进,这位从事飞行器推动系统研究的女学者,急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做相关材料研究的专家来拓展思路。但让她倍感郁闷的是,费了半天劲,打听了一大圈,还是未能遂愿。
“科研做得越深入,就越需要与其他领域的学者沟通合作。”谢旅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当下这个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时代里,持此想法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大家都盼望着遇到和自己有“交集”的科研伙伴。
“如果科协能够建立一个网上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把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联系起来,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将大有裨益。”谢旅荣期待地说,一旦有了这样的大家庭,以后再找人就不用再绕那么多绕圈子了。
如今,谢旅荣有了一个特殊身份——科协九大代表。这个身份标签不仅让她有机会为建立科技工作者之家呼吁更多,还能更真切地反映科研人心底的那份共鸣。
“目前,政府在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作为一线科研人员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尽管采访中这位女学者始终显得有些拘谨和讷言,但当谈及科技工作者的权益问题时,她的话匣子却瞬间打开了。
在谢旅荣看来,目前的很多科研项目,根本没能体现出科研工作者脑力劳动的应有价值。“比如,我们做科研项目的时候,老师是没有劳务费的,只能拿着学校开的工资,而知识产权也是属于单位的。”谢旅荣担心的是,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机制如果持续下去,将最终影响到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不仅如此,各种繁文缛节对科研教学工作的侵蚀,也常常让谢旅荣感慨:时间都去哪了?
“如果我们一天有8小时的工作时间,那么教学和科研只能占到4小时,剩下的4个小时都在做一些无关的琐事。”为了保证科研进度,谢旅荣和她周围的很多同事只能靠晚上“开夜车”来弥补失去的时间。
不仅如此,由于谢旅荣所从事科研项目的特殊性,有时她一个月至少要往北京跑二三趟。“其实到了那里也只是去交个材料,汇报个10分钟,时间成本真的是太高了。”谢旅荣呼吁,有关部门能不能给像她这样的学者们开通一个绿色通道,给科研和教学留下更多的时间。
科协九大召开在即,谢旅荣希望到时能把自己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反映给科协组织。她说,自己对科协有着太多的期待,但这关乎的不是某个人的利益,而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整体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中国科学报》 (2016-05-31 第3版 科技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