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彬
在创业问题上,政府更多的依然像一个旁观者,觉得似乎制定了政策就能水到渠成,这其实远远不够。
今年5月刚刚过半,但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先后有河南、广西、山东等多个省份公布了本省的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而且允许大学生休学的年限也越来越长,最长已经达到了8年。而据最新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20个省份发文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
休学创业政策频出的背后,是政府对高校创业持续多年的热情支持。只是,这样的支持是否到位,面对大学生创业?我们又该在哪些方面重点支持呢?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
大学生创业人数短期难以激增
《中国科学报》:自从教育部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以来,各省纷纷颁布相关政策,而且允许休学的年限也越来越长。但与此同时,有人也对此提出质疑,甚至担心如果大量学生选择休学创业,可能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您怎么看待这一政策的利弊?
张玉利:在我看来,这不会是一个大问题。近些年来,我们提出了很多创业口号,教育主管部门也陆续提出很多相关文件。这些工作的确使大学生创业的数量有所增加。然而尽管如此,大学生从事注册公司和商业活动的行为比例依然很小,而且这一比例在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提升,更不可能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基于创业者依然是一个小众群体的事实判断,休学年限的适当增长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问题。事实上,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采取的学分制其实就是一种弹性学制,有的学生因为生病也可以延长学制。因此,延长学制鼓励大学生创业会对一些学生起到鼓励作用,但对于全体学生而言不是很大的问题,不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允许休学年限多久比较合适?
张玉利:从一般的创业规律而言,从识别创业机会到创业行动的实施,这一过程其实是比较短的。调查发现,从创意到创业活动,一般只有一年左右,有些甚至更短。即使比较长的创业行为,3年时间也足够了。因此,从政策有效性来说,即使考虑到大学生连续创业的问题,允许休学的时间也不用太长,3~5年的时间足够了。
创新型人才培养使创业成为自然结果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国内高校创业整体发展固然迅速,但似乎总给人一种浮于表面的感觉,您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我们的创业教育是否还缺乏一些更深层次的内涵?
张玉利: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不管是政府鼓励还是政策支持,其实都是外因。相比之下,内因要更重要。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确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行为也属于生存型。换言之,缺乏创新性。大学生应该热衷于创造新奇的事物,热衷于解决难题,而不停留于经商,有些甚至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和下岗工人争夺同一类型的创业机会。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程度的偏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大学生的优势是年轻。年轻就意味着有闯的机会,也有实验和尝试的机会。因此,社会和高校应该引导鼓励大学生多开展创新型创业。在我看来,创新是创业的本质,我们需要有创新驱动的创业。而创新的基础是科学,是有科学依据的解决实践问题和价值创造。
因此,大学生创业一定还是要和专业结合起来,和研究结合起来,用新的理论和创新性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这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优势,同时也是高校应该加以引导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创业的本质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有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教育不是培育项目,而是对“人”的教育,您认为“项目”教育和“人”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张玉利: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报道。这篇报道的标题很吸引人,叫作“创业80%会失败,但创业者的人生80%却会成功”。这句话很有道理,创业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进行奉献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和手段。创业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可以说,创新型人才培养使创业成为结果和自然产出。从这个角度上说,要使创新人才和创业结合起来,就需要高校在创业和专业结合的基础上,使得创业和市场结合,契合社会的需求,并与消费者的痛点相结合。这是大学需要改进之处,大学需要让自己更加开放,整合资源形成更广阔的创业平台。
总之,创业是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大学生职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载体和路径,这是我的基本看法。当然,这样的路径并不仅限于创业这一种,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不同路径进行探索。社会发展也需要路径多样化,这样也有助于社会和谐。
政府需要创造机会
《中国科学报》:前段时间,您组织召开了一场关于创业失败的研讨会。会上您提出不应再仅仅宽容失败,而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坚持学习的态度。这种观点具体到创业教育中应如何体现?
张玉利:对于创业失败,我有三点基本看法。
首先,创业失败是一种客观规律,特别对于具体的创业项目而言,创业高失败率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要正视创业失败的客观事实,并将创业失败的资源利用起来。失败既有一定偶然性,但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和必然性,比如某些政策的利弊问题,如果能让创业者有更多的了解和准备,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因此,我们不仅要开设创业基础和通识课程,讨论创业成功的因素,更要开设创业失败的课程,从中探讨创业的一般性规律,这对创业是有好处的,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其次,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种方式是从别人经验中学习,另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是自己从实践中摸索。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基于失败的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路径,我们不应忽视。
第三,在教育范畴内鼓励创业失败的价值挖掘,可以帮助学生乃至老师探索学习方法。我在给本科生上课时,每节课都会提醒大家四个字——提问、总结。其中,总结其实就是反馈。失败是每个人主观上都不愿意接受的。换言之,失败会使当事人有更大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会使得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能借此及时反馈和总结,我就有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中国科学报》: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您认为政府和社会还应该给予怎样的帮助和支持?
张玉利:现阶段,政府与社会帮助的核心应该是如何将政策落地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目前的相关政策、措施已经不少,但我总是有一种感觉,在创业问题上,政府更多的依然像一个旁观者,觉得似乎制定了政策就能水到渠成,这其实远远不够。
通俗来讲,创业是创业者和机会、资源之间的动态匹配过程。创业者首先要敢于创业,在这方面,现行的各种鼓励政策已经起到作用。在资源方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平台建设和网络建设方面的提速也很有帮助。但机会却不总是客观存在的,需要人们创造。而且不单要创业者创造,政府的创造也很重要,政府需要在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这也是为什么从创业成本角度看,西部的确成本更低,但创业者依然愿意向“北上广”集中——因为机会多才能够驱动创业,创业者通过对机会的追寻才能整合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在这方面,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重点不应只是实施更多政策,而应在政策讲解、机会创造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针对现在政策的实施以及可能出现的新政策,我建议一定通过基层自下而上的提出。创业者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暴露后,政府扮演解决问题的角色,这才能够产生效果,并且自我检讨之前的政策存在哪些漏洞。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更大的改进。
《中国科学报》 (2016-05-19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