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来在蔬菜大棚里为学生授课。宜军摄
大高个、红脸庞、宽额头、鼻阔唇厚,看起来,李天来更像一个农民。
出席场合,他会局促;见到领导,他会拘谨;弯腰走进农民的大棚,他像到了自己的家。
身为辽宁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的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蔬菜大棚里忙碌,并从这里走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行列。
他研制的节能日光温室和果菜低温弱光栽培技术,把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由北纬40.5度推移到43.5度,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开创了零下28摄氏度以上寒区亩产2.5万公斤高产先例,在1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1684万亩,增效649亿元。
一头扎进大棚的“海归”
20世纪80年代初,在冬天,东北老百姓的餐桌上总是老三样:萝卜、白菜、土豆。这让就读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的李天来感觉像是自己做错了事儿。
听说日本人一年四季都吃新鲜蔬菜,1985年本科一毕业李天来就东渡日本山形大学农学研究科深造。硕士毕业时,他受到了日本筑波大学和多家企业的青睐。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我的根在中国,我对中国亿万农民的生活改善负有使命。”1988年4月,李天来听从母校召唤,携妻带子回到沈农大,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进行设施蔬菜栽培研究。
北方冬季,在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温度下,怎么才能种出蔬菜呢?在大棚里生炉子,是当时的普遍做法,但农民种菜挣点钱还不够买煤钱。要想让农民接受新技术,一定要解决大棚温度问题,变“花钱买煤”为免费使用“太阳能”。
李天来瞄准了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不断探索低温弱光下主要果菜栽培关键技术,矢志摸索乡亲们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住的温室设备和配套蔬菜生产技术。从此,他的日历上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节假日,除了给学生上课,他几乎都在实验室里和田间地头。
当时,还没有自动控温设备,为了研究番茄苗期低温程度和低温持续时间对畸形果形成的影响,连续30多天,他在寒冷的冬夜进行小拱棚覆盖、加强通风降温等试验,终于确定出了温室番茄生产防止畸形果产生的温度管理技术指标。
就这样,他研制出了第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及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实现了零下20摄氏度以上地区不加温,亩产果菜1.5万公斤;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二代温室和技术,零下23摄氏度以上地区亩产2万公斤;现在,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把温室采光率由73%提高到86%。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向北推移到北纬43.5度,不仅丰富了高寒地区老百姓的“菜篮子”,也解决了干旱地区的“靠天吃饭”问题。
把致富经送到农民炕头上
今年春节前,记者来到朝阳市,深切感受到日光温室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在宋杖子镇马杖子村农民马成功的大棚里,上万株百合花争芳吐艳、郁郁葱葱。马成功和妻子侯国华正在打花,笑容写在他们的脸上。
李天来告诉记者:“有了大棚,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种植结构,种菜、种花、种食用菌,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家家有本致富经。”
“种花收益咋样?”记者问。“比种苞米强多了,三个这样的棚,每年收入都在20多万元。”侯国华抢着说,“孩子在大连上大学,学费杂费都从棚里出。”
“日光温室让朝阳农民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吃饭了。”朝阳市农委的领导告诉记者,“如今朝阳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185万亩,农民户均一栋棚。”
见到农民们幸福的表情,李天来非常高兴。他说:“想当初动员农民扣大棚,可费了牛劲了。农民家底薄,赔不起。”后来,他跑到农民的炕头上做动员,并许诺“赚钱了归你,赔了钱算我的”,好说歹说,农民才上了路。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李天来提起往事仍然如数家珍。1987年,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刚起步,李天来就来到拉马台村,为村民无偿提供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技术以及番茄春茬栽培技术,当年就帮助村民每亩增收5000多元。1992年,他研制的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成熟,又在该村无偿推广,村民年亩增收突破2万元,拉马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
朝阳市五间房镇西沟村农民王胜军、张志忠,听了李天来的科技培训课后,在自家地里建起日光温室,当年就有了效益。现在他们不仅成了番茄、甜瓜种植大户,还在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他的学生知道他的付出。“李老师家里的电脑椅很特别,是半躺式的。”李天来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张晓林告诉记者,“由于老师长时间在大棚里蹲着,腰特别不好,坐久了承受不住。”
农民朋友也知道他的付出。去年12月7日,李天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传来,第一个表达祝贺的就是拉马台村农民。“李老师是咱农民的恩人。”年逾七旬的村民景志新指着已经生锈的温室骨架说,“这是二十几年前李老师帮咱建的‘暖棚’,现在还年年有收益!”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