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报问两会
九问:农业供给侧,“补贴”价几何?
■本报记者 秦志伟
“不好意思,今年粮食又丰收了,给中央添麻烦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地方调研时,当地官员的话让他哭笑不得。
2015年11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农业法》实施情况报告显示,政策性粮食库存积压比较严重,有10%左右的库存达到或超过正常储存年限。而过高的粮食库存,不仅加大国家财政压力,也将导致粮食产业链的“政策失灵”和“市场失灵”,其中就包括粮食加工企业成本高企。
一头连着收储、一头连着市场,在我国粮食“总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的背景下,粮食加工企业似乎走入前所未有的漫漫“寒冬”。“停产赔钱,机器动起来更赔钱。”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铁力市九河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河泉米业)董事长兰兴道出了目前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的心声。
经营惨淡成常态
“狼来了!”自从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这样的声音便时不时出现在农业领域,但前几年对农业的影响并不明显。
近三年来,粮食连年增产,库存越积越多,而进口量越来越大,国内外粮价全面倒挂引发了社会对粮食的担忧。很明显,狼真的来了。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粮食加工企业,可谓一片哀鸿。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和调研中了解到,从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来看,粮食市场运行呈现出“稻强米弱”“麦强面弱”态势,特别是普通粮食加工企业与国家托市收购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博弈及粮食消费市场的激烈竞争,让很多粮食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生存困难。
兰兴所在的九河泉米业就存在这样的状况。“我们企业年加工能力30万吨,而2015年年加工量不足2万吨。”兰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机器不敢动,一动赔得更多。
就兰兴的观察,近几年,随着国内种粮成本上涨,粮价越来越偏离市场。在收储政策保护下,水稻国内外价差不断拉大,导致粮食加工企业成本倒挂,生产下滑,“当地有90%左右的粮食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甚至停产的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说,从盈利角度看,价格下降无法提振粮食加工企业。从表面上看,粮价下跌,对粮食加工企业只有利好,可以借机囤货,降低生产成本。但实际上,粮食降价,水落船低,以粮食为加工原料的下游产品降幅更大,导致加工企业直接受损。
作为产粮大县,河南省永城县面粉加工企业面临的状况很不乐观。虽然该县面粉年产能达到150万吨,但在连年托市收购助推形成“麦强粉弱”的格局下,当地面粉行业正进入“历史最艰难的时期”。
金源面粉集团总经理孟涛介绍,自从2004年启动托市收购政策以来,小麦价格从2006年的每斤0.68元涨至现在的1.18元。与此同时,25公斤包装的面粉,价格从50元上涨到70元。
“一边是只涨不跌的原料价格,一边是起伏不定、行情走弱的成品市场,夹缝中喘息的面粉加工业已进入了‘刀片利润’时代。”孟涛说。
在辽宁省政协常委、盘锦市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眼中,加工企业是粮食流通领域的“头号功臣”。面对如此惨状,谁来拯救它们?
补贴粮企是非多
对此,业界部分人士开始呼吁对粮食加工企业补贴。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粮食补贴针对企业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控制粮食不涨价,在企业收购的时候进行补贴;二是针对经销商进行运费补贴。
2014年7月,国家出台了东北玉米采购补贴政策,对临储玉米拍卖中采购量超过其两个月加工能力的企业,中央财政按100元/吨标准给予补贴。
“临储玉米收购价逐年提升,企业采购成本高,大多玉米深加工企业处于亏损边缘,今年以来我们也一直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但目前国家补贴政策尚没有眉目。”吉林省粮食局科技产业处处长张长城表示。
吉林省正在酝酿之时,“邻居大哥”黑龙江省已“捷足先登”了。2015年4月,黑龙江省下发了《黑龙江省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加工政策性粮食补贴管理办法》,但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对此怨声载道,“政策的执行本身就是个错误,更多地是为了支持省内几个大型粮食加工企业”。
虽然很多粮食加工企业并不想看到这个结果,但已无力回天。“这个政策已经不实施了,又返回以前的状态了。”一位名单中企业的负责人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就这样,仅存数月的“好政策”夭折了。
有补贴存在的地方就有矛盾。事实上,国家对粮食加工企业进行直接补贴的行为,在中国没有,在世界上也少见。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纵观全世界,也只有朝鲜对本国粮食加工企业进行补贴。“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增长加快,除了战时状态,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对本国粮食加工企业进行补贴的。”
在霍学喜看来,粮食本身是初级产品,出问题了一定是要补贴的。但粮食加工成产品,属性变了,这是市场行为,应该在市场规律和价格机制的调整下运行。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如果补贴问题会很多,如何做到公平性?钱从哪里来?补贴标准如何界定?
“得到补贴的是大企业,小企业并未得到补贴,就导致不公平竞争,从而加剧粮食加工资源和加工企业整合和扩张,把原来具有基础和地方特色的小加工企业淘汰了,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霍学喜向记者进一步分析道。
回归市场是良策
但记者了解到,就目前粮食加工企业的颓势,专家们也并不反对对其进行适当的补贴。“如果要补贴,要针对粮食加工企业的创新,如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等,其他的补贴都不合理。”霍学喜说。
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许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应加大对农作物新品种育种的补贴力度,“要在较短时间内,育出优质、高产、多抗、适种区域广的农作物新品种,对育种专家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莞市鼎泰鑫电子有限公司职工王馨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机制,鼓励企业积极收购粮食,兴建改造粮食仓储设施,鼓励粮食企业进行兼并整合,做大做强粮食加工能力,提升科技水平。
在霍学喜看来,现在是改革的问题,而不是补贴的问题。
2015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针对库存量大、粮食加工转化率低和农业竞争力低等问题,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方向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更多的业内专家也认为,目前粮食加工企业面临的现状是去产能的过程。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非常弱,应该放开,回归市场。
“国家的资金可以通过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投资公司,而投资公司再将资金合理地投放到国家支持的粮食加工企业中去,协助它们规范经营,完善管理体系。”王馨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否则就会出现国家扶持哪个企业,哪个企业就会倒闭的现象。
“要系统考虑修改政策,保护好种粮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培育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好耕地,培肥地力,做好科技的储备。”王海波建议道,国家要跳出粮食领域,从更高的层面统筹农业的发展,挖掘产业新业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6-03-1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