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15 9:02:29
选择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
王梦恕院士:加快修建渤海海峡“水下之路”

 

■本报记者 郭爽

长期以来,由于渤海海峡相隔,使环渤海南北两岸成为交通死角,极大地限制了客货运输和经济发展。“为解决制约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应该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日前在两会驻地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尽快对渤海海峡跨海铁路隧道进行工程立项,并开展相关试验工程。

据2014年9月18日中国工程院呈报国务院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咨询报告中指出,渤海海峡建设对促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巩固国防等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就可以建立起环渤海经济圈的交通联系,特别是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之间以及三大板块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会大大缩小。”王梦恕指出,环渤海经济圈三大板块的内部交通较为发达,但板块之间的交通发展却明显滞后,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采访中,王梦恕拿出报告摘要和开题报告逐字逐句向记者解读,目前的运输格局是环渤海1800多公里C形运输,如果打通渤海海峡跨海通道,C字运输变成I形运输通道,东北至山东和长江三角洲的运距比C 形原绕道沈山、京山、京沪、胶新、陇海等缩短1500公里的运距,并缓解京沈、京沪、京广三大铁路干线运输压力,在更大范围内缓解全国铁路和公路运输的紧张局面。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本身就与我国确定的铁路四纵四横和公路五纵七横国家干线建设格局相吻合,可直接沟通同江—三亚高速铁路(一纵)主干线5700公里(又称沈海高铁,沈阳—三亚)。

除此之外,渤海海峡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流发电资源,沿途诸岛具有建设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水产养殖可以依托桥隧工程向深海延展,海峡两岸通信、电缆、输气等各种管道都可利用桥隧工程全面沟通。

在技术方面,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拟采用铁路隧道方案,该方案经过多次论证。近两年来,就有1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7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参与了项目研究,并形成1个综合报告和9个课题报告。此后,国家发改委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研究、论证,得出的结论与此前论证结果相一致。因此,王梦恕认为,该项目已不再需要重复论证,施工单位明确技术可行,工期可控,安全质量可以确保百年以上。

事实上,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的念头始于1992年。当初设想在渤海海峡建一条跨海通道,使烟台成为一个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交通枢纽城市。1993年,由科技部、交通部、原铁道部、山东省、辽宁省等相关各方组成的课题组成立。自2009年以来,辽宁、山东两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议案和提案。而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黄金集团顾问穆范敏已经是第8次提交《关于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议》。2014年8月底,王梦恕也曾表示,将争取让这个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希望最早在“十三五”期间开工。

2012年3月,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带领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小组编制完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并报国家发改委,认为该通道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在王梦恕看来,此前的一些质疑及现实难题已经随着技术提升及形势变化而有所改变,很多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他建议,尽快对渤海海峡跨铁路隧道进行工程立项,并将蓬莱—北长山岛竖井段隧道设为试验工程,对相关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并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先行开工建设。该段隧道具有投资规模小、工程难度低等优点,也有利于先期解决长岛军民的交通问题,同时为大通道顺利建设创造条件。

《中国科学报》 (2016-03-15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