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舒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2/17 10:37:41
选择字号: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向极地科学强国转变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杨舒16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极地科学创新研究总体思路已基本确立:至2020年,我国极地科学的国际地位力争总体上开始实现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科学强国的转变,为人类认知地球演化和全球变化、和平利用南北极作出贡献。

据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极地科学‘十三五’创新发展项目预研究”报告编写组组长张海生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极地科学创新研究项目将围绕极地系统演变的关键过程,以“极地变化”和“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为重点研究方向,着重阐述影响区域和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机制与效应。通过上述研究,力争到2020年在“北极变化及其气候与生态效应”“南极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变化影响”“极地环境观测、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确立在国际极地界的学术强国地位。

按照“十三五”极地科学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我国“十三五”极地科学发展的总体科学目标为:开展与全球变化等国际计划相一致的极地科学考察活动,监测极地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研究量化和理解极地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提高对极地系统的科学新认知,增强基地研究的科学基础,改进和提升极地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强化对今后极地变化的预测能力,获取一批创新性成果,扩大我国在国际极地领域的影响力,为我国成为极地科学考察强国奠定基础。

据悉,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已开展南极科考32次,北极科考6次,通过高强度基地能力建设投入,已经形成以五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黄河站)、一船(“雪龙船”)为平台,海上、冰上、内陆、固定翼飞机、卫星和空间观测有机结合的立体观探系统。目前,我国正在设计建造新一代极地科考船,将为极地科考和科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