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李惠钰
再生医学需要干性极强的种子细胞,而女性子宫就是再生新鲜细胞的土壤。国内外研究证明,女性体内每个月都有再生细胞产生,并随月经血排出体外,这就是子宫内膜干细胞。
早在2013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顺昊细胞生物技术(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昊生物)就获批了我国“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并与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共同承担了2014年新药创制项目“子宫内膜再生细胞治疗卵巢早衰临床前及临床研究”。
两年来,此项研究已在干细胞大规模扩增、药物制剂及冷链运输等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上取得突破,并获得多项专利。在该国家干细胞重大项目即将结项之际,11月27日,顺昊生物与北京凯润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京召开了宫内膜及脂肪干细胞国家专项应用成果研讨会,并向与会者展示了已成熟“落地”的宫内膜干细胞存储技术。
人类最丰富的干细胞资源
你知道吗?让广大女同胞们又爱又恨的“大姨妈”,可不是白白排泄掉的废物,而是治病的宝贝呢,因为里面居然也能提取出珍贵的干细胞——宫内膜干细胞。
宫内膜干细胞是从女性月经期的经血中发现的具有高增殖能力的干细胞,它含有OCT-4、SSE-4和CD117等干细胞标志物,与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具有极其相似的再生能力,同样能够分化成其他各型的健康细胞,在再生医学上有巨大潜能。
顺昊生物技术团队负责人朱泽介绍称,宫内膜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及无限增殖能力的未分化子宫内膜细胞,包括极少量的子宫内膜上皮干细胞、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和大部分的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祖细胞。
“宫内膜干细胞的分化能力高于间充质干细胞,干性甚至高于获得诺贝尔奖的IPS多能干细胞,具有很强的修复再生能力。”朱泽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宫内膜干细胞在异种移植体系中能够自我更新,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和一定的分化潜力,符合干细胞的特点,是一种多能干细胞。
而相比其他来源的干细胞,宫内膜干细胞还具有增殖能力强、不导致染色体变异、不导致肿瘤发生等诸多优势。
具体而言,朱泽表示,宫内膜干细胞数量多,是骨髓干细胞的30倍,因而经血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干细胞来源;体外增殖能力强,每24~36小时复制1次,可增殖390次,传代高达50次,而脐带血干细胞一般最多只可传代12次;分化潜能性大,可分化为至少5种已知的细胞类型;免疫原性低,是一类免疫缺陷细胞,不须经过严格配对使用,异体移植无免疫排斥反应或反应较弱;采集方法简单,不受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的限制。
在生物医学抗衰领域前景广阔
如今,干细胞治疗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打开了全新的思路,而宫内膜干细胞的独特性质(既具有成体特性又具有胚胎特性)也意味着它在再生医学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干细胞可再生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通过两种机制实现抗衰:一是细胞替代,即干细胞输入机体后自动地识别并移行到细胞损伤部位,分裂生殖成新的细胞,也就是干细胞理论中的“归巢效应”;二是输入机体的干细胞分泌众多细胞因子从而起到营养、修复机体损伤的功能。
宫内膜干细胞在抗衰领域就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卵巢早衰就是其典型案例。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之前以卵巢功能衰退、不育、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而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通过静脉回输将有望治疗卵巢早衰。
除此之外,朱泽表示,宫内膜干细胞还可用于基因检测以及化妆品定制等,顺昊生物就正在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药物研究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积极开展抗衰老、美容除皱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另外,鉴于宫内膜干细胞的潜能,未来还可治疗子宫内膜的更新及内膜异位、不孕症、子宫内膜炎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损伤等。
目前仍处于存储阶段
虽然宫内膜干细胞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目前仍处于存储阶段,而从存储到最终应用于临床仍需要一定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主任医师王福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干细胞要想应用于临床治疗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将其作为一种医疗新技术申报;第二,将其作为药品进行申报。但无论采取哪种途径,都必须要有严格的质控标准,干细胞要符合规范且是安全、没有病源的,细胞的活性等也应该达到标准,这样才可以应用。
不仅如此,王福生表示,除了对干细胞产品有严格要求之外,研究单位也具备一定的门槛,比如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另外干细胞必须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针对特定适应症治疗产生安全、稳定的治疗效果,才可以获得临床应用。
而在朱泽看来,存储干细胞也是临床应用的必要前提。对于宫内膜干细胞的存储,顺昊生物要进行样品采集、分离与培养、细胞鉴定、细胞冻存四个步骤。
“鉴定合格的干细胞,我们会采用最先进的气相液氮储存系统储存,杜绝交叉感染,确保细胞活力,并安装了24小时实时监控系统,确保液氮的供应,保障干细胞储存安全。”朱泽说。
《中国科学报》 (2016-11-29 第6版 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