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佳然 刘某承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7 9:51:04
选择字号:
矢志不渝 痴迷生态
李文华院士:谱写心中绿色之歌

 

■王佳然 刘某承

李文华(1932年—)

李文华,著名林学家、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32年生于山东省,1953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1961年在苏联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董、教授,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农业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自然资源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和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主编等。曾任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副主席、国际科联(ICSU)环境顾问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南亚十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首席专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等职务。

少年立志,向往自然

李文华的故乡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里鹊镇。解放前广饶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瘠薄的盐碱地加上连年的天灾和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以出“叫花子”(乞丐)而闻名。1937年日本侵华后,老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李文华一家从山东逃到天津,在天津安下家来,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后来,祖父母和姑姑也从山东来到天津。在日本侵占的时期,父亲的工作时断时续,生活越发困难。为了节省,他们在居住的大杂院里,不仅养鸡,还曾圈起一角地来养猪、喂羊、养兔。当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阖家团结友爱,其乐融融。李文华也正是在年幼时期就对生态环境充满了兴趣。

1949年新中国诞生之际,李文华考入了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北京林业大学前身),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当时报考北大森林系,一方面是由于北大令人羡慕的名声,另一方面是李文华就读的中学离美国新闻处很近,它在临街设有一个对外开放的小型图书馆,冬天在那里看书很暖和,李文华和少数同学经常光顾那里。有一次李文华偶然看到一本介绍美国国家公园的图书,书中介绍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其中有一组照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著名的巨杉和花旗松的森林,它们是那样的壮美、挺拔,还有数十人才能环抱的“世界爷”,树基的空洞可以容纳进一辆汽车,令人为之震撼,这激起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在城市长大的李文华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能到大自然中亲眼看看这些森林?想不到这个一闪而过的愿望,竟成了他毕生科学事业的前奏。

广泛学习,厚积薄发

1953年,李文华从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前身)毕业后,被留在母校任教。他最初是在森林经理教研室做范济洲教授的助教,后转到森林学教研室(即现在的生态教研室)在张正崑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前一阶段的经历使他对森林测算和森林经营管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后一阶段的工作则为李文华后来一直从事的生态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9月,李文华被学校推荐到苏联科学院林研所留学,师从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森林生态学家苏卡切夫(Sukachev)院士。学习期间,李文华的一大收获就是系统地学习了地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并到生态定位站进行参观和实习。为了能使李文华在野外工作得到细致的帮助,苏卡切夫还指定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得力助手卡尔波夫(Karpov)和列辛(Liexin)做他的辅导老师。卡尔波夫在二战中左臂受伤致残,但仍坚持实验生态学研究,经常一个人穿梭于原始森林进行实验和观察,他献身科学、不畏艰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对李文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列辛是地植物学专家,是一个能力很强、有为的年轻科学家,后来成为苏联科学院生物学部秘书。

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李文华与学友徐振邦相互帮助、互相切磋,完成了《苏联南台加云杉林的结构与演替》的论文,获得了副博士学位,并受到苏联共青团《真理报》的表扬。

李文华善于把握许多片段的、短期的学习机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80年10月到1981年2月李文华在德国汉堡大学的世界林业研究所进修,在联合国热带森林研究的负责人Brunig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德国林业研究的概况,到德国许多大学和研究室参观;1987年10月到1988年2月,在欧共体的支持下李文华和国家科委的孔德涌等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共体下属XII支部(DG12)学习国际科学发展预测方面的知识,在此期间还前往西班牙和荷兰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和参观访问。

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需求,李文华还向学生们学习电脑的应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知识。1992年李文华以60岁的高龄从学习打英文字开始学习电脑,这在当时的同龄人中绝对属于超前者。那个年代能有私人电脑者寥寥无几,他的女儿李菁在德国买了一台刚问世的482,并利用回国之机突击性地给他讲解了基本用法。从这开始,李文华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向自己的学生边用边问,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屡问屡忘,“学生做老师,我做学生。在学不会时,我这个学生比老师的脾气还大。”但凭着一股韧劲,电脑运用很快得心应手,成为李文华不可分离的助手。

在清水江下放劳动时,李文华主动要求和工人一起伐木,伐木、钓鱼、唱山歌,到林学院后面去学铸工,在昆明的食堂当采购员……他用自己做的鸟笼子捉鸟,用网捕鱼,在工作中感受到投身大自然的幸福快乐。丰富的经历为他生态研究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

不畏艰辛,深入考察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是李文华学术生涯中一个重要节点,他认为,如果不到青藏,很难得到森林宏观地理分布这样一个概念。只有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这种多学科交融的工作平台上才能有这种综合的熏陶。但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调查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事故,有的同志当场牺牲;当时的仪器也非常简陋,有些还要靠自己来设计和定做,包括市场上买来的光度计都有很大误差。青藏高原的工作固然艰苦,但是在这里进行研究又有无穷的乐趣。不论是从林业还是从生态学的角度讲,青藏都是一部读不完的天书。经过艰辛的努力,李文华带领团队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西藏森林的分布、组成、结构和生产力的特点,填补了该地区森林研究的空白,彻底扭转了西藏无林的陈旧观念,并且为西藏地区立地条件的划分、树种选择及资源开发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青藏高原考察过程中,李文华与王德才合作,把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森林生物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的系统工程研究方法向国内介绍,并应用于长白山和青藏高原的研究中。他们把计算机符号模拟图的制图技术应用于区域生态学研究中,利用分级打印和多层印刷方法制成了我国第一张森林分布和生物生产力彩色模拟图,这个成果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5年出版的专著《西藏森林》,迄今仍被认为是该地区森林研究中最系统和最具有权威性的著作。青藏科学考察集体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特等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在横断山的考察中,李文华和张谊光一起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植被带设站观测。这些观测站基本都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而且白马雪山冰雪封路长达半年,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小中甸林区建立了林内外对比观测站。由于中甸林业局慷慨提供建站所需物资材料和观测人员,得以在原始云杉林内和采伐迹地上建立了观测场地。在横断山野外考察期间,每到一地,李文华都向气象和农林牧水等部门索要一手资料,通过林内外的对比进行观测。这些资料对研究暗针叶林的更新和演替规律,提供了宝贵的气象依据。

李文华曾到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和长白山等东北的各个山地进行森林考察和研究,最能引起他心灵震撼、发自内心的热爱的还是长白山。长白山令他和东北森林结下一段不解之缘。他把这里看作追求心中绿色的梦的起点,也是心灵的驿站。他表示,在从事林业研究60年的过程中,有机会到几十个国家的森林进行参观和考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地点也几经变迁,但与东北森林的联系却是绵延不断。除了对这里山山水水的热爱,还有那人际间的情愫,每提到长白山,总会使他联想起在自己科学道路上引领入门的师长、科学研究中亲密的伙伴、那些曾共同在艰苦条件下患难与共的学生以及当地给自己浓郁友情的淳朴的林业工作者们。

绿色回归,保护生态

生态学在参与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科自身的发展,为更好地解决当前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的问题,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成为必然。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生态经济学家Daily和Costanza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定量研究在科学界和决策层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等部门注意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进行前期工作,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李文华组织国内相关同志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预研究,系统总结国内外在一些典型生态系统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研究成果,探讨了国际上有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方法、发展现状及趋势,全面总结了我国典型森林、草地、湿地、水域、防护林带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与最新研究成果,出版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论文集,成为该领域国内较早的一份科研文献。

2003年,李文华牵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组织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开展了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机理及评估方法的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本质、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的作用机制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外延;以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源涵养、大气调节、气候调节、水土流失、初级生产力、休闲旅游)为切入点,确定我国农田、森林、草地、湿地、海岸等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提出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制、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阐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的理论和核算方法,为我国生态功能区划、区域生态恢复与建设、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经济综合的国民经济综合核算体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出版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专著。

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李文华和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的谢高地一起,与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GUND生态经济研究所所长Robert Constanza教授合作,筹建了中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心。通过讨论协商,双方明确了合作研究方向,提出了由美国佛蒙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成立“中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心”的设想,为中国和美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交流、培训和访问增强研究能力。2008年10月13—18日在中国召开了中美生态系统服务国际会议,同时为“中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心”揭幕。该中心是在中美双方科研人员充分互信和坚实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的,并已有了初步的合作成果。该中心将促进中国与美国学者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国际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发展,发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的作用。同时,该中心的建立将为我国的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与国内和国际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一个开阔眼界和拓展合作研究范围的机会。

李文华注重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应用于管理。受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委托,李文华和谢高地等接受了北京市森林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测算的研究,获得北京市有关领导高度评价,把计算结果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的重要依据。

2005年,作为中方主席,李文华与日本名古屋大学Hidifumi Imura教授共同承担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李文华与国内外六位知名专家组成课题专家组。课题组下设生态补偿的国家战略框架设计、理论方法,以及流域、矿产资源开发、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等6个研究专题。学生闵庆文、李世东、杨光梅、李芬、刘某承、张丹等都参与了这项工作。2007年出版了《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专著,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以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从国际、全国、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以及理论方面进行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这是李文华从森林到人的学术生涯归宿和成就的精髓。20世纪80年代正是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孕育的年代,此时,他正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理事会主席和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盟(IUCN)理事以及国际科联(ICSU)生物圈地圈计划(IGBP)研究与培训系统常务理事,直接参与并推动了这一概念的形成,同时积极参与和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他组织和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专家组组长,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框架草案的制订,并围绕生态工程和生态技术组织了多次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向不同层次的代表系统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内涵和行动策略。近年来,他积极推动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建设工作,特别是在生态省、生态市、生态示范区以及森林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①1986年当选MAB主席后与日本友人交谈,中为李文华先生。


 

②1959年李文华苏联留学时。


 

③1975年李文华参加横断山考察。


 

④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林业组合影。


 

⑤1979年11月6日 MAB代表团访英国。

李文华与MAB计划结缘始末

■顾兴国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发展造成的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计划以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简称MAB计划)。早在中国MAB国家委员会成立之前,中国曾派代表参加过MAB的理事会会议,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MAB成员国成立国家一级的永久联络点,负责在本国实施MAB计划,建立和保持地区间和国际间的联系。

1978年,经相关部门研究决定成立中国MAB国家委员会,并将这一筹建任务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由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简称综考会)具有自然资源研究的基础,又有组织多学科协调攻关的优势,所以筹建任务由综考会具体承担。于是,时任综考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的阳含熙、综考会主任孙鸿烈和副主任李文华积极筹备。经国务院批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林业部、农业部、水电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气象局和海洋局等10个部委的34名委员当年就组建了中国MAB国家委员会。李文华任委员会副秘书长,协助阳含熙秘书长开展日常工作。

1979年,阳含熙当选为MAB国际协调理事会执行局副主席。同年,MAB国际秘书处特意邀请中国MAB国家委员会到荷兰、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地参观访问,以了解各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实施情况。国家委员会代表团由五人组成,阳含熙任团长,李文华在列,同行的还有陈阅增、任继周和刘建康。此次考察不仅了解到世界各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运行机制,还与国际著名的生态学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986年换届时,本来计划由李文华接替阳含熙竞选执行局的副主席,但秘书处与有关国家代表协商后建议他竞选主席,之后得到全票通过。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这当然还与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和对生态学的研究重视有关。执行局主席一届两年,李文华在第十届换届时连选连任,因此他在1986—1990年担任了两届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和执行局主席。1990年,李文华开始兼任MAB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至今仍是国家委员会的副主席。

在任MAB计划主席期间,李文华着力推动MAB计划在中国的推广和实施。其中由中国、德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持的生态研究合作计划(Cooperative Ec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 CERP)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该合作计划包括霸王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小良热带生态系统的恢复、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改进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经营管理工作的研究、巢湖污染的生态学影响、德兴铜矿区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学影响、德兴铜矿区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学影响、天津市城市发展的生态学对策8个课题,在此基础上形成诸多研究成果。

在三年的合作期间(1987—1990),原联邦德国研究和技术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信托基金方式为此项目提供248万美元的经费,CERP计划的规模无论在中德以往的合作项目中,还是国际MAB计划中都是最大的。与一般小型合作项目不同的是,该计划包括了研究、互访、召开研讨会、培训人员、提供仪器设备等多种合作方式。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中德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受益,除科学上的收获外,双方科学家和管理人员还获得了参加、组织和协调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经验。这对今后各国之间进行成功的协作,以共同对付全球性生态问题是一次颇有意义的实践。

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中国有7个单位,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并得到锻炼,其中不少人现在都已成为中国城市生态、森林生态、湖泊生态、污染生态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此外,李文华还推荐中国青年学者在国际MAB秘书处进行学习和锻炼,现在也都做出了很大成绩。(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科学报》 (2016-11-07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