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戴天娇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0/28 18:52:27
选择字号:
从“沈自所”走出来的上市公司

时任所长王天然在沈阳浑南新区AMT产业园奠基仪式上讲话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的新松机器人产品

融合视觉技术的轻载复合机器人、工业机器人3C工件打磨平台、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银行助理机器人、送餐机器人……

在今年9月初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展上,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大放异彩,体现了新松公司“智能智造智慧生活”参展的主题。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自所)副所长梁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新松公司是沈自所孵化出来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目前总市值位居世界同行业前三位。”公司总部位于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浑南区,这是沈阳的“中关村”,沈自所创办的企业也大部分集中在这里。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新松公司总部见到了总裁曲道奎,并聆听他讲述创业初期的故事。

“成家立业”的感觉

1999年,沈自所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开始建设先进制造基地。沈自所所长于海斌告诉记者:“在这一时期,沈自所开发了各种型号的系列化工业机器人产品及周边装置,完成了大量应用工程,占据了国内机器人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鼓励科研人员带着研究所的成果出来创业,开始产业化尝试。”曲道奎向记者介绍,新松公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第一个率先由科研团队带着成果创建的公司。

回忆起创业之初的峥嵘岁月,曲道奎感慨颇深。“我们带走的,还是当时沈自所最核心的东西——工业机器人技术。”

自千禧年白手起家,新松公司最初的创业团队用了5年时间培养了公司的稳定客户群、确认了主要产品形态、建立了自己完整的运营体系,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这才有了“成家立业”的感觉。

2009年10月,新松公司作为全国首批28家企业之一在创业板上市,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如今,经过近二十载的打磨,新松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在沈阳、上海、杭州、青岛建有机器人产业园,在北京、深圳等城市设立多家控股子公司,在上海建有新松国际总部。目前,公司总市值位居国际同行业前三位,是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优等生”的成绩单

在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投资企业的成绩单中,新松公司亦是“优等生”。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科学院企业经营统计年报》,新松公司在利润总额大于1000万元的研究所投资企业中排名第一位,2015年利润总额近5亿元,同比增长20.5%;在营业收入大于1亿元的研究所投资企业中,新松公司排名第八位,2015年企业营业收入超16亿元,同比增长10.6%。

曲道奎将新松公司的飞速发展归功于其灵活的体制机制:巧妙规避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常见的弊端,却将这两者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及产业与研发、金融和教育分别的有机结合。“将产业与研发创新、金融平台、人才教育这四个方面进行要素整合,这在中国也是一种创新的模式。”他说。

但除此之外,背靠沈自所这一国字号科研机构,也使得新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如虎添翼。

在曲道奎看来,作为国字号科研机构孵化出的企业,从“出生”便肩负着厚重的国家使命感,能够站在中科院的高度部署企业架构,因此具备了一般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格局和视野。他还指出:“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也时刻能感觉到研究所与企业良性互动带来的诸多益处。”

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

“尤其是在创业之初,我们虽然是从研究所走出来的团队,但研究所对我们充分信任和支持,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干,给了我们自主和宽松的创业环境。”曲道奎说。

在人才方面,沈自所目前设有8个硕士培养点和5个博士培养点,还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读的研究生500余人,他们中有一部分就师从于新松公司的管理层和研发骨干,将课堂直接搬到了公司研发生产第一线,在学生受益的同时,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曲道奎自己就是博士生导师。

在科研合作方面,沈自所与新松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各自发挥其所长,一方面共同申请项目课题;另一方面,各司其职完成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的完整链条,由沈自所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新松公司面向产业进行推广,形成了1+1大于2的协同效应。

此外,新松公司依托于沈自所建立的国家平台,包括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秘书处等,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据沈自所主管所办企业的党委书记桑子刚介绍,除新松公司这条“大龙”外,中科博微、芯源微电子、新松医疗、沈苏公司等“四小龙”也在强势崛起,在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沈自所一批持股公司逆势上扬,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有着中科院血统的“沈自系”高技术企业,分布在工业自动化与过程控制、公共卫生信息化、智能医疗器械、半导体装备及精密零部件加工等领域。

桑子刚指出,当前,沈自所发展进入“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间,依托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沈自所力争再创办1~2个经济效益好、技术水平高、产业需求大的高技术创新公司,到“十三五”末期,沈自所参股公司的销售收入将达到50亿元以上,不仅为研究所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还将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这些公司在瞄准国家需求的同时,所企互动、成果与产业无缝衔接、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双轮驱动’,共同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梁波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