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丽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25 9:35:46
选择字号:
科研管理:破管理“堵点” 引科研“活水”

 

■马丽霞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过去一年,我国取得的一批标志性重要科技成果令人振奋,李克强总理在会上的讲话同样引人深思。“用好用活科技人才”“加快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加快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每一点既有对科研创新发展的殷殷期望,也有对科研管理改革的迫切要求。

“用好用活科技人才”等要求背后,是部分科技人才创新潜能得不到充分释放,冷板凳难坐安稳的无奈,是科技成果闲置、科研人员无法“合理合法富起来”的难题,是科研人员被逼成会计、无法安心科研的状况,是考核单一、烦琐复杂造成的身心俱疲,更是破除束缚、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科研决策权的心声。

科研需要管理,尤其在当今科学的交叉性、集合性、复杂性更为凸显的大趋势下,如何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如何激发团队科研人员的斗志和干劲,都与作为科研重要支撑的管理工作密不可分。但科研又不同于其他领域,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传统落后的思维、脱离实际的路子已无法应对科研工作的问题与挑战。管理工作做得好,科研人员能全身心投入、长时间潜心探索,科研工作便如同有了“点火器”,产出更多、更大的突破。管理工作做不好,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科研工作便如同遇到“绊脚石”,科技创新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事实上,僵化、繁杂、重复的管理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而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动作稍有迟缓,一项科研领域的制高点就可能被其他国家占据。

科研管理应是科研创新的推动力,不应反过来成为阻碍力。如何破除管理“堵点”,引来科研“活水”?国家部门、每一个科研机构、每一名管理人员,都是引渠人,都该发挥重要作用。科研管理政策制定、推行改革时,要多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结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要多调研基层的实际情况,提升科研管理队伍水平;多倾听科研一线的声音,找准“病根子”,开出好“药方”,增强服务意识与专业水平,才能让科研人员无怨气,科研活动有生气。

事实上,我国已将科技创新置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出台了不少推动创新的政策,研发投入也持续增加。部分地方省市、科研机构在优化科研管理的道路上也积极展开探索。去年11月,湖北省出台“新九条”提高科研人员科研劳务收入比重,最高可占项目经费70%,并给予一定比例的项目奖励。2014年,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提出研究所分类改革、调整优化科研布局、改革人才人事制度、探索智库建设新体制、全面开放合作5个方面25项改革发展举措,激活科研要素。

不过,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科研机构的种种改革举措要不打折扣地推行到“管理末梢”,还需有一批“懂科研、善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一流的科研队伍+二流的管理队伍往往等于二流的科研成果。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让科学家负责科学问题,管理者负责管理工作,扬长避短,相互促进。这样,“科学家被逼成会计”“科学家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等批评与质疑也将渐渐平息。

科研管理也是一门科学。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曾提出,“科研管理工作中,要更多地按照科学规律办事,采取科学的办法,去促进科学的发展,促进出成果出人才”。钱老已逝,这一观点于当下却仍具有启示意义。科研管理只有“从科研中来,到科研中去”,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科研人员的潜能,创造出更多造福公众的科技成果,才能引来源源不断的科研“活水”,为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作者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报》 (2016-01-2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