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婀娜 葛亮亮 邓睿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4/27 14:13:22
选择字号:
人民日报:教学与科研如何一碗水端平

 

4月22日,本报报道了国内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客观倾向。应该说,这种“失衡”由来已久。原因不少,涉及大学定位、评价体系、教师定岗等方方面面。高校教师在面临抉择时,受到职称评定、经费申请等更具“含金量”的诱惑,很容易倒向科研一端。

“重科研、轻教学”,失衡的天平如何校准,让高校不再“偏心”科研,让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这道题需要解答。

——编 者

教师职称和高校学科评价体系失衡

现行评价体系可以再优化

在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李奇教授看来,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失衡,直接原因是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的“偏心”。

“SCI”“EI”等国际文献检索的英文简称,是不少大学教师的“心病”。在我国高校教师评聘工作中,能否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并被这些国际文献检索库收录,几乎被等同于评价该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

尽管各高校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对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做了要求,但实际上,完成要求的教学课时、不出现重大课堂事故,对一名大学教师而言不是难事,而教学效果是否“优良”则很难衡量。“但科研就不那么简单了,科研项目、论文质量等往往有硬性要求,难度大得多。”李奇认为,“教学成果难以量化评价,职称评定更多与教师科研成果挂钩,使得不少高校教师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科研上,渐渐忽视了教学。”

对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曾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习惯使用统一的标尺来考评不同的教师,这种考评体系和标准较看重数量,却没有很好地体现‘人尽其才’的理念。统一标准管理,相对简单,但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更应强调个性。例如擅长做基础研究的,不得不以应用研究来追求所谓的业绩。而且由于科研工作成绩更容易获得量化肯定,教学工作就有意无意地被边缘化,原来所谓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演变成一切以科研为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谷贤林认为,除了高校教师个人的职称评价体系,针对高校的学术和学科评价体系,同样存在“偏心”。

高校的综合排名、专业学科排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校学科的评价关系到高校的地位、声望和生源。高校之间学科建设的竞争一直十分激烈,博士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成了高校争抢的“稀有资源”。而如何申请到博士点和科研项目,高校的科研水平是重要依据。

“无论政府还是民间组织,在对高校进行评估、排名时,都把科研作为重要指标,因此学校不得不想尽办法推动科研建设,这就使得学校在制定教师评聘标准时,向科研倾斜,客观上也会造成科研与教学的失衡。”谷贤林说。

高校条件有差别,教师能力有差异

大学定位与教师定岗可以更科学

教学与科研二者关系如何协调,多年来始终困扰着高校教师,更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改革、评价体制与用人机制改革的难点之一。

那么,大学的定位与教师的定岗能否更科学?所有的大学都应该承担科研重任吗?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承担科研任务吗?

按照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有研究者将国内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其中“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创新研究型成果的需求为主,更注重科研,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也最多,国内一流大学多属此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层次以本科生、硕士生为主,个别专业招收博士生;而“教学型”和“高等专科、职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更侧重于教学。

这样的分类,在李奇看来更具合理性,“不同高校,办学条件有差别,在学科建设上理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规划。现状却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都在朝着‘研究型’大学努力,都被‘争做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牵着鼻子跑。而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又是院士数量、博士点数量、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等等,这也又间接导致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

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是教学、科研齐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因此,“精细化分类管理”教师,让长于教学的老师专心教学,不勉强其从事科研工作;让长于科研的教师安心科研,同时也安排时间、精力反哺教学;这成为许多专家的呼唤。不少学者建议,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师劳动连续性、复杂性、创造性及个体自主性特点,探索多元、开放的评价标准。

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开始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将教师分为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与管理岗,这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割裂二者的关系,看轻教学的价值

高等教育理念可以更健康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科研与教学,是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要想成为“一代宗师”,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当全面发展才行。

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孙时进教授认为,教学与科研不平衡,更多还是缘于观念上的“盲区”——没有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将二者看成泾渭分明、截然对立的关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杨清表示,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没有科研做支撑,教学就会失去灵魂。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及时将前沿学术成果补充到课堂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科研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多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

同时,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有些教师认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会占据科研时间,对科研有害无益。杨清认为其实不然。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这有助于拓宽科研思路和领域。备课过程中阅读大量研究资料,能促使教师对问题的思考。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可能获得新的科研灵感。

因此,专家建议,大学教师既不能“浮于”教学而忽略科研,也不能“沉于”科研而疏于教学,更不能在双重压力面前一味抱怨,而应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并将这种认识落实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当然,教师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比重,以求各尽其才。

另外,社会上也存在一种“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认为教学只是重复已知的事实,研究更具创造性,因此更有价值。这种观念在高校教师中也颇有市场,一些长于教学短于科研的教师甚至自惭形秽,为了“更有价值”,他们挤用教学的时间、精力,投身到科研上,结果科研没做出来,教学也耽误了。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和科研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没有高下之分。无论哪种工作,做到极致,都是创造性的劳动。(原标题:教学与科研,一碗水如何端平(教学科研之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