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8/11 10:40:11
选择字号:
就业市场给部分大学专业亮“红牌”

 

在去年破了700万大关后,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今年一跃达到749万,增长势头不减。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育部门及各相关研究机构对部分专业亮起“红牌”,频发预警。中国青年报记者结合多方数据,对在求职中竞争力有限的专业进行了归类与分析。

“红牌”专业有哪些

2014年10月,教育部通过其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低就业率本科专业的“黑名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动画、表演等榜上有名。该名单还根据地域性差异,细致罗列了分省就业市场情况,综合上榜数频率最高的专业与全国榜单重合度较高。

自2010年始,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数据挖掘的麦可思研究院根据前3年综合考量的数据,每年发布一个本科和高职的代表性专业预警榜。该榜单中“红牌”专业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仅次于红牌,“绿牌”则与红牌相反,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在过去6年的预警榜上,法学和生物工程年年都属于“红牌”专业,动画、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及体育教育次之,上榜5次;英语专业4次上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美术学3次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在15个历年上榜的“红牌”专业中,5个是理科相关专业,4个与艺术相关。

2011年的预警榜与前一年相比,“红牌”专业从类目到排序均一模一样;2015年的榜单则较上一年度的榜单变动最大,生物技术、动画两个专业退出“红牌”序列,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及音乐表演首度上榜。

山东大学2013级英语专业的卢馨迪同学捕捉到了这些改变。让她感到开心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在2014年的榜单中“由红转黄”。“刚入学的时候知道自己学的是‘红牌’专业,特别后悔,简直想退学重考了。”卢馨迪说,作为外语类保送生,她不能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习,看到英语专业从2014年开始成了“黄牌”专业,就业前景相对有所改善,她才稍微放下心。

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发现,“绿牌”专业每年均有较大变化,但基本均为工科专业,而“红牌”专业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麦可思研究院的专家马妍这样解释榜单变化的原因:一方面与社会经济的总体情况是相关的,其次是国家政策对于产业、行业的影响,还有就是该专业总体的开设数量,是否出现某专业开设过于密集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她同时说,三类专业没有具体的边界,但是有些“红牌”专业表现出“持续性”。

冷门专业难找对口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解释道:“不好就业的专业分两类,一类是毕业生数量严重过剩,大规模扩招、扩建导致其成为‘红牌’专业;第二类要看其学科的属性,比如哲学、历史学,这些专业本身比较小众。”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的走访中也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就业难”的专业是哲学专业。然而记者发现,哲学专业并不在“红牌”专业榜上,仅在教育部统计的浙江省就业率较低专业中出现过一次。

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关经理周悦介绍:“冷门专业多指毕业生规模非常小、涉及的院校数量也非常少的专业,这类专业我们通常不会纳入三类专业计算。但公众也应予以关注。”

湖北某以理工科见长的院校2012级哲学专业的李梦琪,对未来的发展一直很迷茫,她实在想不出什么就业方向是和她的专业对口的。大连工业大学2009级数字媒体专业的谭雪同学也说:“我的同学中没有一个找到对口工作的,干什么的都有,卖家具、进银行、做淘宝、卖衣服,反正目前没有成功进入设计行业的。”

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从已签约的学生处调研得出,近四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对口。相比之下,工学专业、医学及管理学,因其知识实用性较高及行业排他性较强,就业对口率均在60%以上。

以被称为“万金油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数据中,该专业在“2014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中排名第8,就业和专业相关率仅为45%。爱拼网《各专业就业前景报告》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很广”,“教育/培训/科研”、“金融/投资”、“房地产/建筑”、“影视/传媒/出版”均在列,具体职位包括销售代表、销售行政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等。

大学设非优势专业现象常见

华南理工大学201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孟凡,最近正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实习。她说:“我的学校在广州虽然还可以,牌子蛮亮,但是在外地面试,人家基本不知道华工还有新闻专业。”今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俞莎同学发现,相较于同专业、就读于以文学类专业闻名的高校的学生,俞莎“专业课纵深不够是最大劣势”。

曾在北京工业大学读翻译系的郭雨萌,在以理工专业为优势专业的大学读哲学系的李梦琪,他们读的都是学校的非重点专业。

以传媒方向为例,中国青年报记者用“传媒、新闻、广告及传播”为关键词,对北京市66所本科高校(包括7所民办学校)是否设有相关学院及专业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在66所院校中,近60%开设了传媒相关的专业。7所综合类、两所体育类、1所军事类及1所民族类均设立了该专业,在语言类、财经类、师范类和理工类院校中,半数及以上的院校设立了该专业,只有3所医科学校并未开设传媒相关专业。

进一步观察专业设置规模,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上述开设传媒专业的39所高校中,设有传媒相关学院的有26所,仅对应“系”的又分两类,其中5所将该专业置于人文学院等其他学院中,还有3所院校的传媒专业作为系单独存在。另有12所相关专业或学院皆与“艺术”字眼相关。

理工大学设文史院系,语言院校“发展计算机”,此类现象比较常见。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中心一位老师认为,这一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要结合每个学校特点去分析专业的竞争优势。“对于北外来说,在英语这样的基础性品牌专业上,要继续保持和加强培养质量,巩固排头阵营;在法学、计算机等新兴专业上,应结合学校优势,培养‘外语+专业’的高竞争力人才。但语言仍是毕业生的突出竞争优势。”

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不少特色院校建系办学的初衷正是依托和发展自身原有的优势。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打国际新闻与传播,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以农业与乡村传播为特色,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体育传媒系,立足“大体育、专新闻、泛传播、全媒体”,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互动较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专业性不强是源于专业资源水平不够,“资源很好就没有这种情况了,比如清华的文科专业,水平并不低,学校性质不起决定作用”。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本报记者 王景烁 实习生 王思远)

大学专业增减谁说了算

伴随着2015年高考结束,各省高校扩招的数字纷纷被统计出来:北京一本高校扩招1491人;广东9所二本高校扩招且多数学校新增专业;江西已争取省外高校追加预留计划2888名……与这些数字相伴的,是各校新增专业数。

今年3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将2015年新增及撤销本科专业名单公之于众。据统计,教育部直属高校新增76个专业,撤销9个专业。另有大量省属高校也加入新增专业的阵营,如辽宁省增加37个专业,山西省26所高校合计新加47个专业,陕西30所普通高校新增66个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新增专业中很多早已被亮“红牌”。高校专业的设置及增减究竟有何依据?

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中列出了六点基本条件。除“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之外,也提出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的师资及办学条件”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专业设置上,市场因素和高校自身条件应该并重。“前些年出现过一些学校没有客观公正地考察自己是否具备开设专业的条件,仅仅为了招生规模,‘拍脑袋’设置了自己没有能力开办的专业,后面的问题就会很多。”他说。

储朝晖同时指出,刚刚升级的学校(如刚从专科升为本科的),快速扩招的学校、合并的学校等增加专业的盲目性比较强。

日前,安徽省教育厅要求,“为避免过度、过快设置和重复设置,原则上,各校年度新增备案类和审批类专业基础指标5个”,对省内专业变更数量进行了限制。

在专业设置的环节上,什么因素最重要?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邓处长,获悉该省专业设置的流程是:各高校按照自己办学情况提出增减专业的书面材料申请,省级教育厅根据就业率、市场需求、“布点数”及办学规模等情况进行建议、指导和传递信息,通过推荐后再由国家教育部审批,具体细节按照《管理规定》操作。

拿英语专业来说,湖北省内除教育部直属的8所高校之外,59所省属高校中目前已有57所开设了英语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若其他两所还有相同请求,我们会建议其慎重考虑”。

此外,《管理规定》还提及了设置专业要分3种类型,设计了不同的评议环节。

若高校根据《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需在申请前经校内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若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则比前述多了“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评审一环。若高校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则有三至四次审议机会:校内专家、公示期间教育部委托的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公示期后高校主管部门专业设置评议专家会、上报后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强调了审议的重要性。“在设置专业时,应该由专门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结合专业的社会需求、全国其他高校开办情况、本校的办学定位、条件等进行充分的论证,而不是由行政领导拍脑袋决策。简单地说,就是要实行大学的现代治理。”他说。

他认为,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数据因为和高校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数据更客观,更便于作为高校设置专业的参考材料。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也认为第三方机构较为理性,但他同时指出,“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太少,还只能作为一个方向。”

据邓处长介绍,湖北省致力于推出一个“专业评估”的机制,“我们首先选择了‘英语’和‘计算机’两个专业,打算将省内有这些专业的学校罗列下来放在网上,接受打分并依分数排序,向社会发布,也给学生、家长及高校提供参考”。(本报记者 王景烁 实习生 王思远)

“红牌”专业学生如何突围

加修双学位,跨专业读研

自从得知自己被调剂到了哲学专业,湖北某211高校2012级学生李梦琪对于未来更迷茫了,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班上几乎没有哪个同学是自愿选择这个专业的。

修读数字媒体专业的毕业生谭雪也说:“我们是通过美术艺考进入大学的,基本就只能选择这样的‘红牌’专业了。”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兴趣爱好、就业容易及大学调剂是2009届和2010届本科毕业生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的3个主要理由。对应6年来15个“红牌”专业,以物理学类、教育学类专业为例,39%的学生是调剂来的。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这从侧面说明,高校有决定学生是否可以转专业的自主权。据报道,多数高校允许学生更换专业,有少部分高校设置了成绩、比例等门槛。也有高校是不允许转专业的,比如截至去年12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就不能更改专业。

除了努力转专业,多数学生选择了加修双学位,或者跨专业读研。

选修双学位,为实现跨专业就业做准备,是“红牌”专业学生常见的突围方式。

目前,李梦琪正处在考研准备关键期,因为想跨专业考法学研究生,暑假期间她从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为了增加自己法学的专业储备,她在武汉大学选修了法学的双学位。

李梦琪说,在得知哲学2011级的学长考研无一成功的消息后,她孤注一掷,到了大三下半学期,就把重心偏转到了自己在武汉大学修读的法学双学位上。除了完成作业和结课论文,她几乎不会在专业课上多花精力,甚至有时上课也不去。李梦琪班上共有31名学生,其中23人选修了双学位;同校英语专业毕业班的21人中,作出同样决定的有17人。

东北大学2013级英语专业的谭志娟也有类似考虑,“感觉语言只能作为一个工具,就业方向不明确,专业性不强,才想要多一张文凭武装自己。虽然直接用英语就业有点难,但如果能找到明确的就业方向,英语会成为我的竞争优势,所以本专业的学习我也不会放松”。

学精本专业,做好专业探索

李梦琪努力想考的法学专业,在麦可思研究院统计的“红牌”专业中,6年来年年被点名,出现频次位列第一。李梦琪解释说:“虽然知道法学也是‘红牌’专业,但我确实对它有兴趣。虽然就业前景堪忧,但至少就业方向更明确些,努力起来也更有针对性。”

暨南大学翻译学院2012级学生杨睿说,自己目前最想做的事就是将本专业学精,达到一定的水平,从事专职翻译甚至同声传译的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朱若霞表示,杨睿提到的“学精本专业”,李梦琪选择的跨专业考研,以及谭志娟看好的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都是可供“红牌”专业学生选择的突围方式。朱若霞同时建议:“不管什么岗位,都强调实践经验,仅仅认真学好专业课程或拿双学位,对求职并无太大帮助,争取相关岗位的实习实践机会,比多读几本书重要得多。”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俞莎,就用两个暑假加一个寒假感受了报社、电视台、网站的不同工作氛围。华中科技大学刚本科毕业的同系学生杨咪也有相同的思路,“大学阶段,我把文科生能尝试的实习类型都做了一遍,还在电视剧剧组给三线明星做过经纪人。”她说,丰富的实习经历让自己早早确立了方向,最后顺利找到了新媒体运营的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认为,“红牌”专业和“黄牌”专业学生应增强通用的就业力技能,诸如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语言、计算机技能,再结合专业所学去面对就业市场的检验和选拔。

对此,北京一所部属高校2012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李如玉颇为认同。

去年7月,李如玉在北京一家公司进行了为期3周的实习,她深感大二学生专业技能有限,很多工作无法上手。“那次实习给我提了一个醒,自己要去实实在在地学习一些技能,被动等安排是不行的。”李如玉说,接下来的1年里,她认真学习了本专业和金融第二学位的知识,托福考试和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专业能力,一个是综合素质。”朱若霞说,专业对就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为本科教育更多的是通才教育,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她认为,“红牌”专业的学生不需要过分焦虑,而进入所谓的“绿牌”专业,也不等于进入了保险箱,“学有所长,任何专业都可以是好专业。”

至于“红牌”专业学生该如何判断自己是该“坚守阵地”还是“另谋出路”,朱若霞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考虑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其次要对原专业和其他可供选择的专业进行专业探索,然后再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说,专业探索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专业的定义、学习内容、师资力量、相关专业、对社会和生活的作用、大致就业方向、之前的就业状况、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等。

“谙熟这些后,如果仍然认为自己需要转专业或跨专业的话,就大胆做,无论是适应新的学习还是就业,都不用担心因为起步晚而难以跟上进度,你甚至还会超过该专业没有进行过专业探索的同学。”朱若霞说,对于提升竞争力来说,学生真正用心有时比外部的资源更关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赞同:“就业率再低,也不代表这个专业的每个学生就业情况都不好,优势潜能不在这个方向的人就业肯定会出问题,但如果在这个方向,就也不会差。就业主要和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有关。”(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本报记者 王景烁 实习生 王思远)

记者手记:“红牌”亮给学生,更亮给高校

麦可思研究院专家马妍指出,“红牌”“黄牌”专业诞生的背后,是毕业生人数远大于社会需求,学校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要求,以至于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局面同时发生。

这透露出3个关键信息:一是,在供大于求的毕业人才市场,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有过硬的个人能力;二是,在千篇一律的同专业同质化教学中,院系须有完善及特色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成才;其三,在形势不定且各区域存在差异的外部大环境下,高校设置专业不应与社会实际需求断层脱节。

笔者通过与十多名“红牌”专业学生交流发现,他们中大部分人因为当初的信息不对称,对所选专业并不了解,初入门对专业也不感兴趣,学习过程中习惯于按部就班、等待安排,难以将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良好结合。而成功“逆袭”者,必不可少的是坚定明晰的目标规划,领先于同龄人的实践力和驾驭专业的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朱若霞总结指出,“纯文科”和“纯理科”专业比较容易挂“红牌”,这恰恰说明了“红牌”专业的特点,即专业对口的就业市场面较为狭窄,如果选择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的工作,去当“万金油”,看似哪里都能派上用场,但口径太宽的话,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较难养成,“样样精通,样样稀松”。

“红牌”专业的学生里也不乏佼佼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比“绿牌”专业毕业生更宽的就业选择空间。这些成功者能“杀出重围”,主要在于积极的自我完善。

修行虽在个人,但还须师傅领进门。“红牌”并不只提醒学子,也为高校敲响了警钟。近年来,不少专家及人大代表强调,关注市场需求是高校设置专业的重中之重。

市场是培养人才的输出方向,若两者错位,短期来看,大量青年无法实现个人成长成才,长期来看,单位、企业缺乏对口人才。这易形成恶性循环,挫伤学生、高校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

目前,市场需求的重要性虽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但高校践行起来却并非易事。行政决策起过多作用等都说明,高校专业设置的专业化调研工作远远不够。另外,高校参考的一些就业数据,往往是综合前两三年的情况发布的,有时也跟不上形势的变化。

如果高校已经开设“红牌”专业,就应负责到底,对于在校学生应多加引导,组织经验交流会或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促进学生提早做职业规划。对于看重实践能力的专业,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实习,多与相关单位对接,拓宽学生实践渠道。

当学生具备过硬的素质能力,高校拥有专业培养的综合实力,学科方向及规模与市场贴得更近,“红牌”将不再是受困的禁区。(王景烁 《 中国青年报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