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今天的科学匠人而言,这句古训同样是普适的。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科学研究对其所依赖的实验条件有了更高层级的追求。大科学装置的诞生,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极限提供了器物上的保障,使科学研究得以朝着更深维度不断开疆拓土。
在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蓝图中,大科学研究中心更是被浓墨重彩地写入四类机构之内,成为四轮驱动中的重要引擎。
大科学装置是开拓前沿创新的重要武器,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科技创新研究将以中科院大科学装置和平台为基础,面向全国与全世界开放,以展现中科院拥有无可比拟的特色和优势。”白春礼曾如此掷地有声地评述建立大科学中心的深意与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强强联手,让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成为了此类机构的首批入驻者。2014年11月,合肥大科学中心正式启动筹建运行,为期一年。
尽管还未最终杀青,但在过去的近一年中,一幕幕有关合作、创新的故事,正在这里演绎和传递着。
大平台 大作为
在合肥人眼中,科学岛是城市中的一处世外桃源。它的神秘不仅来自于那里的风物,也在于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久居此地的科学工作者很愿意将自己称为“岛民”。
1998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视察合肥物质研究院时,对这里的科研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科学岛”。如今,随着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启动,科学岛也成为了全球科研界的聚焦之地。
合肥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是合肥大科学中心的三件镇宅之宝,其中两件,便坐落在这座小岛上。
“另一个是中科大的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它是中国最早的大科学工程。”对于合肥大科学中心所拥有的资源与财富,合肥研究院院长、合肥大科学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匡光力很是自豪,但却并无过多炫耀之词。
“我们就是一群搭戏台的人。”匡光力强调,大科学装置为国家所有,向科学界共享,支持有可能产生重大成果的科研课题,这样的理念在大科学装置落成的那一天便已成共识。“现在,在大科学中心的建设中,我们更加重视这些了。”
对于慕名而来的学者们,大科学中心的态度是:英雄不问出处。
“我们建起这么大的装置,不仅仅是为本单位服务或系统内部服务的。”合肥大科学中心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胡纯栋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大科学装置同样是对外开放的,高校和其他科研系统的科学家也是大科学中心的重点服务用户。
然而,稀缺资源也带来了争夺机时的压力,谁上谁下,常常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在遴选标准上,不是某个人定的,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匡光力告诉记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装置,合肥大科学中心成立了由不同单位专家组成的用户委员会。“大家会遴选出那些非常有前景和重要的课题到大科学装置上去做实验,以保证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
创新永无止境。尽管手中的“奢华家当”已让世人艳羡,但合肥大科学中心的管理者们仍然不敢懈怠。
“这些装置并非完美之作,需要根据遇到的新问题来不断优化。”在匡光力看来,科学实验条件的水平越高、环境越复杂,就会为研究者探索深邃科学奥秘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可喜的是,三大装置在大科学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并产生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得到了更好的支持。”匡光力说。
其实,自成立伊始,两家合作单位的目标便已明晰:利用大科学装置搭建出最强大的科研舞台,让中国科学家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演绎出享誉世界的科学大作。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匡光力认为,合作的最大优势在于无须另起炉灶,两家单位在系统内部已经实现了优势技术力量与人才资源的共享。“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和值得推广的经验。”
强磁场 聚英才
最近,合肥大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遇到了一件开心事。
从事药物学研究的刘青松发现,某些药物在体外做实验的时候效果极佳,但进入体内之后,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却明显减弱了。原因之一是,很多药物在实体肿瘤中的自发穿透性有问题。
头脑灵活的他很快萌生了一个“怪点子”。“如果用磁纳米材料技术加上强磁场约束的方法,把药物控制在肿瘤区域内,肿瘤的毒性不就会大幅下降了吗?而且作用效果还会增强。”刘青松把这个想法称为“磁约束纳米药物”。
从
的角度来说,该研究并不困难,可问题在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刘青松所需要的这种在生物体上实现磁场强度和梯度定点定量研究的特殊仪器。这个不错的点子,似乎离泡影很近。
“我们自己就有强磁场实验室,搞磁场研究是专长。”刘青松的将死之心再度被激活了。通过与工程师的沟通,“磁约束纳米药物”被证明“很靠谱”。
刘青松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目前,大科学中心的工程师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旦成功,将是世界上首台此类产品。
“科研人员在大科学中心这样一个有工程技术者参与的环境里,很容易激发新的科学灵感。”刘青松认为,这种混合型的综合研究体,对科学的促进远远大于过去以学科分布为特征的研究单元。
而在合作成果产出方面,也消除了长久以来的利益纷争。“科研人员发科学论文,工程技术人员申请工程技术专利。”刘青松觉得,交叉学科的营造是大科学中心这块磁场最有魅力的地方。“工程与科学的结合必将是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
有了好的引才模式,更要有好的留人保障。评价体系的建构,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大科学中心这样一个综合机构来说,评价标准绝不能是单纯的论文导向。”匡光力介绍说,合肥大科学中心目前分别建立了针对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的三套不同评价体系。
其初衷,就是要让工程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尊重。“否则,大科学中心的先进技术平台搭建便成了无稽之谈,结果是科学家们只能在低水平的舞台上工作。”匡光力强调。
促改革 再上路
改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是推动改革深入行进的不竭动力。
匡光力认为,相比于资源上的支持,大科学中心的建立本身便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发展导向,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砥砺。
然而,诸多荣光的背后,也伴随着一些困扰。
在匡光力看来,对于合肥大科学中心的依托单位合肥研究院来说,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于管理上的统筹与协调。“‘率先’单元并没有把我们整个单位都涵盖其中,所以,很难从研究院的角度去进行整体的调控,因为各个率先单元都有各自的总体要求、定位和发展目标。”
对此,匡光力建议,当“率先”单元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考虑将一个单位整体作为“率先”单元,从单位层面提出一个总的率先行动计划,从而能够在人财物方面做到有效的调配。
四类机构改革势在必行,是走访中不断听到的呼声。然而,这些呼声的背后,也有着来自基层科研人员自己的一份诉求与希冀。
“四类机构如果要做好做实,应该让科研经费得到充分保证。要让科学家有80%的时间去做科研,不要再让大家为了找钱和发工资而犯难。”刘青松认为,这将是改革稳住人心,避免人才流失的关键所在。
在刘青松看来,目前改革的整体战略思路已经形成,但战术思路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我们应该尽早总结经验和教训,出台一些明确的措施,特别是在制度设计上,要完全按照建设现代化研究所的思路来着手。”
《中国科学报》 (2015-07-23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