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笪志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5/18 9:20:34
选择字号:
学者:东北究竟如何振兴

 

■笪志刚

2003年以来,东北1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2%;而2014年以来,东北经济呈现“断崖式”下跌,辉煌与“衰败”之间仅一步之遥。所谓“衰败”,并非空穴来风。当经济下行压力已蔓延至小微阶层,一地叹息说给谁听?

一位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开日本料理的朋友微信笔者,邀我去她店里吃最后一顿饭,因为再过不久她可能就不干了。她随后上传了一个摊开双手的图案,表达她的尴尬与无奈。

前不久到沈阳开会之时,也听到一位出租车司机的抱怨。除了诉苦挣钱越来越不易,随后又讨论现在的形势。他搞不明白,为什么东北守着大好的环境和资源,却不能像南方那样发展?

近年,对俄贸易的风生水起,也被经济下行的压力所阻挠,曾保持后来居上态势的珲春也遭遇了寒流。开始于去年的美欧俄围绕乌克兰的制裁与反制裁,一方面给对俄合作带来新机遇,但卢布贬值同时带给小商户的冲击似乎更大,据说去绥芬河上货的俄罗斯商户已经减少许多。

这些或许都是当地经济形势对普通从业者造成冲击的缩影。造成这种情况,与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过于大包大揽,而不是更好地提供引导与扶持有关;也有人反思,是不是同沿海省份相比,东北企业家创新精神不足,老百姓创业、闯市场的劲头也不如南方人?

最近随同一位日本学者考察东北,他对东北地区不能体现应有价值感到不可思议。他认为,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可能还存在内部体制机制失灵的问题。同样,不久前在沈阳一次研讨会上,一位韩国领事针对部分中国学者的说辞感到不以为然,言外之意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态势不是一般的严峻,其机制和结构弊端使一些韩国企业已心有余悸。

东北发展遭遇刹车缘由何在,谁该来为此埋单?2014年似乎是东北三省的“魔咒”年。黑吉辽分别以5.6%、6.5%、5.8%的增长率位列全国后五位,成为四大板块中最不给力的地区。而在今年第一季度GDP地方排序中,三省局势并无大改观,辽宁甚至以1.9%的成绩在全国垫底。在被推到中外财经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同时,三省也共同咀嚼了结构和体制后遗症形成的总量靠后、结构失衡、国资臃肿、市场缺位的尴尬滋味。曾经的共和国工业摇篮、制造业的脊梁、诸多工业第一的创造地,能否拨开迷雾、涛声依旧?

虽然针对此轮东北振兴的 “刹车现象”见仁见智,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制约三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最大阻力依然在于没有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自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东北现象”以来,“醒得早起得晚”“市场观念落后”“创新缩手缩脚”“小富即安”等词汇就一直被用于形容东北。东北甚至被揶揄为“观念落后”的彪形大汉,政府“大包大揽”的最后一座堡垒。李克强总理去年考察东北时提及的某个地级市,一个重点民生工程耗时8个月盖了133个公章,最终还是因为有12个公章没有盖完而延期开工。这折射了整个东北地区政府瘦身和简政放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东北地区并不缺少支撑发展的国家和区域政策,近年国家和省级战略政策叠加可谓精彩纷呈。东北真正缺的是脱胎换骨引入市场活力、培育民营资本空间、激活锐意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如何逾越历史和现实中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既需要东北人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也考验着东北人的胆识和魄力。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部署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新阶段的背景下,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意见》等国家和省级战略的叠加影响下,在东北地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坚守面前,东北地区的发展危机与历史性机遇将再度重合。东北地区将迎来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周边交往上的突出优势被再次激活的重大时刻。

李克强总理说:“振兴东北,最终要靠东北自身,要靠创新创业。”东北正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形成陆海跨境物流通道,以区域一体化构建东北的“板块效应”,以对俄日韩朝蒙错位发展的口岸群带动“整体优势”。面对新一轮区域调整和创新发展周期,东北唯有放大比较优势,深挖合作潜力,“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才能实现自我救赎,重现昔日辉煌,逐梦新的东北。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5-05-1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