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日前揭晓,由我中心(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与斯坦福大学教授Karl Deisseroth分享,以表彰两位杰出学者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技术创新,包括光遗传学以及单分子生物学,以及这些技术在医学上的重要应用,如更好地了解精神疾病、避免试管婴儿的遗传性疾病等。
阿尔伯尼医学院院长、阿尔伯尼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Vincent Verdile博士介绍今年的获奖者时说:“这是两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他们都发现,为了促进研究就必须发展出新的技术,而且他们成功了。现在,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在使用他们发展的这些技术,包括新型的成像和测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迅速地解开一些神秘的生物学问题,特别是在大脑中的。”
谢晓亮教授是第一位华人阿尔伯尼奖得主,他是著名的生物物理化学家、世界公认的单分子生物学领军人物。近些年来,该领域已经产生了关于单个分子及其行为影响细胞的生命过程乃至人类疾病的诸多研究成果。他利用荧光来探究之前无法研究的活细胞中的单分子。1998年,他的团队在《科学》上发表了一项开拓性的实验,允许研究人员实时监测单个酶分子的酶反应。2006年,他们又在《自然》和《科学》发表论文,首次报道了在活细胞中逐个地观察基因表达,这项工作使科学家们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单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基因调控。
最近,谢晓亮教授的实验室又发展出一项新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MALBAC,这项技术可以精确地测定单个癌症细胞的基因变异。哈佛大学庄小威教授说:“谢教授在单细胞基因组学领域的创新性工作不仅能够引发重要的生物学发现,而且已经开始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可以用于帮助有重大遗传疾病的父母拥有健康的后代。”据悉,这项与人类医学实践息息相关的重要进展,是谢晓亮教授在我中心的团队与汤富酬团队、北医三院乔杰团队合作,完全在国内完成的。他们将单细胞测序技术巧妙地应用于人工辅助生殖植入前的单基因遗传病筛查,以确保所植入的胚胎不再罹患同样的遗传疾病。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可以满足大量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希望拥有健康后代的夙愿,同时为减少人工辅助生殖的出生缺陷率提供了迄今最好的解决方案。
谢晓亮教授还是相干拉曼散射光谱学的创始人之一,该项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在手术中区分某个特定的大脑区域是否发生了癌变,而这种癌变使用传统的成像方法是无法检测到的。
阿尔伯尼奖由已故希尔威曼先生于2000年设立,自2001年来每年授予一次,由希尔威曼基金会提供50万美元的奖金,奖励研究工作展现出重大医疗价值的科学家。阿尔伯尼奖是美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大奖之一。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5月15号在纽约州的阿尔伯尼举行。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3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获得该荣誉,这些获奖者中有三位在得奖时已经获得过诺贝尔奖,还有五位则是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干细胞研究领导者山中伸弥,端粒研究先驱Elizabeth Blackburn,揭示免疫机制的Bruce Beutler 和Ralph Steinman,以及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上做出杰出贡献的Robert Lefkowitz。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