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15 9:03:46
选择字号:
李树君:建立现代农业大格局

李树君 

■本报记者 王珊

从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来看,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虽有长足发展,但与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仍然滞后,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那么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应该如何发展?

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继任主席李树君。

《中国科学报》: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增长,农民收入连续十一年增加。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3%的人口,您是如何看待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的?

李树君:总体说来,我国农业始终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实现“十一连增”“十一连快”的高起点上,要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多、困难更大。

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估计,按目前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缺口将近千亿斤,形势严峻,压力巨大。

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家庭为主导,规模效益较差,尤其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还主要集中在三大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而像林果业、经济作物、养殖、丘陵山地等机械装备严重缺乏,向产前产后的延伸不足,农业劳动力生产附加值低。如美国、法国和德国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谷物和肉类分别是我们的123.78倍、71.3倍、44.0倍和87.22倍、49.38倍、39.64倍。

产后损失严重,增产不增收。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重田间、轻产后,没有建立起配套的产后处理装备体系,导致粮食和农产品收获后,在储藏、运输和物流加工过程中,损失十分严重。据初步统计,我国各类粮食每年产后损失高达500亿斤,果蔬每年产后损失总计超过1000亿元。按照这样的比例测算,我国每年粮食和农产品产后的损失,相当于每年3亿亩土地的产出白白浪费。

农业投入品过量施用,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多年来,农业增产靠化肥、治病靠农药,农膜等投入品大量使用,不仅使地越种越薄,还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白色污染。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每年多消耗180多万吨柴油、22万吨原药、1000多万吨化肥、900多亿立方米灌溉用水。既严重浪费资源,又严重危及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对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中国科学报》:可以说,农业持续发展遭遇生态环境严重受损、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弦绷得越来越紧的两道“紧箍咒”,农业、农村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靠什么破题“天花板”、破解“紧箍咒”?

李树君:只有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靠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既涉及生产力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变革,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维。

新形势下,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大资源、大规模、大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已经显现,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已远远适应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迫切要求现代化的人才、技术、经济、资本融合,从大农业产业生产的视角来推动科技成果与应用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产业与资本的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中国科学报》:那么您现在有没有一个对于大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的规划呢?

李树君:总体思路是要建立“大农业、大系统、大产业、大村镇”的现代农业大格局,协调推进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村镇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畜牧养殖智能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剩余物利用资源化、城乡一体化,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既保障粮食食品安全,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已从富裕到结构性短缺,出现爆发性增长需求,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机械化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必备支撑。

畜牧养殖智能化是延伸产业链、农业增值增效的重要途径。畜牧养殖是集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越大,对保障人民生活健康作用日益凸显,是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大农业与大畜牧结合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措施。

农产品加工精深化是保障食物安全,提升产品价值,连接一二三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发展农产品加工就是要实现就地生产、就近加工,“农民离土不离乡,务工不离农”。

剩余物利用资源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协调友好的重要手段。资源紧缺、生态安全、气候变化是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利用好农业资源,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能源功能,促进协调发展。如农业投入物的51%转化为秸秆,把秸秆吃干榨尽,无异于再造一个农业。

最后是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问题。两者是手拉手,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应该离开谁的关系。没有新型城镇化创造条件、辐射带动,农业现代化就难以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提供农产品等保障,新型城镇化也就难以持续。要实现就地城镇化,要就地安置农村劳动力,就地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使农民就地工作就能大幅提高劳动收入,这才是未来现代农业真正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报》 (2015-04-15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