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乐峰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4/7 12:07:06
选择字号:
源解析确定:雾霾最大元凶是机动车尾气

 

“呼吸保卫战”持续深入,但关于“霾祸”的始作俑者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霾祸”的元凶究竟为何物?

日前,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给出了答案: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约占85%至90%。

最大“元凶”是机动车尾气

按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的描述,“源解析是对雾霾来源的诊断,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治病开诊断书”。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一直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据介绍,环保部会同中科院和工程院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了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体系。目前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9个城市已经全部完成第一阶段污染源解析。“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石家庄、南京的首要污染来源是燃煤,天津、上海、宁波的首要污染来源分别是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吴晓青表示。

吴晓青介绍,我国将继续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10月底前,各省(区、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部建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年底前,基本完成第二阶段26个重点城市源解析工作。”

其实,早在去年4月,北京就公布了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数据显示,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分别占了31.1%、22.4%、18.1%和14.3%。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敏认为,科学研究结果有时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和地点而变化,比如有些污染源是季节性的,就像烧秸秆。“既然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监测、源解析在内的很多工作,都应该是长期的。”胡敏建议,地方政府的环境部门与科研机构形成长效的联动,将源解析当成长期工作来做。

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对此表示,“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将不会是一次性的科学研究,下一个阶段将长期化、业务化”。他告诉记者,源解析将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更加精确、科学、完善,同时还要发展快速源解析技术。

不能一“限”了之

既然已经查明机动车排放是“霾祸”的重要因素,是否单靠“限”字令就能解决问题?

“尽管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被确认为主要污染来源,但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并不一样。”罗毅说,北京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气体在空气中转化生成的颗粒物占比高,对此北京市自去年起采取措施大力控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天津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扬尘,包括来自建筑工地的扬尘,反映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60万辆,机动车排放污染形势严峻。“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人、车、油及道路交通等各项因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成员葛蕴珊说,除了要提高新车排放标准、改善油品质量等,还要加强日常监督和加快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

有数据显示,北京约有三成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来自外地过境车辆。“针对其中排放超标车辆,主要的办法是劝返,因为现在还没有执法依据。”葛蕴珊说,应积极构建京津冀机动车执法联动机制,使超标排放的外地车辆在北京就可以进行执法处置。

贺克斌表示,决策者需要在减排政策制定与民生、经济等各方面做平衡。“在重污染天,借助好的预警预报能力,实行应急的限行限号,和日常情况下采取此类措施相比,就会更加‘事半功倍’。”

编制污染物源排放清单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指出,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尖兵和基石,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做好监测工作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近日,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根据安排,试点城市要在今年11月提交成果,12月份环保部将对试点城市开展整体评估。

污染物源排放清单是什么?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告诉记者,源排放清单主要是针对单一污染物而言的,比如列出二氧化硫的源排放清单,就需要把所有排放二氧化硫的污染源都涵盖在清单里。“所有跟PM2.5相关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都要列出源排放清单。”

“制定清单有利于了解大气环境里面的污染物浓度、排放来源,这是制定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张大伟说。

据悉,“十三五”期间,环保部将建设统一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保部门将重点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整合优化国家环境监测网络,使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与群众感受更趋一致。”吴晓青表示。(原标题:源解析:交出“治霾”明白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