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熙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1/11 16:42:40
选择字号:
人类语言或由气候地形塑造
研究表明这种“声适应”现象也出现在其他物种中

 

图片来源:William S. Kuta/Alamy

本报讯 为什么夏威夷语中流淌着从元音到元音的旋律,而格鲁吉亚语却被各种各样的辅音所填满?对全球超过600种语言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认为,这可能与这些语言进化所处的气候及地形有重要关系。

之前的研究表明,其他一些物种的叫声是由它们所处的环境塑造的。例如,像北美歌雀这样的鸟类在城市中会以更高的音调鸣叫,而较低频率的音符则会被城市的噪音所淹没。而与生活在开放空间的鸟类相比,栖息在森林地区的鸟类会以比较低的频率鸣叫,表明不同的物种和种群可能会优化它们的声音以穿过树枝和其他障碍,而这些障碍会使高频声音转向。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科勒尔盖布勒斯市迈阿密大学人类学语言学家Caleb Everett指出,这种被称为“声适应”的现象存在于包括鸟类、蝙蝠和其他动物在内的许多物种中。

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家Ian Maddieson表示,如果人类语言中也存在这种“声适应”现象,那么其程度如何人们并不清楚。

为了搞清这一问题,Maddieson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语言动力学实验室的同事Christophe Coupe,对来自全世界633种语言的数据进行了梳理,研究人员同时还考虑了这些语言进化所处地区的生态与气候信息;他们还排除了一些国际性的语言,例如英语、中国普通话和西班牙语,这是因为它们的流通已经不再局限于其出现的地理区域。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微妙但却清晰的模式随即出现:在那些相对更热、有更多森林的地区(例如热带),语言趋于“洪亮”,采用较低频率的声音且较少使用不同的辅音,而在寒冷、干燥、多山的地区,语言则往往以重辅音为主。研究人员在日前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召开的第170届美国声学学会年会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Maddieson指出,总的来看,这些生态差别能够对各种语言中约1/4的辅音变化作出解释。他说,元音丰富的语言为何更频繁地出现在热带地区的一个可能的理由是,它们能够比由急速、高频辅音控制的语言传播得更远,后者在潮湿的森林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其保真度。Maddieson强调,炎热与潮湿能够中断声音,就像树木的枝条和叶片那样。

在这项研究中,Maddieson和Coupe只是简单考虑了每种语言的元音、辅音和每个辅音音节的数量。Maddieson表示,接下来,他们打算利用直接从口语录音中采集的数据研究“这些要素在连续的讲话中是如何被组装在一起的”。

Everett表示,这些数据为一个较早前对70种语言进行的小规模研究提供了可信度,那项研究发现了一个类似的模式,并且“非常符合”其他物种中的声学适应性研究。他强调,虽然最终的研究结果依然是完全相关的,但并不是基于任何实验证据。认为生态因素例如林木植被会影响一种语言的声音进化是“一个完全合理的想法”。(赵熙熙)

《中国科学报》 (2015-11-11 第2版 国际)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