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勤
日本研发的医疗“大白”。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最近几日,上海工博会现场热闹非常,除了有高大上的工业机器人坐镇,还不时有各类“萌萌哒”的机器人出来跳舞、端盘子、打太极。
还有号称是《超能陆战队》“大白”的同款机器人——“纳豆”登场。“大白”是家庭医生,而“纳豆”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苏剑波的研究团队研发的能充当医疗助手的机器人。
该研究团队称,“纳豆”除可以作为医疗助手,她还可以成为大型商场的导购,为用户提供最全面的商品信息以及参考建议;她也可以充当全职管家,为家庭成员提供全面服务。在未来,“纳豆”会逐步成长为导医、导购、安防、家庭护理等各领域的专用服务机器人。
在此前的2015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也曾有一个机器人充当主持人,对参加圆桌论坛的企业人士发问:“我要如何才能成为像大白一样的机器人?”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有人对这位机器人主持人说了“NO”,更有甚者指出,现阶段我们不需要“大白”。
路线争议:大白还是工具
10月中旬,丽枫酒店在北京引入了酒店服务机器人,该款机器人由云迹科技打造。顾客只须致电前台,随后物品的配送工作均由机器人完成。机器人将自主完成搭乘电梯、躲避路障、寻找客房、致电顾客、返回前台的全流程服务。丽枫酒店开发总监张珂认为,酒店服务机器人绝不是一个噱头,而确实能够省去员工大量低价值、重复性劳动。
但是,酒店机器人和“纳豆”要想成为家庭“大白”,并没有那么容易。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价格限制依然是业界尚未突破的壁垒。苏剑波曾介绍,一个“纳豆”的造价差不多是一个护士两到三年的工资,开始推广的方向并非是家庭,而是护理院、养老院。
出门问问CEO李志飞指出,现阶段机器人要想代替人,甚至超越人,简直就是在“YY”(意淫)。“在酒店里面导航,听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所有导航用的传感器可能就得几千美元,这个怎么能做‘家庭大白’呢,这个机器人得卖多少钱?”他说。
作为上述“酒店大白”的推出者,云迹科技CEO支涛坦言,尤其作为一位女性,她还是十分向往“大白”的怀抱。“如果可以让大白准确走到你的身后,再给你拥抱,我觉得可能还需要有更多技术支撑——光走到你身后是不够的,还要能张开双臂、知道你是不是伤心了。”
相比对“大白”的情感诉求,李志飞更期待大白走的是“工具”路线。
近年来,日本不断推出仿真机器人,最近的一则消息是,这种仿真机器人不仅会三国语言,还以主要演员身份出演了日本灾难片《再见》。相比日本,美国机器人可能更加符合实用主义,如3D打印的仿生蠕虫机器人有望在手术甚至是管道清理中得到应用。
“为什么要做一个机器人跟你拥抱,进行情感交互?首先是不太现实。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你是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情感推荐、智商推理本来就是最难实现的技术,对现阶段的机器而言不现实,人类也并不十分迫切需要这样的产品。”李志飞争议道。
目标:一步步实现
前述机器人主持人是图灵机器人公司推出的产品。在图灵机器人诞生之初,也有人问过CEO俞志晨,希望这个机器人是怎样的?
俞志晨认为,它应该有三个特点。第一,机器人不能像“木头”一样,半天不吭一声;第二,希望它很细心、体贴,在人们忘记重要的事情时能够提醒;第三,风趣幽默。
“现在很多机器人说话死板,没有感情,冷冰冰的。如果能达到上述三点,我认为人们还是愿意跟机器人互动和交流的。包括我们在内,很多公司都在一步步地实现这一目标。”俞志晨表达了对“大白”类产品的看法。
俞志晨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目标应一步步实现:情感是可以被量化的,情感识别就是一个数据量化的过程;机器人是数据收集学习的典型代表,更多的数据接入进来,机器人的识别准确率可以提升一大截。他甚至表示,看好国内厂商仿制机器人的能力,在成本上极具开发潜力。
小鱼科技CEO宋晨枫则委婉表示,其推出的“小鱼在家”还是从实用角度出发,“让‘小鱼’知道家庭成员究竟谁是谁,其实就是挺难的一件事。”“我们并没有尝试让它的外形像人,目前最重要的是让机器人自然地融入家庭,希望现在把它看成是一个家电,如电视、洗衣机一样提供便利服务。未来家用机器人是什么形状我不知道,但是它应该越来越聪明地了解它的家庭。”
生存与发展:合作还是独行
机器人市场可能达到700亿美元,这是牛津大学最新研究报告给出的数据。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市场吸引了无数创业公司的目光。
然而,人工智能机器人是特别复杂的综合体,包含多种前沿技术,涉及自诊断、修复、多传感器融合,语音、语意识别,理解、推理、判断,电源、电池管理等。
“小鱼”的语音识别和语意识别就借助了科大讯飞的技术。在宋晨枫看来,机器人创业团队如果在一个方向上不能做到最好,肯定要谨慎投入,找到互补的、智能化功能和服务运用,所以他们选择了与科大讯飞合作。不过,由于讯飞缺乏家庭数据,“小鱼”就要找到切入点,把家庭信息结构化,积累运用到语音和语意识别引擎,提供更有用的服务。
支涛认为,一家机器人公司想要解决全部问题是不太可能的。“专注一点,把一个事情做精、做深,在各个场景下实验好,可以集多家长处,大家才可能真正做出未来需要的机器人。”
作为资深投资人的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认为,合作、开放可能是更好的思路,因为只有更多人使用,才能让家用机器人的变革影响到更多人。不过,争议依然是存在的,不合作也是一种思路。这种选择是:做自己的产品,所有的技术都由自己开发。
“尤其是语音交互,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语意搜索,不是我们不合作,而是这个技术不像硬盘、CPU一样是成熟、标准化的东西。语音识别可以用科大讯飞,问题是当你想在家庭机器人身上做深度优化时,合作方不会给你优化,因为他要服务成千上万的厂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选择自己做语音识别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产品优化。”李志飞解释道。
《中国科学报》 (2015-11-10 第7版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