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0 月 5 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药学 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期待这一刻。曾经,每一次诺贝尔奖的评选都会引发我们对“钱学森之问”的讨论和对“中国人还要多少年才能拿到诺贝尔奖”的猜测,然后,便是评选 结果公布后一次又一次体味失望的酸涩。2012 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了零的突 破。国人在享受这一惊喜的同时,期盼也更进了一步:什么时候中国人能获得诺贝尔科学 奖?谁也没想到,3 年后,惊喜再次降临了。
感谢屠呦呦,这位年逾八旬的药学家,因她四十多年前的工作成就,让我们有幸集体体验 了一把狂喜和骄傲,让从事健康与医药工作的我们,一夜之间也平添了几分职业自豪感。
但欣喜之余,不同立场的人们对获奖这件事也有不同的关注和解读,抨击中国科研学 术制度的有之,力挺中医药发扬光大的有之,纠结于集体和个人贡献划分的也有之。热热 闹闹,吵吵嚷嚷,细想之下,似乎还应该多一些冷静的思考。
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获奖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 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但相对于科学成果的汇聚,诺贝尔奖更应该是一种象征,其意义 更在于激励人类在智力探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创新。
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获奖固然可喜,但过度解读却也大可不必。在看到中国科学家 也能站上最炫目的领奖台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科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激励保障方 面还存在众多问题和巨大差距。在满足于有了第一的惊喜之后,更应该以此鞭策和激励我 们,认真思考如何发展和持续,让偶然成为必然,让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10 月 8 日,屠呦呦在中国科协组织的座谈会上也表示,希望诺贝尔奖成为新的激励机 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发挥自身能力和实力,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值得指出的是,诺贝尔奖并不是评判科学成就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当作科学研究的唯 一目标。可以推想,当初,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条件下研究探索,绝不 会是为了获奖,她们的目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治病救人。青蒿素的发现让数以亿计的疟 疾患者减轻了病痛,为改善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个价值,不管有没有诺贝尔奖,它都在那里。
向获奖者致敬!向那些为了促进人类健康默默耕耘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