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4/9/19 9:26:38
选择字号:
夏培肃院士:她留下一个永恒的传奇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夏培肃将遇见华罗庚视为人生的转折,而对于她的学生来说,遇见她,也成了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

老年夏培肃


青年夏培肃

9月2日上午,雨后的北京沉浸于阴霾之中,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里,正在举行夏培肃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

2014年8月27日11时10分,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当天,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网站变成了灰色,以纪念这位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的女科学家。次日,计算所三楼的吊唁厅里,四个插满白菊的花圈簇拥着夏先生的遗像,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照片上,夏培肃的笑容一如既往。

笃志救国心

1923年7月28日,夏培肃出生于一个教育世家。

她的祖父夏风薰是前清的秀才,从事教育工作40年;父亲夏鸿儒是满清末年的举人,曾在江津县办学和办实业;母亲黄孝永师范学校毕业,曾任江津女子小学校长、江津女子中学教员等。这样的成长环境,为年幼的夏培肃打下了良好的古文、数学基础。

1937年夏,14岁的夏培肃,考上了私立南渝中学的高中,她的数学成绩在全班一直保持第一名。1939年,夏培肃转到位于江津县的国立第九中学学习,身边大多是流亡学生,生活非常艰苦。艰苦的生活和抗日战争时日本人的暴行让她下定决心学工科,以求工业救国。

高中毕业后,夏培肃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中央大学学习期间,吴大榕教授讲授的交流电路的瞬态分析令夏培肃十分感兴趣,这也对她日后研制计算机帮助甚大。

1945年10月,夏培肃又经推荐免试进入交通大学重庆分校电信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两年后,通过留学考试,夏培肃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电机系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电路理论、自动控制和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并在1950年7月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1年,28岁的夏培肃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博士后,这段经历为她后来从事计算机电路研究和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情缘计算机

“一个人在一生中,常常会有一些改变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对于我来说,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195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当我第一次谒见华罗庚教授时。”这是夏培肃生前忆及平生时的感慨。

回国后,夏培肃被安排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52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提出要在中国研制电子计算机,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三位电信和电子学方面的科技人员,刚回国不久、年仅29岁的夏培肃被选中。

正是这个转折,使她走上了开拓中国计算技术之路,与中国计算机事业结下了难解的情缘。

在中国电子计算机研究伊始,国内这方面的资料奇缺,找不到一本系统地、完整地介绍电子计算机原理的书。夏培肃和同行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边从图书馆的英文期刊中查找计算机方面的文章,一边还托国外的同学帮助找相关的资料。在他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原理后,开始对计算机所需的基本逻辑电路进行实验,初步拟定了中国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技术路线和轮廓设想。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电子计算机,1955年,夏培肃着手编写计算机原理讲义。当时,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名词都是英文的,她在编写计算机原理讲义时,反复推敲,将英文专业术语意译为中文,并在全国沿用至今。

不仅如此,1956年3月,夏培肃创办了一个计算机原理讲习班,讲授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这个讲习班,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界的第一个计算机原理讲习班。

中国首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每一个的诞生,都有夏培肃的身影。

201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颁给夏培素首届终身成就奖,肯定了她为中国计算机事业贡献的一切。为了纪念她从事计算机事业50周年,首款龙芯处理器芯片被命名为“夏50”。

人生的导师

“夏老师在时不觉得什么,一旦夏老师走了,自己就缺了点什么,身心都不完整了,很不习惯,可能需要好长时间来适应。”8月28日,得知恩师去世的消息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夏培肃的学生胡伟武在沉痛中写下了这段文字。

夏培肃将遇见华罗庚视为人生的转折,而对于她的学生来说,遇见她,也成了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

“宽厚的长者,人生的导师”,这是夏培肃的学生、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唐志敏对恩师的评价。1985年,唐志敏偶然而幸运地成了夏培肃的学生,30年来,唐志敏与夏培肃成了良师益友。唐志敏的第一篇论文、第一次出国都有夏培肃的指导和激励。

在唐志敏眼中,夏培肃的宽厚是她对学生的理解。唐志敏回忆,研究生入学后,夏培肃并不是马上分配他参加自己的课题,而是先问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并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创新。

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来说,1979年与夏培肃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一年,他成了夏培肃名下代培的硕士研究生。至今,他仍感念着恩师为他创造的机遇。

1981年,夏培肃从到北京讲学的美国普渡大学教授黄凯那里了解到普渡大学有一个奖学金名额,就打算推荐李国杰去那里读博士。

“当时我还没有特别急迫地想出国,所以就问夏老师出国要几年,我想我那时候年纪也不小了,如果是两年左右就去,要是四年就不去了。”李国杰回忆。

夏培肃听了他的想法后笑着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你还讲条件?”

在夏培肃的说服下,李国杰去了美国。李国杰至今感慨,这次出国留学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在美国学习期间,李国杰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回国后,他又和夏培肃一起工作,承担了国家“863”任务,负责完成了一系列“曙光”计算机,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 (2014-09-19 第11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