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济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9-2 9:51:19
选择字号:
周济:在创新驱动战略发展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把科技创新在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我国科技工作的新任务,明确了科技工作的新方向,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国工程院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以深邃历史眼光和宽广全球视野,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在实现国家强盛、推动民族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内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爬坡过坎、转型升级,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激发创新潜力,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从全球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同时,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它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集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突破而引发的产业变革,将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根本性影响。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先机,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新一轮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交汇,对我国既是重大挑战、也是重大机遇。一方面,新一轮产业革命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果抓不住这次机会,就会在科技创新赛场上落伍;就算实现了工业化,也有可能被甩在后头,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串联式”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我国要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发展,必然出现“并联式”发展局面,要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前,我国可通过掌握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和“并联式”发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强,表现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因而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这些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受制于人,丧失发展主动权。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同时,随着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在这些领域,我们已没有技术引进的路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成为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工程科技把科学发现同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继续大力推进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真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加强工程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向中高端跃升。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向中高端跃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今后10年,优先发展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集成电路、数控机床、航空、海洋工程与船舶、汽车五大战略必争产业;重点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已较为接近的通信、航天、发电与输变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家用电器八大优势产业,以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实现经济稳速提质增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加强工程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展工程科技是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要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严格能耗物耗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展环保装备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促进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并重转变,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强工程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们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全党全社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所在。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工程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宜居节约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技术、普惠健康医药卫生技术以及公共安全高效保障技术,实现科技惠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工程化、产业化是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部分,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工程化、产业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综合发展实力。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完成工程化并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转化为强大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没有工程化、产业化这个桥梁和枢纽,科技创新成果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经济转型发展也就失去了支撑和保障。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关系我国产业命运和国家兴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要依靠科技创新,使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也要抓住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这个关键。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为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而奋斗,是中国工程院的“天命”,也是每个院士的神圣使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广大院士的使命。中国工程院要进一步动员全体院士,团结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深刻理解、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发挥院士领军作用。院士们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锐意创新,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带头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战线各个领域落地实施。二是更好履行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的职责。充分发挥院士和专家的集体智慧,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围绕事关国家、产业、地方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程科技创新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长)(原标题: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