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彻底改革品种审定制度;防止计划经济和官僚体制引导的局部投资泡沫化倾向
■张世煌
消除种业误解
最近,金色农华海外盗种案引发经济、金融、证券类媒体发表了许多评论,经常读到如下一段话:“在国内种业市场中,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仅占20%左右,其余80%的市场份额正被外资企业瓜分”。类似的话在媒体上以讹传讹,一些专家也跟着用这些数据进行炒作,似乎大家都这么认可。这个估计恰好颠倒,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应该纠正。
且不说小麦、大豆等市场化程度低的农作物种子及中国领先的杂交水稻100%使用国产品种,即使转基因棉花品种的国产率也在95%左右。仅就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玉米种业而言,外资企业品种占国内市场份额不足两成,大约85%以上的生产面积用的是国产品种。
一些人误认为市场自由化程度很高的蔬菜种业基本上是国外种子一统天下。按面积计算,蔬菜种子国内品牌的种植面积占市场份额的81%以上,跨国公司只在设施农业的高端市场和个别蔬菜种类占有较高比例,在绝大多数产品市场仍然是本土品种为主导。
我国引进跨国公司的洋品种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丰富百姓的菜篮子,提高商品品质,增强了我国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外贸出口,明显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作物育种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种质资源,促进了中国种业的技术进步。
这些是对国内种业市场的基本估计,不能为了突出竞争形势严峻,就把数据搞颠倒。如果对产业的基本形势做出错误判断,将挫伤投资者信心和误导社会舆论。这对产业发展显然不利,应予纠正。投资者面对挑战和机遇,至少需要判断未来85%左右的市场资源将怎样整合及把握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如果跨国种业已经瓜分掉了80%的市场,恐怕投资者就会失去信心。
虽然我国种业在国内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必须看到我国种业在技术、管理、人才和种质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正是今后投资和发展潜力所在。我国种业确实面临很严峻的竞争局面。跨国公司推出的新品种深受农民和经销商欢迎,给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育种研发的可持续性和高瞻远瞩的产业布局,这对我国种业的未来发展构成战略性威胁。分析原因,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弥补差距,才能提升我们的综合竞争能力。
扭转落后局面
目前的落后局面不是不可扭转。从表面看,我们的本土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种业发展很被动。但这不表明我们没有技术能力,不表明我们没有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而是由于我们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巨大的障碍,使得内部资源无法整合。
国务院2011年8号文件以后,中国种业越来越加快了资源整合,政府部门的职责是推动种业市场化改革和鼓励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不要违背市场规律,不要袒护不平等竞争。为此,政府部门当前要做三件事:
首先,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保护创新积极性,才能够激励非农资本向种业投资的积极性。没有强大的非农资本与种业的市场经济相结合,中国种业迈不进现代化的门槛。保护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保护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第二,彻底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包括终止“绿色通道”制度,才能激发创新积极性。虽然我们曾经寄希望于从“绿色通道”走向市场化,但现在“绿色通道”尚未实施,就已经被计划经济特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所桎梏,成为该领域巩固计划经济和官僚体制的前台玩偶。目前不考核企业资质和过早泛化却又匆忙落入计划经济陷阱的“绿色通道”,隐含着更大的市场风险,似乎是利益集团故意要陷“绿色通道”的改革思路于险境,所以应该暂缓甚至终止这个制度设计。企业发出市场化的诉求,不但要求彻底改革品种审定制度,也开始质疑“绿色通道”制度的合理性。对此需要重新评估和做出决断。
第三,防止计划经济和官僚体制引导的局部投资泡沫化倾向。总体而言,我国种业投资不足且分散,但局部环节泡沫化却很严重,足以置许多企业于死地,甚至将优质资本置于险境。这不是管理部门愿意看到的,却是计划经济思维所促成的,而且可以被市场经济所利用。今后要适当弱化国家层面对生产和加工基地的投入,要激励创新,鼓励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换代,这是未来我国种业最重要的竞争需求。
商业化育种遇到障碍,除了是因为上述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和品种审定制度压抑创新积极性之外,还在于科研管理体制成为绊脚石,这是我国特有的科研生产两张皮现象。国务院2014年11号文件将理顺科研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对全国的科研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和法人负责制,对科研机构实行信用评级制度。沿着这个改革思路,将有可能理顺科研管理体制,使企业主导的应用研发与政府机构主导的公益性研究相结合,使科研促进产业发展。这个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将有利于提振种业投资者的信心。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种业发展中定位于公益性研发,施行前育种研究和科企合作战略。这三位一体的公益性定位将引领我国种业的育种研发和创新方向,并奠定技术基础。
(作者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玉米系主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报》 (2014-07-29 第8版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