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歆涔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7-28 10:13:50
选择字号:
美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出敲响警钟

 

生气、失望、惊讶,这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Tom Frieden对过去几个月美国政府下属的实验室接连发生的3起事故的反应。7月11日,Frieden在CDC总部亚特兰大市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我将尽我所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出现。”这包括暂时关闭两个CDC实验室以及停止转移一种最危险的病原体。

在这3起事故中,两起发生在CDC实验室的事故和炭疽病毒及一种特别危险的流感病毒有关,第三起发生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实验室储藏室的玻璃瓶中发现了本应在几十年前销毁的天花病毒。尽管目前还没有人患病,但这些事故使公众怀疑政府实验室的安全规程,引发了来自国会的问询,人们将目光聚焦在重新审查备受争议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实验上,即通过操作这些危险的流感病毒株以更好了解哪些因素会使其在人际间更易传播。

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生物恐怖主义专家Michael Osterholm说:“我已经记不起上一次CDC负责人表达对公共卫生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担忧是什么时候了。总的说来,这是笼罩在实验室科学研究上的一片乌云。我们一直致力于让恐怖分子远离实验室,却忘记了有时自己人也会不按照规章行事。”

H5N1流感病毒事故被Frieden认为是3起事故中最令人悲伤的。调查人员发现,一家CDC实验室送至美国农业部相关部门的样本,已被极度危险的H5N1禽流感病毒污染。Frieden表示,他不理解CDC“一流实验室”竟然会犯这样的错误,且自己直到事故发生6周后才接到通知。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生物恐怖快速反应和先进技术实验室,当时实验室正在测试一种检测炭疽病毒的方法。7月11日,CDC在一份报告中说,在生物安全级别3级(BSL-3)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在未确认炭疽杆菌是否妥善灭活的情况下,就将样本提供给安全防护低一级的其他实验室使用,潜在地致使67名工作人员接触到活性炭疽菌。

UPMC卫生安全中心主任Thomas Inglesby表示,这些实验室事故尤为被关注是因为它们发生在CDC,而CDC是聚集全世界最权威专家的地方。“这提醒我们,CDC发生的这些事故也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发生。”

Frieden已经下令关闭了两个实验室,并暂停所有CDC生物安全级别3级甚至防护等级更高的4级实验室向外部转移生物材料。一名CDC发言人表示,CDC平均每月转移200份有传染性的生物样本,其中一些没有被妥善灭活,他不清楚这其中有多少来自生物安全级别3级或4级的实验室。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Anthony Fauci说:“和这些危险病原体打交道的研究人员只是我们所资助的科学家中的一小部分。”他对暂停转移生物样本一事表达了强烈支持。“我们必须暂停转移生物样本,让一切重回正轨。”

参与高致病性流感病毒株实验的马里兰大学学院园分校研究员Daniel Perez表示,暂停转移生物样本可能会对研究工作造成影响——“如果CDC花费过长时间决定生物材料转移的其他政策。”Perez认为,现行的政策是合适的,但必须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训练和监督,保证其严格遵守规则。

第三起事故发生在7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个储藏室内发现了6个存有天花病毒的玻璃瓶。这6瓶经过冷冻干燥的病毒的日期是1954年2月10日,而20年后天花被彻底消灭。7月7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当地警方帮助CDC工作人员将样本从贝塞斯达市转移至一架政府飞机上,飞机随后飞往亚特兰大市的CDC一家生物安全等级4级的实验室。CDC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经授权可储存天花病毒的机构之一。

在新闻发布会上,Frieden宣布,其中两瓶样本已被检测到仍有活性。在完成检测和基因测序工作后,CDC将销毁天花病毒和相关材料。Fauci表示,为了选择合适的病毒存放地点,NIH对其所有的冷冻箱进行了一次梳理,但却没有检查其冷藏间,因为它们通常不用于存放危险的病原体。现在,NIH也开始了这项排查工作。

Frieden还宣布,CDC可能将减少美国生物安全等级3级和4级的实验室数量,相应的,和这些危险病原体接触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将减少到最低。根据去年美国政府问责局公布的报告,2004年全美共有415家已登记的生物等级3级和4级实验室,而2010年的数据为1495家。

这几起事故引发了对功能获得性突变实验的争论。Inglesby和另外16名科学家一起组成了“剑桥工作小组”,并在7月14日发布声明,呼吁缩减该类型实验数量,直到危险能得到更加可靠的评估。Inglesby说:“过去几年一直在进行的实验室安全问题讨论让人信心满满,以至于让你觉得实验室事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是不正确的。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人是容易犯错误的。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完美系统。”(段歆涔)

《中国科学报》 (2014-07-28 第3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