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刘头明博士及其团队在苎麻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了苎麻的首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并完成了苎麻纤维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图谱中的QTL将可以直接应用于苎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苎麻是我国特色的天然纤维作物,其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易受环境影响,遗传基础难以界定。长期以来,苎麻的育种都是以常规育种为主。然而,常规育种具有周期性长\改良性状方面目的性不强等缺点。该团队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率先开展了苎麻的转录组测序,获得了4万余条表达基因序列(EST),进而利用这些序列发展了1827个微卫星重复序列标记。另外,该科研团队还构建了一个F2无性系分离群体,利用这些标记和无性系群体,构建了苎麻的首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黄文)(原标题:《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构建苎麻首张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