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还没有城市群像以东京、伦敦、巴黎为核心的城市群那样,在世界经济的节点中占有举足轻重位置。在京津冀地区要承认北京的核心城市地位。这不是说符合北京一家的利益,而是要符合全中国的利益,要符合全国的战略利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吴铭|北京报道
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一直领衔中国国土开发、区域发展等领域的重要研究,他同时也是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陆大道说,处理京津冀区域的发展问题,首先应该正视北京自身的发展水平。他期待着中国出现在世界经济节点中举足轻重的城市群,而同时,他也强调,京津冀建设这样的城市群,必须以北京为核心。
北京、天津之间曾存在不和谐因素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
陆大道: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建国60多年来,三省市一直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相互联系。其中,北京和天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位。20世纪50年代,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北京改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大规模发展工业。
作为生产性城市,北京得到了大规模发展,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高端产业迅速发展,从中关村到金融街、CBD等重点地区的高端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
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津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很少。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津强烈要求发挥历史优势和区位优势,把自己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来建设和发展。实际上,长时期内这个要求没有得到充分回应。
北京一直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重点,天津则是近20年以来,特别是2006年中央确立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以来,发展速度才显著提高。
在我看来,天津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不应仅仅定位为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言下之意似乎是北京最好少做些项目。
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所谓的“上青天”的说法,上海、青岛、天津是当时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天津堪称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但到了40年代,随着日本在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工业,天津就失去了这个地位。
北京、天津之间曾存在不和谐因素,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两市在很多项目上是相互竞争的。天津利用海港进行对外进出口贸易,成为华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大门,有段时间北京也在河北唐山地区建立自己的港口。
京津都在河北的地理范围内。为了发挥北京的首都功能,河北就要拿出相当一部分自然资源供给北京。河北通过煤炭开发,把煤电输往北京。用来自河北的水修建官厅水库,主要给北京供水。60年代利用张家口、承德地区的河流来水修建了密云水库,初衷是供给北京为主,辅以供给天津。给两市供水一些年后,由于北京用水紧张,中央要求,把密云水库的水全部给北京,至于天津,则由中央出面,要求建设潘家口水库,实施“引滦入津”工程。其实河北省自己的用水也很紧张。
唐山地区的煤电、张家口地区的蔬菜等全力供给北京,而北京排出的生产生活污水则流经廊坊、天津,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污染。
京津冀要打造成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
《瞭望东方周刊》:京津冀协同发展讲了很多年,为何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陆大道:美国有以纽约为核心的城市群,日本有以东京为核心的城市群,英国有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法国有以巴黎为核心的城市群。我可以正式提出来,京津冀要打造成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而不是以北京、天津为双核心。
若要达到建设成世界知名城市群的目标,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要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要在区域内合理调整,要协调发展。这是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
无论北京、天津,城市的发展定位都有其客观规律,人为的规划、政策要符合客观需要。
在区域发展中,首先要合理协调河北与北京之间的关系。10年前,有学者说河北的经济是“缺钙”经济,这非常具有挑拨性。近年来,北京与河北的关系处理得不错。
从地理范围来讲,京津都在河北内部。京津的持续、大规模发展,当然需要外围的支持与合作。河北的发展迎合了京津发展的需要,在为首都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带动了自己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建国之初,河北省的经济规模与山东省差不多,而现在大概只有山东的60%。过去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河北已注意到了“秦唐沧”地区的发展,看到了沿海地区发展的必要性。而在建国后的前40年,河北省把重心放在了太行山地区。山东省则是一直侧重于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曾经有人说存在“环京津贫困带”问题,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是配合京津发展带来的问题。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还没有城市群像以东京、伦敦、巴黎为核心的城市群那样在世界经济的节点中占有举足轻重位置。我们有条件、也必须有一两个区域核心城市,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所以,我一再强调,在京津冀地区要承认北京的核心城市地位。这不是说符合北京一家的利益,而是要符合全中国的利益,要符合全国的战略利益。
京津冀地区,只有以北京为核心城市,进行区域协调发展,才有可能发展为世界经济重要节点城市。当然这没那么容易。世界重要经济节点城市大都位于大江大河沿岸、沿海等地区,具有较为充足的水源供应与较大的生态环境容量。北京在这方面稍显欠缺。
京津冀区域发展中,需要顶层设计。要承认区域内各省市的差异,承认结构调整的必要和困难。中央有关部门出面制定顶层设计规划,得到京津冀两市一省的共识,才有可能把这个地区建成世界级大城市群。
特别要注意的是,应该以北京为核心。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同时,还必须把这一地区的高度城市化与高度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建设成中国最发达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地区。北方的农村现代化应该在这个地方有个样板。不能说首都地区未来的发展都变成城市,农村还是需要的。
要规定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瞭望东方周刊》:差异化发展的问题也讲了很多年,这一次舆论突出了“副中心”这类话题,你如何看这个区域的城市空间规划与合理布局?
陆大道:这个问题不久前我们刚刚在一个重要会议上进行了讨论。把北京的一部分功能疏散到外地,这是采取措施的一个方面。
城市合理布局,首先要准确定位,城市之间应该是分工互补的关系。
这方面北京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子。北京原有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譬如首钢、化工厂都迁离出去,房山燕山地区的一些石油化工产业不易迁出,在生产上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现在,北京主要发展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超过70%,第二产业占比超过20%。应该说北京市单位GDP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较小。北京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也要认识到河北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面临的压力。中央给河北下达严格的命令,要求配合解决北京的雾霾问题、华北的雾霾问题,河北的贡献是最主要的。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相互纠缠,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难度。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不容易达到,有一个过程。
区域内不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竞争,也要规定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有些产业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保护政策,企业家到底是在大城市发展企业,还是在城市群里的小城市发展,这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有关。产业发展需要配套服务,如果发挥不同城市的特色,也不至于同质化。
其实,北京目前在世界经济节点城市中的地位还没有达到香港、东京、新加坡的级别,如果20年前就明确把北京定位为中国的大金融中心进行建设,今天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应该更高。
全球的经济节点、高端服务业的节点,如伦敦、巴黎、新加坡、东京等城市,同时是该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外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和中央政府各部门打交道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首选北京。与天津相比,北京有很强的政治优势。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高端产业研发中心,天津的定位是北方的航运中心、制造业中心、原材料中心。所以,新机场同时服务北京、天津有些不太现实,还是应以服务北京为主。(原标题:陆大道:要承认北京的核心城市地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