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通过调查有机氯农药在中国最大城市内湖——武汉东湖的分布情况发现,水体中的有机氯农药对东湖水生生物具有轻微影响,且东湖水体已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污染研究》杂志。
据了解,农业中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和肥料、工矿企业中的废弃物排放、生活污水等,已成为水体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中,有机氯农药是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的杀虫剂,具有持久性、高脂溶性和致癌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内封闭性湖泊由于缺乏水体交换,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不足,因此分析和评估有机氯农药在城市内湖中的分布规律并对此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了解水体污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人员对有机氯农药在东湖中的分布规律和生态健康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测定108个表层水体样品,他们发现有机氯农药含量在未检出至120纳克(一纳克等于10-9克)/升之间。在东湖的五个子湖中,后湖的滴滴涕、六六六和有机氯农药总含量最高。经过分析发现,林丹和技术性六六六的使用是水体中六六六的主要来源。
研究人员基于物种敏感性的生态风险评估发现,水体中的有机氯农药对东湖水生生物具有轻微影响。对于人类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险系数的评估表明,东湖水体已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该研究成果为城市内湖的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