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蓉芳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4-3-31 10:02:00
选择字号:
钟南山叹时间被“劫持”:想有时间改研究生论文
 
“我现在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真希望有时间研究一下自己的课题”
 
在昨日举行的“2014医疗协同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太忙,因此不会参与多点执业,只希望有时间研究自己的课题。
 
在同一个论坛活动中,包括钟南山、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等在内的5名专家以个人身份联合发起抵制“名医被出诊”签名活动。
 
连睡觉时间都不够?钟南山“时间去哪儿了”
 
“虽然点着名说我要去坐诊的现象应该还没有,但说我某一天会去给患者看病的情况就有。”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出席“2014医疗协同发展论坛”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他经常去基层参加义诊、讲座和学术会议,个别地区的医疗机构会谎称他会去义诊。“还有的医生在某个场合跟我照了个相,结果会把照片贴出来,说钟南山在跟他讨论病情,让人哭笑不得。”他说,用他做广告的医药广告也很多,投诉之后也经常不了了之,以后他准备用法律途径维权。
 
钟南山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除了表示对这种“被出诊”的抵制外,更表示即使是目前在酝酿中的医生多点执业,作用也有限。
 
他说,医生多点执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医生的待遇,但是,能起到的作用有限。“说到我自己,我是绝对不会去的。”他说,“我现在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相当一部分时间被‘劫持’了。”他开玩笑说不妨跟记者“诉诉苦”,前天晚上刚从北京会诊回来,一个晚上都没有睡,昨天很早就来参加会议了。
 
“说心里话,我真的希望周六和周日没有人打电话给我,也没有人来我家,我想有些时间改一改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一下我自己的课题。”他说,“医生出去出诊,只是卖自己现有的东西,但我希望自己还能有更多自己的东西。”
 
多点执业还不如让医生自由执业
 
对于钟南山的观点,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高聪教授颇为赞同。
 
“多点执业让人才流动起来。”高聪认为,对于退休的身体健康的专家来说,可以发挥他们的余热。“但是,对于现有公立三甲医院固定编制的医生来说,比如以我现在的工作强度,根本没有更多精力参与多点执业。”
 
“因此,按目前的体制,放开多点执业只是补充措施,但不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矛盾的关键。”高聪认为,最终的改变,应该是保留部分公立医院和所有的社区医院解决百姓的基本医疗,然后建立大量的非营利医院和民营医院,让医生自由执业。
 
造假者最爱拿男科妇科名医做招牌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和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锋、中华医学会某分会主任委员尹佳、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联合发起抵制“名医被出诊”签名活动。参加活动的签名者呼吁通过社会各界上传疑似“名医被出诊”的虚假信息和广告,为广大群众提供医生真实的出诊信息。
 
庄一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了三种名医“被出诊”的方式:一种是“一次性被出诊”,不良医院会通过刊登广告,或在医院里到处张贴广告,称著名医生前来义诊误导病人。第二种是“永久性被出诊”,一些不良医疗机构把知名专家的照片、简介贴到自己医院的网站上。再让病人看到专家在自己医院出诊的信息,把人骗到医院去。第三种方式则是“路过性被出诊”,一些小医院把跟专家的合影放在医院的网站上,并写上“我院荣幸地聘请某专家担任顾问”,但事实上根本没有这回事。
 
庄一强说,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皮肤性病科是“名医被出诊”问题的重灾区。比如,中国男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郭应禄院士就是虚假信息最“钟爱”的对象。
 
廖新波提出,这种“名医被出诊”的虚假做法之所以能有市场,除了医疗机构的趋利目的和处罚力度太轻,跟患者盲目迷信名医也不无关系。因此,鼓励名医多点执业将是今后的方向。“广东省已经草拟了一个医生多点执业的办法,准备向省政府报批。”
 
高聪教授的一天
 
7:00 回到病房,挨个巡视50个住院病人。
 
8:00~9:00 病区医生早会,就每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病人进一步讨论,布置一天的工作重点,总结临床经验,安排出入院的情况。
 
9:00~12:10 重点查房、接诊来自全省甚至外省专门来求医的病人(其间不喝水,一是没时间喝,二是没有时间去厕所)。
 
12:10~12:25 吃午饭。
 
12:30~18:30 神经科门诊坐诊,带领几个研究生一起出诊,每次都有超过100个病人来就诊,最多时一个下午曾诊治过160个病人。
 
18:30~21:00 返回病房,查看当天新住院十几个病人的诊治方案。
 
21:00 吃晚餐。 (原标题:钟南山感叹时间被“劫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