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12/31 22:18:57
选择字号:
2014中国科学传播十大热词

 

本报编辑部

在2015年的第一天,回顾已走过的2014,科技传播领域显得不平静。

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启动、“扫地僧”李小文院士意外走红网络、崔永元致信农大校长辩论转基因、《星际穿越》引发天文科普热等等,这些事件背后,都预示一个相同的趋势——科学传播正在中国社会舆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率先行动】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科院时,明确提出了“四个率先”要求。2014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的具体内容,宣布正式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

《“率先行动”计划》提出了5个方面25项重大改革发展举措,重点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为突破口的重大改革。10月,中科院确定首批创新研究院和卓越创新中心建设试点方案,正式启动研究所分类改革试点工作。

点评:对于中国的科技界来说,过去的一年无疑是蓄势求变的一年。率先行动计划,让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了最具传播价值的案例和样本,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决心与信心、勇气与魄力,更能够加深理解科技创新这个国家关键词的具体内涵。

【转基因】

“挺转”和“反转”的战火在2014年尤其激烈。年初,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自己正在进行转基因水稻相关研究的一则消息引发关注;3月,知名媒体人崔永元和学者方舟子的骂战以至于闹上法庭;4月,绿色和平人员在海南南繁基地夜盗转基因稻种;7月,央视播出《追查转基因大米》,称随机购买5袋米3袋中查出转基因,导致舆论哗然;8月中国转基因水稻仅有的2张安全证书到期,是否申请、申请能否成功获批引人猜测,同时部分“挺转”人士邀请公众试吃转基因食品;10月,在“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在内的主流科学家终于公开表示,转基因作物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所有的科学证据都显示用于特定作物改良的转基因方法对人和动物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点评:围绕转基因的舆论在过去的一年出现逆转:主流科学家终于敢于站出来对“反转”的种种谬误予以反驳、澄清,政府也不再态度暧昧、模棱两可,对产业及市场均发出明确而严谨的信号。然而,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媒介仍将任重道远,转基因仍涉及的种种科学与非科学的问题,涉及的社会生活与消费观念的转变,都需要媒介不断在各个领域、不同阶层之间继续发挥穿针引线、释疑解惑的作用。

【埃博拉】

在2014年,“埃博拉”无疑是卫生领域最牵动人们神经的一个词汇。这种来自非洲的烈性传染病在2014年带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瘟疫灾难。从2014年7月开始,埃博拉疫情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12月17日,这次疫情已经造成了18603人感染,其中6915人已经死亡。

所幸的是,在规模空前的疫情面前,针对埃博拉的预防和医疗研究情况终于有了一些转变:不少实验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工作都开始积极向前推进。

点评:病毒无国界,埃博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爆发,让各国的疾病防控体系都绷紧了神经。通过媒体对疫情、病毒传播途径、最新科研成果等逐渐深入的报道,国内民众对埃博拉的认识,也从一开始的无知和恐慌,到后来的淡定。希望今后再遇重大传染病疫情,民众仍然“相信科学,不相信谣言”。

【扫地僧】

2014年4月,网络上一张照片走红并被热转,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给学生上课。这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被评论为“如同《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是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他就是科院院士李小文。

随之而来,是媒体对他铺天盖地的报道,但李小文淡然处之,他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对待科学,他一丝不苟,他说科学就是追求简单的原则。

“扫地僧”李小文的走红,也很快引起国内知名科技企业的关注。6月,包括《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等在内的多家报纸刊出一则华为公司的广告,左边配图是红遍网络的“扫地僧”院士李小文,图旁有醒目的两行红字:华为坚持什么精神?就是真心向李小文学习。看起来,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任正非,是想借此强调华为的英雄观:那便是,耐得住寂寞的科技英雄。

点评:事实上,凭借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李小文被誉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让公众感受到中国科技工作者朴素、本色、专注而又低调所带来的震憾,套用一句网络用语:大牛就是这么任性。

【APEC蓝】

2014年11月7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几日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为81,优良率接近80%。公众享受了一周的蓝天白云,将这种“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称为“APEC蓝”。会议之后,北京天气状况又恢复了往日雾霾锁城的现象。如何留住蓝天,依然是一道待解的难题。“APEC蓝”被“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遴选为2014年度十大科技热词之首。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中,“APEC蓝”再度上榜。

点评:舆论对于“APEC蓝”的关注,主要在于这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结果。“APEC蓝”由此成为今后类似的简单、粗暴行为的一个贬义词。从传播学的角度理解,这个词汇所代表的内涵或许将超出会议本身所带来的影响,这也是舆论传播始料不及以及需要关注的地方。

【冰桶挑战】

2014年夏天,一项旨在呼吁关注“渐冻人”症的“冰桶挑战”从美国迅速浇到中国。“冰桶挑战”要求参加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然后指定其他人来参与或为渐冻人症捐款。在国内的网络上,众多演艺界、商界的知名人士和普通民众纷纷参与其中,引发“冰桶挑战”热潮。

“冰桶挑战”公益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近40亿次的阅读量。媒体的关注对象也从“渐冻人症”扩展到“瓷娃娃病”等其他罕见病。

点评:以网络社交媒体为平台,“冰桶挑战”的模式像核裂变一样在社会中传播开。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名人效应”是其走红的核心因素,多媒体参与以及传播环境共同促进这一活动的推进。从科学传播的角度上说,“冰桶挑战”用有趣的互动体验方式宣传关爱罕见病患者的理念和相关的医疗知识,也再次证明社交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利用和管理这一力量仍将是学界和业界的焦点。

【打瞌睡】

2014年9月,人民大会堂,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 92岁高龄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坚持站着作《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的报告。但半个小时后,放眼台下,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有图有真相,现场媒体记者的图文报道传出,引发舆论热议。

点评:院士站台、学生困觉,这是科教界的形式主义作祟,还是社会价值导向的偏差,似乎不能用简单的是与非来解读。但从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出,科学家与青年学子必定存在“代沟”,传统的报告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应考虑到多方的需求。此外,媒体的热炒反倒给了这次活动一个难以预料的宣传效果,事件几天后,多家党报党刊及网络媒体全文刊发吴良镛院士的报告全文,让传播效果更为广泛。

【虫洞】

当美国知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上映时,黑洞、虫洞、高维空间、逆生长,这些专业名词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在网络中被科普。

《星际穿越》热映期间,一批专业机构和人士在观影后火速出炉滚烫影评,各路媒体邀请科学家以专业的科学知识讲解这些名词,分析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知识点,并在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大型平台被大量分享,帮助“脑伤”的观众看懂大片。

点评:凭借超级丰富的想象力、震撼的视觉感以及正能量情感,美式科幻大片再度推动媒体自发开展了一次最为有效的天体物理学科学传播。对《星际穿越》中黑洞、虫洞、五维空间等科学问题的热烈探讨,体现了广大公众对科普的一种需求。也许,中国正需要更多这样有效有趣的方式来推进科普、推动科学传播,让科学知识与公众兴趣完美结合。

【月球车玉兔】

2014年1月25日,名为“月球车玉兔”的微博号发布消息——“啊……我坏掉了。” 这条只有寥寥数字的微博被转发4.6万多次。在宣告自己坏掉后的第四天,“今天是我到月球后的第42个地球日。刚才有人问我,可不可以在睡着前唱首歌……晚安,地球!”这条微博仍赢得近万条转发,不少网友称已被虐哭,好像随着这个拟人化口吻的微博,真实感受着“玉兔”独自坏在月球的经历。

“月球车玉兔”的微博号由果壳网和新华社共同运作,运用拟人化的口吻,赋予玉兔“谦逊的英雄主义人格”,以一个爱科学、爱冒险、爱科幻的小英雄口吻,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高大上”的航天工程进行科学普及。

点评:“月球车玉兔”微博的运营,是国内科技传播领域一次有益的尝试。在这个微博里,它不再是冷冰的科学仪器,而有了自己的个性与情感。正是这样“接地气”的演绎,在玉兔号出现故障时,收到了来自国内外媒体和网友的善意鼓励。它把探月工程这样充满高科技含量的国家行为演绎得得更接地气,不仅将最新信息传播给大众,也取得了良好的知识传播效果。

【赛先生】

2014年7月21日一早,国内许多科学家的微信朋友圈被一个天蓝色的图标“刷屏”了,一个名为“赛先生”的微信公众账号刚一上线,就成为科学界热议的对象。与大多数媒体人创办和纸媒转型的自媒体不同,《赛先生》出身象牙塔,由三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饶毅、鲁白和谢宇做主编,旨在“与科学同行”。

“科学进入中国几百年来,不过是在最近十几年才告别‘口号强,行动弱’的阶段,然而,旧的科研体制与文化依然束缚着科学精神的产生和发展。”饶毅在撰写《赛先生》发刊词时指出。主编们希望,《赛先生》不仅是科学家们建言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也是一份最具可读性的科学读物,未来还希望成为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社交平台。

点评:尽管它的起步略显仓促,运营前景也欠明朗,但这些互联网新媒体的通病并不妨碍圈内人对它的喜爱和期待,无论专注于科普,还是侧重科学精神与理念的传递,这个传播平台无疑为现有科技媒介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