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洁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11/5 23:05:59
选择字号:
人类进化过程中诸多难点有望破解

 

说一个人很“顺从”或“温顺”,或许他不会将此看作是一种恭维。不过,我们每个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可能都不得不适应这种称呼:一些科学家认为,“自我驯化”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他们声称“我们拥有缩小的下巴、扁平的面孔和较少的男性攻击行为,而这和与人类共同生存的很多温顺动物并无二致”。正如狗、牛和马,我们表现出的很多身体特征也出现在动物驯养期间。随之而来的行为上的变化,尤其在男人身上,可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进化出复杂的语言,在城市里彼此间近距离地生活在一起,并且共同努力创造出先进的文化。

当然,没有人打算驯化人类。不过,在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举办的首届人类自我驯化讨论会上,研究人员描述了经过人类驯化的动物在相关行为和解剖学上的系列变化以及人类自我驯化表现出的特征。在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动物克服了遇到人类或同类中陌生成员时感觉到的恐惧和压力,并且变得没有那么具有攻击性。例如,相较于“近亲”黑猩猩,倭黑猩猩在共同相处时要平和很多。其他物种如海豹或许也在自我驯化,以便同人类生活在一起。

参加讨论会的研究人员提出,当人类祖先开始近距离地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靠并建立更为广泛的社会网络谋求生存时,上述相似的事情同样发生了。通过青睐那些更加忍耐和更少具有对抗性的个体,自然选择重塑了人类的行为和外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语言学家Robert Kluender表示,人类可能经历了自我驯化的假设很有希望解决人类进化过程中常年存在的众多问题。

人类经历自我驯化的观点可以追溯至1871年。当时,查尔斯·达尔文写道:“人类在很多方面或许可以同那些经过长期驯化的动物相比较。”同时,达尔文发现驯服过程中的选择性繁殖会对不同的动物产生相似的副作用,包括更小的大脑。

自达尔文时代起,其他人确认并扩展了达尔文的观察,同时分析出“驯化综合特征”的组成要素。在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项著名研究中,前苏联科学家发现被俘获后经过驯养的银狐也表现出一系列其他特征。例如,头上的毛有白色的斑块,拥有卷曲的尾巴和包括更短鼻子和耷拉耳朵在内的“雌性化”面孔。而且,雄性银狐的头骨并没有比雌性的大很多。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认知生物学家Tecumseh Fitch表示,仅仅通过人类选择,银狐便获得了一系列变化。

在8月发表于《当代人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爱荷华大学古人类学家Robert Franciscus和同事确认了人类近期进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相同变化。该团队分析了生活在8万年以前的13位早期现代人的眉骨投影、脸型和颅容量,41位生活在3.8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现代人类以及1367位近代人类样本的头骨。他们发现,过去8万年间人类眉骨收缩且面部变短,同时人类的祖先开始表现出象征性行为,并在全球扩散。颅容量也在减少,尤其是在约1万年前发明了农业之后。

Franciscus在此次会议上表示,所有这些变化都倾向于让男性的面孔看起来更像女性,而这与较低的睾丸激素水平相关。他和同事提出,对具有更高社会容忍度个体的选择导致较低水平的睾丸激素和应激激素,尤其是在男性身上,也因此带来面孔的女性化。对犬类DNA的研究也显示,调控侵略性的基因影响面部形状的发育。

其他发言者表示,从激素水平到颅容量,所有这些特征都共同源于早期的胚胎发育。7月,Fitch和哈佛大学的Richard Wrangham、洪堡大学的Adam Wilkins在《遗传学》杂志上提出,这些特征是由所谓的神经嵴细胞控制的,即脊椎动物胚胎中沿着脊椎形成的一根神经管。随着发育的进行,神经嵴细胞开始分离,从头部迁移到足尖形成与色素、肌肉、牙齿、骨头、软骨和肾上腺相关的组织,而这会产生应激激素和睾丸激素。

该团队还认为,这个过程在驯养动物身上持续的时间更长,因为驯养时会选择那些发育较为缓慢的动物。非常小的动物如两三个月大的小狗,本质上对人类没有那么恐惧,产生的应激激素也会比较少。在这段时间,同和善的主人生活在一起的小狗能够学会与人类合作。延长这段发育时间有利于小狗学习,而这对驯养至关重要。其他研究也证实,驯养会延长发育,带来行为上的重要变化。东京大学生物心理学家Kazuo Okanoya介绍说,年幼的驯养白腰文雀学习鸣啼的时间更长,因此能比它们的野外祖先学会更加复杂的“歌曲”。

不过,Fitch和同事也表示,相对缓慢的发育意味着更少的神经嵴细胞到达它们的目的地。这会影响从肾上腺、面部或尾巴皮毛颜色到鼻子变长的所有一切,从而产生驯化综合特征。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驯养动物表现出“幼态延续”:即使成年后,也保持着小时候的特征。研究人员表示,成年的狗像狼的幼崽,而人类更像幼儿时期而不是成年后的黑猩猩。

在Wrangham的报告中,他提出自然选择导致发育延缓这一过程的出现,并且减少了人类之间的攻击。民族学家发现,采集狩猎的人会杀死和别人老婆偷情的人或者其他人。随着社会关系在生存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祖先可能采纳了同种类型的死刑,从而清除那些有着强烈对抗性和攻击行为的男性。不过,Wrangham认为,这并非意味着人类是一个“卑鄙的物种”,充满了战争和摧残,而是因为这种选择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在一起共同工作的男性,无论是出于维持和平的目的还是开展集体性的攻击行为,例如战争。

其他研究人员对这种观点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鼓励进行更多的测试。不过,一些人包括Fitch自己也指出了Fitch团队所提观点中存在的问题,即人类和倭黑猩猩并非都具有驯化综合特征表现出来的所有特质,比如没有耷拉的耳朵或者白色的脸部雀斑。因此,除了神经嵴细胞延缓发育,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机制来解释人类和倭黑猩猩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征。“能够探讨人类的自我驯化综合特征的确勇气可嘉。”Fitch表示,但更艰难的工作在于找到测试这种特征的方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