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树国 许宁生 龚克 袁寿其 张杰 谭天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 23:01:50
选择字号:
多位大学校长谈新年期待与展望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启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决议,注定了2014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备受瞩目的一年。高考制度、教育公平、协同创新……诸多方面的改革令人期待。
 
在这样一个众望所归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年的开端,我们邀请中国大学校长们谈谈新年的期待与展望。无论是对宏观的制度创新、体制改革的建议,还是对微观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与实践,这些高校掌门人其实早已经开始了新年的思考、规划与部署。事实上,他们一直都是改革的思考者与实践者。
 
前行的脚步已经迈出,梦想还会遥远吗?
 
大学不应成为“孤岛”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王树国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传达的一个重要信号,即国家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我们也到了应该进行“全面改革”的时期了。
 
为什么要提“全面改革”?这是因为至少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以往大多数的改革都是“单兵突进”式的。而单独推进某一点的改革所带来的弊端就是不协调,不能解决全面性的问题,事倍功半。而且一旦达不到效果,又会对人们的信心产生严重打击。
 
因此,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思路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我也特别期待在2014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能借此东风,真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前期的沉淀和发展,以往硬件薄弱,师资储备不足等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要再迈上一个新台阶,能够在内涵上有所跃升,也需要一个全面改革,真正建立中国自己的大学现代化体制。
 
这有点类似于改革开放后的民营企业发展。在民企创立之初,主要面对的是资金不足、硬件条件缺乏等问题。因此,早日淘到第一桶金、第二桶金就成为企业的主要工作目标,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我们忽然发现自身真正缺乏的其实是现代企业内涵和市场运行机制,这关过不了,企业很快就会死去。中国高等教育未必会像企业那样迅速消亡,但也的确到了应该作内涵发展,作全面改革,真正运用社会机制体制力量,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阶段了。
 
我真心希望2014年能成为这样一个转折年,因为如果高等教育不进行改变的话,也许连“社会”这关都不能通过。正如前面所说,我们目前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但为什么老百姓对高等教育有如此多的意见?这说明我们的办学已经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
 
此次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说法很是到位,大学也应如此,因为大学本身就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做“孤岛”。大学必须与社会产生密切联系,但当前整个社会应该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一个高等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真反思,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大学体系。此外,在当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如何保证高等教育有规律地持续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坐下来,认真思考。
 
总之,2014年到了一个需要对高等教育认真反思,深入全面改革的年份了。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但要保证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们既需要一个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一个好的开端,希望2014年这样的开端能够到来。
 
(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坚定不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中山大学校长 许宁生
 


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核心的任务,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动摇的事情。谈及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我的一重担心是前几年高校坚持得较好的本科人才培养,会受到一些新因素的冲击。
 
2013年,国内高校启动了“2011计划”,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引领功能。“2011计划”从科技创新入手,虽然也涉及人才培养,但更多地与研究生教育相关,当然该计划也提倡吸引本科生参与其中,以及将其科技成果更多地反馈于教学内容当中。但是,“2011计划”的出发点是希望高校教师在科技创新上有所贡献。如何在“2011”计划的背景下,一方面规划好本科生培养计划,一方面落实好本科生培养方案,对于高校而言是一大挑战。
 
下一轮的“985工程”、“211工程”计划(专项计划)即将开始,这是国家为振兴学科建设而着力推进的计划,其中包括了科技与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也包含了人才培养的内容,但其关注点会被更多地放在科技与学术研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契机——新的计划或将给高校更大的自由度,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已经高度重视几方面内容统筹协调发展。高校能否在这些计划实施过程中,把本科教育与专项计划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服务,对高校来说也是新问题。
 
如何发展本科生教育,不至于遭受新因素的冲击?在我看来,中山大学在多年来加强本科生学习、生活、课程建设、体制建设的基础上,到了结合自身特色考虑质量提升的阶段。
 
中山大学是文理医工结合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前一阶段的通识教育做得稳定扎实,重点解决的是知识传授上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调动多学科资源,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在我看来,学校要让学生有创新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意愿,而不是看重学生的创新尝试成败与否。
 
跨文化能力是在全球背景下衡量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山大学所在地广州邻近港澳,多学科、国际化的步子迈得较大。下一步,我们想让学生接受更多跨文化的知识,让他们在拥有跨文化的背景之后,有参与跨文化活动的能力。
 
人力资源的源头在本科生教育。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本科生培养的质量,本科生培养的质量也决定了未来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的水平。2014年乃至之后的几年,在“2011计划”、“985工程”、“211工程”专项计划的环境下,中国高等教育还能围绕提高本科人才质量这个任务,产生出更多的新思路、新做法,才能显示出抓好本科建设的决心。(本报记者温才妃采访整理)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跑年,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师生对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充满着期待。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立德树人”的导向真正贯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学生以高度的自觉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体,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自觉承担起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育人之责,在改革中形成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教育公平”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得以更好地实现,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有力提升。将公平和质量有机结合在高标准、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和机制之中,使考试招生改革形成突破之势,进而以“一发千钧”之力推动全面改革,焕新整个教育的面貌。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协同创新”在体制机制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切实破解妨碍协同的人事、财务、评价等等难题,让大学、企业、研究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国家目标引导下、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真正协同起来,促进人才流聚、资源共享,释放创新活力。尤其希望上自国家下至基层把科技评价的体系改革实实在在地推动起来。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大学章程的定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府、社会、大学和教师、学生、职员各归其位、各司其职,让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劲地向前起跑。
 
我们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每一个人,不是改革的“路人甲”,我们不仅在期待,更要扎扎实实地做起来。
 
致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江苏大学校长 袁寿其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要议题。2014年,高等教育界要抓住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考虑如何深化大学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怎样深化教学改革,怎样转变思路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还包括科技创新等问题。总之,大学需要与社会更紧密地结合,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驱动力,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新的一年,我比较关心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待遇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2013年的两会期间,我提出了有关提高研究生待遇的建议。教育部包括江苏省都提出要进行研究生收费改革,这一方面说明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人大代表所提建议的重视,是对人大代表、对新闻媒体热点关注的议题的回应。
 
所谓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认为,应该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行这一教育层次的学习。美国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科技领先?因为美国汇聚了全世界的相当数量的优秀人才。其中吸引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在大学设立奖学金。因此面对现在国内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学生留在国内。一方面,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另一方面,客观而言,提高学生待遇更为直接有效。目前,大学的科研条件普遍得到改善,但学生待遇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现在,政府已经在着手改善研究生的各种待遇。学校层面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配套,包括广大教师、课题组等都要跟进。如果我国对学生的奖励补助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那么,至少可以保证中国一流人才不外流,从而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总体而言,明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江苏大学自身的发展阶段与大形势相适应,但是发展的挑战很大,难度也很大。
 
2013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水平评估,江苏大学参评的学科都有所进步,这是学校抓内涵建设的成果。全球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江苏大学的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江苏大学在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从“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向“研究型大学”。
 
我们要抓住国家深化改革的机遇,坚持“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不断地深化学校内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改革,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这是更高的目标,也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和提升水平的总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方向。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作出一些新的进步。(本报记者韩琨采访整理)
 
“致远”逐梦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杰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所以现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培养人才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在大家的心目当中,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理工传统非常强的大学,如何走出一条培养理科人才的全新道路?
 
2008年10月,上海交大正式启动交大理科班项目,这一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命名为致远学院,“致远”二字来源于江泽民同志在2006年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期间回访母校时的题词——“思源致远”。“致远”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个品牌,同时也是交大人的精神追求。
 
我们希望经过若干年或数十年的努力,致远学院的毕业生能达到国际顶级大学的前5%的最优秀的学生水平,即从“致远”学院毕业10年的毕业生,能够在一流大学任教或者是在顶级的研究机构进行科学研究,20年以后希望若干致远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成为世界级学术大师。
 
5年来,致远学院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在2014年,以及更遥远的未来,我们仍将继续逐梦。
 
为了集中全校的资源,由我以交大校长的身份来兼任致远学院的院长。我们逐渐形成了“致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以及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科技领袖人才。
 
2009年致远学院开设了理科班的数理方向,2011年开设数学、物理、计算机和 四个方向,2013年增设化学方向……不仅如此,致远学院还做出了七大创新举措。
 
第一个举措是师资队伍建设。第二个举措是实施特色的培养方案,突出课程教学和学科交叉。第三个举措是在课程体系上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第四个举措是导师言传身教的个性化培养。举措五是营造浓郁的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举措六是使用滚动的学生选拔制度。举措七是重视养成教育。
 
以往,我们人才培养项目,其成功的标志往往是该项目中的学生是否去了国外的顶级大学深造。在2009年设立致远培养模式时,我就曾提出:致远学院能否让顶级的学生自觉自愿地留在中国急需他们的博士研究生教育?
 
如今我们初步实现了这一梦想,致远一期毕业的29名学生中,有14名优秀学生选择留在国内,15名学生去了耶鲁大学等国外顶尖大学。致远二期毕业的55名学生,分为两个方向:28个数理方向,27个计算机科学方向。其中24名研究活跃的学生选择了留在国内,29名学生前往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我们认识到,现在致远学院浓郁的创新氛围和独特的学科交叉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突出能力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致远学院作为上海交大的引领者和示范者的效应已经开始逐步显现。致远学院培养的学生是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苗子,不同学科学生间思想的碰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为致远学院办学效果,我特别重视学生的感悟,有很多学生感悟说:是致远学院让我更近距离地靠近科学,并真正找到了一条实现人生价值并值得我一直努力的道路,而不仅仅是梦想。这在整个交大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是很大的,一方面大量的老师来授课和观摩,另一方面我们积累了很多教材和大纲,在全校产生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未来,我们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我们需要多渠道进行招生宣传,因为我们发现致远学院的人才模式没有被更多的中学了解。另外,在师资建设上设立了致远特聘讲师系列,通过一系列举措为积极争取更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国内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因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最终能够成为领袖非常重要的环节。第四,打破学科的局限。学科整合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领袖的发展趋势。
 
作为致远人,我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我们以大师为榜样,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向探索式研究型教学转变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 谭天伟
 


2014年将是一个教育改革年。国家层面的整体改革会带动教育改革。在我看来,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离不开两个方面。
 
一方面,面对着高校人才培养提高质量呼声,不但要进一步推进招生、培养环节的改革,更要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另一方面,国际化也是一个重要趋势。建立起国内高校与海外院校,尤其是欧美院校在同一平台上的交流、切磋与共同成长,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国内高等教育在后者是有潜力可挖的。通过近些年的改革,中国高校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其教育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无法否认,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问题在于,怎样从过去的传统教育向探索式、研究型的教学转变。具体而言,我们要重点解决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上的三个“转变”。第一,如何实现以教师以教为主,向学生主动以学为主的转变;第二,如何实现以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育人的观念转变;第三,怎样由单一的教学效果评价向过程评价和研究型教学转变。改革所触及的有些内容恰恰是欧美国家一流研究型大学之所长,我们必须以国际视野来看待、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如果该问题解决得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也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实际上,我们讨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三个“转变”。第一,学生的思维模式要由求同转向求异,这是创新型思维建立的基础;第二,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要变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模式,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学生的视野要由单一的学科、文化,转向跨学科、跨文化,因为多角度解决问题才能擦出创新的火花。其内涵与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的转变不谋而合。
 
然而,任何改革都是有难度的。改革与现有的教学模式相抵触,现有的教学模式还是沿用教师上课、统一考试、标准答案限定,在未来的改革中高校要不断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引入探索式、研究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广阔的视野,让他们学会用多角度、多文化的思维来看待同一问题。
 
下一步,我们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走出国门,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同时积极参与研究型教学。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年里,国内高校跨学科、跨文化的尝试也会越来越多,国内外联合办学、交叉学科建立等会给中国高教界带来更多的生机。
 
(本报记者温才妃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4-01-02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