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海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9-1 19:27:49
选择字号:
李克强强调改革破解科教难题 更重依靠人才红利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两者有机结合,使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出如上表述。
 
作为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克强在这次会议上两次提及那句广为流传的“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李克强强调,“无论是推进教育公平,还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关键还得靠改革”。在外界看来,这也展示出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于破解科教发展难题的决心。
 
学界一般将“人口红利期”定义为15至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60%以上的人口发展时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告诉中新社记者,对中国而言,有70年(1980-2050年)的“人口红利期”,从目前看还剩下不到40年。因此,从国家设计科技、教育、人才发展三大规划纲要时,就已考虑到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的现代人口转变背景,也为中国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源红利、人才资源红利转变提出了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中国在处于从高消耗、低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高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更得依靠“人才红利”。而要实现“人才红利”首先就需要高水平的教育。
 
不容回避的是,当前科教领域顽疾甚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教育公平都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距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红利”还有很大差距。
 
而问题的解决只能在深化改革中解决。李克强说,当年从恢复高考入手抓教育,就是一项改变千百万人命运、深刻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当前深化教育和科技领域改革,仍然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推出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重要改革举措,务求取得更大成效。
 
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终驱动力还在教育和科技。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告诉中新社记者,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三大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大批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才,通过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加以实现。所以,教育科技改革就成为整个发展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
 
当前千头万绪的问题似乎都可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机制应当改革已成共识,但真正具体从哪里突破却很困难。薛澜认为,现在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已经不是国家投入的问题,而是急需完善市场创新的环境,如果企业能够通过侵权、通过污染、通过拉关系搞垄断而获利,创新动力必然不足;而教育的突破口则在于用现代远程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最便捷途径。
 
本次会议提出的围绕完善投入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广科技人员创新激励政策等,都让人看到了改革的具体措施。但如何抓好落实,使全社会创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还需要时间。刘远立认为,改革要取得实效,关键策略是政府调控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行业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制定游戏规则、拾遗补缺、公正监管的作用。
 
胡鞍钢说,国务院总理亲自兼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是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这可以保证国家一系列科教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