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铭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发布时间:2013-8-26 14:31:05
选择字号:
曹湘洪院士谈“PX困局”:已非技术范畴内问题
 
对于PX,我们没有认知的问题,早已把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研究得比较清楚了,所以PX方面业内专家的认识是一致的,没有不同意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吴铭|北京报道
 
PX,即英文para-xylene的简写,中文名是“1、4-二甲苯”,别名对二甲苯。这种石油化工品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芳烃类化学品中和我们日常生活关联程度最高的化学品,虽然用途广泛,但近年来一直被公众描述为带有致命危害的恶魔。PX生产装置的建设计划,也在全国多地招致民众“狙击”。
 
作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议题,“PX困局”以及以其为代表的“化工恐惧症”,在中国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日前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认为,“PX困局”已非技术范畴内的问题:一方面是专业人士对其安全性不存在争论,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企业的行为惯性,以及社会心态等复杂因素形成的信任危机,最终形成了“PX困局”以及“化工恐惧症”。
 
他坦率表示,遭到当地公众强烈反对后就宣布停建,也不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建设性的方式。
 
这位中国石化原总工程师、副总裁同时强调,信息透明化以及更好的科普,才是解决“化工恐惧症”的有效之道。
 
PX装置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瞭望东方周刊》:到目前为止,全球最严重的PX项目事故是什么样的?
 
曹湘洪:自PX技术产业化,到2012年全球产量3848万吨、消费量3410万吨,全世界没有发生过重大的PX着火、爆炸、污染事件。
 
中国引进的第一套PX装置于1985年开始投产到现在,28年里也没发生过重大事故,应该说PX装置是比较安全的。可以说,只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能做到PX的安全生产。
 
《瞭望东方周刊》:从理论上讲,PX生产装置可能引发的最严重事故是什么?
 
曹湘洪:最严重的事故就是着火、爆炸。如果违反规定,把PX气体扩散出来,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爆炸。不过就算泄漏出来,如果没有和空气充分混合,如果没有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
 
一般来讲,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绝对禁止明火。一旦发生物料泄漏,我们会严格控制,让操作人员去处理泄漏的状况。
 
我在石油化工行业工作几十年,知道PX生产装置在全国的分布,譬如一些大型石化企业,都有PX生产装置。但我没听说过它们何时发生过安全事故,更谈不上PX装置的着火、爆炸。包括前段时间在漳州发生的事故,也不是PX装置的事故。
 
《瞭望东方周刊》:在PX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哪些?
 
曹湘洪:与一般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相比,PX装置的操作温度与操作压力都相对较低。在PX装置的操作工艺中,较高的操作压力是20多公斤,这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属于低压。
 
我没有感觉出什么地方特别容易出事故。当然,如果不按安全规范去做,肯定会出事故。物料泄漏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发生着火、爆炸。
 
同时,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做到PX装置的安全可靠生产。PX生产过程中,物料没有腐蚀性,不存在设备的腐蚀问题,就不会有物料造成的设备腐蚀穿孔泄漏事件。
 
一旦某个区域的机泵、阀门损坏发生泄漏,就会通过现场的可燃气体报警器立刻告知工作人员,及时派出人员去事故位置维修处理。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可以按动紧急停车按钮把运行中的装置停下来,进行事故处理。
 
所以,现有的技术、装备完全可以保证PX生产装置的安全性。PX不像大家说的那样可怕。我在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的时候,经常到PX生产岗位去,认识很多一线同志,没有听说有谁因为接触PX得了癌症,没有谁因为接触PX不能生孩子。
 
《瞭望东方周刊》:漳州古雷石化厂的事故是怎样的?
 
曹湘洪:7月30日凌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古雷石化厂区发生爆炸。这个事故出得有些蹊跷。我从网上看到说管线出问题,觉得不可思议。我猜想是不是管线材料选择上出现了问题,或者焊接质量有问题。还有,试压试漏工作是否做得好。
 
第二天,有一个了解情况的同志告诉我说,是高压加氢装置管线的弯头裂了。据介绍,是使用的弯头质量不合规格造成的。
 
高压加氢装置温度高、压力高,设备管线接触氢气,材料的选择很有讲究,需要用双相不锈钢,这个材料比较特殊,做这种材质的弯头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制造商,设计单位推荐他们选择国外有经验的制造商的产品,但他们为了省钱,选择了国内没有经验的工厂生产这种弯头,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弯头破裂,造成物料泄漏。这是弯头的质量问题。
 
反PX是因为存在信任危机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中国各地不断发生反PX事件,它给中国的PX行业带来多大影响?
 
曹湘洪:近几年,尤其是这两年,不少民众对建设PX装置持反对意见。有些地方的群众听说要在本地建PX装置,看到妖魔化PX的信息后,就会激烈反对,这确实是对PX装置的误解。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着粗放发展的问题,尤其一些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太注重安全、环保问题,安全、环保措施不足,再加上设施管理混乱,出了一些重大事故,对老百姓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譬如,大连原油管线曾经发生大火,把原油漏到了海湾里,还造成了消防员牺牲,这让老百姓对炼油有了恐惧心理。
 
另外,有些化工产品确实是有毒有害的,由于管理不善,比如污水排放造成周围水体污染,致使当地出现“癌症村”之类的问题,给周边老百姓心理造成打击。
 
再加上一些媒体上对PX的一些不恰当、不科学的解释,更增加了居民的恐惧心理。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请真正的专家研究调查不足,有些所谓的专家并不是业内权威,他们的不当解读也增加了居民的反对心理。
 
一些地方公众的盲目反对,极大地阻碍了我国PX的产业化发展。2012年,全国产能883万吨,生产了775万吨,还进口了610万吨。如果PX项目能够正常建设,就不至于进口这么多。
 
近几年的反PX事件,致使国内PX生产受挫,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这就拉动了国外PX项目的发展,影响了PX世界供求关系的格局,抬升了国际价格,间接影响国内产品的价格。
 
现在,韩国、日本都在增加PX产能,目标就是瞄准中国市场。2012年,日本PX产能是386万吨,产量是306万吨,本国用掉60万吨,出口了近250万吨;韩国的产能是525万吨,生产了513万吨,出口了195万吨。而我国去年进口的610万吨,主要来自韩国、日本,还有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现在,韩国、日本的PX产能还在增加,这就让他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价格主动权。
 
《瞭望东方周刊》:据你了解,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是如何看待反PX事件的?
 
曹湘洪:可以明显感受到,有些地方政府还是希望在本地建设大型PX装置,带动经济发展。但是一些老百姓不了解真实的PX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决策,有些领导在作决断时很犹豫。
 
只要群众强烈反对,政府马上就说不建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真作为。作为政府,理应积极主动做工作,组织专家把真实的PX生产技术情况和PX的毒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把全部真实情况告诉民众,让公众知道真相。要做好群众工作,让大家来接受PX,而不是把PX看成一个妖魔。
 
现在,有些政府看到群众激烈反对就退缩。我认为,退缩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企业高层其实也很无奈,想要发展PX产业,满足国内的需求,由于老百姓的反对而无法顺利实施。不过,近几个月以来,我们在一步步把被歪曲的事实逐步告诉公众,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态度是明朗的,不应该妖魔化PX,要还PX清白,鼓励产业的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针对具体项目的反PX事件,国外的结果一般是什么?
 
曹湘洪:据我所知,国外没有反对PX的事件。在与国外专家交流中,他们听说中国的民众这么反对PX,觉得不可理解。
 
我去年到日本访问,看到一个1939年修建的石油化工厂和居民区只有一条马路之隔,居民和工厂相安无事,他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生活得很好。
 
在国内,已经投入生产的含有PX装置的工厂,周边的居民并没有多少人反对的。反而是新建的项目遭到民众抵抗。
 
《瞭望东方周刊》:从反PX事件可以看到,主流科学界的解答并不能让公众信服,如何看待这种科学权威的弱化?
 
曹湘洪:像我这样做技术工作的感到很无奈。这是一种信任危机。
 
有些老百姓对政府说的、对主流媒体科学的宣传,总是持一概怀疑态度。而对一些网络上、微博中传播的信息,只要是诋毁政府、国有企业的,或者批评官员的,他都相信。
 
进而,在一些民众眼里,只要是为地方政府说话的技术人员或专家的话都不可信,只要和他们一起反对地方政府的都相信。这是严重的信任危机。事实上,真正对PX了解的业内专家,态度是一致的。
 
对于PX我们没有认知的问题,早已把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研究得比较清楚了,所以业内专家没有不同意见。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