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
■本报记者 黄明明 通讯员 包琰
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间碰撞会发生什么?科技体制改革抛出的这一时代话题,曾一度让地方科研院深感困惑。
成立于1984年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科研院”)在成长中恰逢变革。“科研国家队是要在科研‘上天’过程中寻找落地的方式,而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落地,根越深,路越宽。”院长丁辉如是说。
在国字头科研机构林立的首都,北京市科研院闯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开放办院:“当好桥梁和踏板”
以应用研究为核心的地方科研院能做多大的事?丁辉认为首先要会“搭台”。
“当你身边有数个‘第一’时,能当好‘第二’很重要。”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
术业有专攻。通过错位发展,搭建首都科技创新与资源整合的平台,建立创新基地、孵化高技术企业,当好“桥梁和踏板”。这一战略定位,早已在该院内部达成共识。
明确顶层设计,北京市科研院一直在主动伸出“橄榄枝”。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建“公共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与北师大共建首都发展战略研究院,携手北工大共建北京工业技术研究院,联手北交大建立“工业废水污染控制联合实验室”……截至2012年,单是由科研院发起成立和参与建设的各类联盟已超过12个。
回望去年年底,全国科学院联盟在京成立。实际上,联盟成员中已有不少是丁辉的老熟人。
7年前,北京市科研院已先行一步,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彰显双方实质性合作的6个应用型研究中心,其中有2家如今已发展成国家级工程中心,合作成果被应用于奥运场馆、燕山石化等单位。
“联盟不能只停留在政治层面,要做实。我们渴望能形成一种气氛,将来能有实质性的课题合作,甚至实现知识产权股权激励等。”丁辉说。
北京市科研院的触角还伸向了国际。中德合作“安全中国”项目的首个培训生正是该院送出的。此外,该院与日本堀场制作所共建北科理化堀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与IBM共建北京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有人认为,很多科研“联姻”是为了分钱,丁辉却不这么想:“不少合作都是由我们来‘买单’,推进联合是为了更好地上通下达和交融,期待‘化学变化’。”
丁辉心目中的北京市科研院蓝图是:科学仪器开放、科学资源共享,创新要素流动、创新单元集聚,在那里形成沙龙式的碰撞过程,进而由PE、VC等第三方来为科技买单。
服务社会:专注民生科技
“把科技创新变成一种意识,让科技服务成为一种常识”,这已开始内生成为“科研院人”的自觉追求。
杨涛是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室内空气检测科研人员,经常有客户问他:“你们测甲醛的,能不能帮我们治甲醛?”带着疑问,杨涛利用中心多年来的检测技术资源,集合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光触媒技术,开发出了可清除90%以上甲醛等空气污染物的“水性炭”。
细心研读近几年北京市科研院主抓的工作,从地下管网运行安全检测预警到城市危险源控制,从“看不见”的工业场地污染修复到农药残留的检测,从智慧城市到为老百姓服务,无不被镌刻上“民生科技”的烙印。
科学落地:根深路宽
北京市科研院的“酵母”越做越大,拳头产品崭露头角,创新始得回报。
2012年,该院获得的财政经费投入有了新的突破,竞争性项目收入达到了新的高度。鸿仪四方公司上市,国内第一条橡胶片材电子束辐射硫化中试示范线建成,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研发成果投产……
以股权激励改革为代表的创新型收入模式也正在尝试。“噪声地图”成果产业化为北京图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九州一轨公司的成立吸引了数千万元的战略投资,这使得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的“地铁用钢弹簧阻尼隔振器”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开始转化为经济效益。
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该院的“身影”。百万亿次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建成;基于物联网的首都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及预测预警研究开建;北科大兴实验动物与生物工程产业园正在推进。
从关心生存到步入事业发展快轨道,北京市科研院的科技创新路定会越走越宽。
《中国科学报》 (2013-07-1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