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温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14 9:26:32
选择字号:
《细胞研究》采用专职编辑制 影响因子连续3年破8
 
在我国5000多种科技期刊中,《细胞研究》杂志绝对称得上是“明星”。
 
自1990年创刊以来,其影响因子一路攀升,至今已连续3年破8。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温超
 
创刊23年,影响因子稳步攀升,至今已连续3年破8——在我国现有的5000多种科技期刊中,《细胞研究》杂志绝对称得上是“明星”。
 
这样一本本土打造的“明星”期刊,到底有何成功的秘诀?带着这个疑问,《中国科学报》记者日前探访了安家在中科院上海 信息中心办公楼的《细胞研究》杂志编辑部。
 
格子间里,几张年轻的面孔正在翻阅最新出炉的《细胞研究》杂志。没错,他们正是这本杂志的专职编辑。
 
杂志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告诉记者,和大多数学术期刊不同,《细胞研究》采用专职编辑制,而这正是杂志成功的秘诀所在。
 
做好专业把关人
 
目前,学术期刊大多采用“责任编辑制”,即由学者兼职担任期刊责任编辑,负责稿件把关工作。编辑部则承担稿件分发、校对、排版等工作。这一制度的好处是减轻了编辑部的压力,但由于学者们的主要精力在自身科研工作上,同时受限于各自不同的科研领域,很难保证期刊论文评判标准的相对统一。
 
不过,《细胞研究》杂志采用的是“专职编辑制”,由专职编辑承担科研成果专业把关人的工作。这也是《细胞》、《自然》、《科学》等世界顶尖期刊的做法,因为全职编辑既能优质、高效地处理稿件,也因编辑不再承担科研任务,避免了学术利益冲突。
 
一名优秀的专业把关人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也要和科学家进行密切地交流。即使像《细胞》这样的国际一流杂志,其主编和团队成员也会经常走出家门,走访世界各个著名实验室,同科学家们保持密切的接触。
 
《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也认为,当好专职编辑离不开和科学家的沟通。
 
“光等着好稿子进来,无异于等天上掉馅饼。”程磊告诉记者,“主动出击的编辑才是好编辑。”
 
优秀人才紧缺
 
李党生坦言,优秀的专职编辑是稀缺人才。在他看来,专职编辑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对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二是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三是能与科学家、作者和审稿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别看条件简单,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才并不多。”李党生说,依据多年来的经验,最可能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是“海外博士毕业并有博士后经历”的人才。
 
胡芳芳便是这样的人才。2010年,她来到《细胞研究》杂志,开始了专职编辑的生涯。今年1月,胡芳芳获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和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择优支持计划”的支持,这让她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日常工作除审阅投稿外,还要将很多精力放在终审和语言修改上,这要花费很多时间。”胡芳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审稿时编辑要对文章的创新性、实验的完整性及结果的相关性作出判断。至于究竟如何把握具体的判断标准,却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学得的,完全取决于编辑在实践中积累的“功力”。
 
重视“幕后英雄”
 
科研界一直流传着“科研做不好就去做编辑”的观点。在业内人士看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学术期刊专职编辑队伍,难点在于对编辑身份的认同及相应待遇的完善。
 
当一名博士毕业后面临做科研还是做编辑的选择时,前者无疑会更有诱惑力。“科研做出来的东西全是自己的,发文章、评职称都是自己的成果。”程磊说。
 
从来没有一位期刊编辑因刊发了优秀的科学研究论文而被记住。不过,在程磊看来,为科学家做好服务,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把科技期刊编辑称为“幕后英雄”一点也不为过。
 
“刚入行时,我也犹豫过。”胡芳芳回忆说,“当时最担心的就是职业道路的局限性。”
 
目前,发达国家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科技出版产业,专职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有很多出路,例如既能转行从事出版人职业,也能受雇于研究所,从事科研管理或科研评价工作等。而国内科技出版产业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专职期刊编辑的职业生涯晋升台阶也不明晰。
 
不过,现在,胡芳芳已经坚定了信念。“工作内容总在变化,也可以看到一些很激动人心的发现。”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李党生认为,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需要一流的学术期刊,一流的专职期刊编辑也应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国科学报》 (2013-05-1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