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中国化学应避免沦为“名利场” |
“一个教授一年发10篇文章并不稀罕” |
8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乃兴的文章,就中国科研体制对化学研究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看法。
王乃兴表示,中国科研改革进展十分缓慢,影响因子(IF)依然决定着经费的分配,其中,化学领域受到的不利影响最大,中国的化学研究似乎已沦为名利场。很多化学研究人员挑选容易出成果的项目,或者将单个研究拆分好几块,只为尽快、足量地发表文章,以通过年末的科研评估,“一个教授一年发10篇文章并不稀罕”。
王乃兴认为,过分依赖影响因子仍是最大的问题。一些人仍是“唯影响因子论”:高影响因子意味着高质量研究。他觉得,不同研究方向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具简单的可比性的,不能认为《纳米技术快报》(
Nanotechnology Letters)(2010年IF:9.99)发表文章的价值就是《有机化学期刊》(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0年IF:4.21)的两倍。
王乃兴建议,经费分配不能只看文章影响因子,还应该将文章发表一段时间后的引用次数也作为参考依据,以此判断研究工作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
王乃兴最后表示,强调应用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没错,但科学并不直接等于生产力,理论化学研究同样不能被忽视。国际化学年已经过半,中国要想在化学领域有所发展,必须加快改革步伐。(科学网 张笑/编译)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