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根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4-26 8:42:35
选择字号:
在“好玩”中点石成金

 
胡擎元认为,把一件作品做到极致的过程就是艺术创新。
 
■本报记者 贺根生
 
【印象】
 
采访胡擎元先生确实不易,几次相约,直到近日才在他桂林的“西山草舍”见到了刚从外地归来的他。现年67岁的胡先生走起路来步履轻盈,说话声音洪亮,脸庞红润,目光中透出一份慈祥。
 
胡擎元,清华大学教授。这位非科班出身的金石篆刻、书法家,创造了众多佳作:中国国家博物馆立馆方针石刻、中国国家博物馆印章、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石刻、《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线装影印本、《邓小平文选》3卷线装本、《老子道德经》木简书作编号篆章和藏书印等。他把传统从属诗书画的印章放大,成为石刻的主体,形成独特的石刻艺术体系,把金石篆刻艺术与现代文化结合,融入园林、城市环境建设,打造了“中华金石园”,开创了金石环境艺术的先河。
 
在采访中,胡擎元笑言自己“嫁给了金石篆刻了,一辈子与它为伴,难舍难分!”问及为何对金石篆刻如此执著,他回答是“好玩”。
 
学习篆刻、书法,缘好玩而始;作品有成,因好玩而极致。
 
【对话】
 
《中国科学报》:在创作的众多金石篆刻作品中,你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胡擎元: 我自己感到最满意的作品有3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印、中国博物馆立馆方针石刻和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纪念石刻。能为国家博物馆雕刻印章,对我来说,是一件极为荣幸的事。对这些传承历史精神的重大作品,自然得全身心投入创作,精心设计,尽全力地去做好。
 
《中国科学报》:当初你是怎么想到学习篆刻的?
 
胡擎元: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在砖上刻字,由此我对雕刻产生了兴趣,先是在橡皮上学习雕刻,后来又偷偷学刻图章。到了初中,从报纸刊登的艺术作品中真正接触篆刻,便愈发热爱这门艺术。参加工作几十年,不管做什么工作,篆刻和书法一直伴随着我,带给我无限的欢乐。
 
《中国科学报》:你是非科班出身,却在篆刻、书法领域作出了不俗的成绩,有人把你视为自学成才的典型,你怎么看?
 
胡擎元:我认为没有老师传授是不能成才的。狭义地说,没有进学校,光靠自己学习钻研和努力而取得成功是有可能的。但广义来说,任何人即便没上学都会有老师。我虽没有进过艺术院校,却有跟随著名篆刻家李骆公先生十几年学习的经历,得到过李苦禅、李可染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指点。正是得益于大师们的言传身教,才有我今天的创作成绩。
 
《中国科学报》:你创作的“中华金石园”开创了金石环境艺术的先河,能否谈谈当时创作的过程?
 
胡擎元:创作“中华金石园”是觉得“好玩”罢了。长期以来,方寸印章都是从属于书画。多年的创作实践,让我突发奇想,能否将它“放大”,走出书斋进入庭院,与环境“联姻”。将想法与朋友说之,得到赞同和支持。于是,2000年在桂林榕湖饭店开始了“中华金石园”的创作。
 
我先把恩师李骆公的篆刻印章《烟雨漓江》放大几十倍,雕刻在一块大石头上,摆放在饭店路旁,立即受到了好评。这更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石刻的内容也不仅限于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等近现代学者、名流的印文、墨迹,还有了远古的文化玉器、彩陶,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战国印、汉代画像石,以及京剧脸谱等。经过3年的努力,我创作出300方石刻,分别安置在5万平方米的榕湖饭店店门、园林、草坪等景观之中,使之成为与饭店建筑、环境交相辉映的人文新景观。
 
《中国科学报》:从将金石印章放大成为石刻的主体,到创作“中华金石园”,你让传统的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你怎么看待艺术创新?
 
胡擎元:我以为,具有中国元素的石刻环境艺术,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模式:一是各种各样的雕塑,二是中国的碑林,第三就是我现在做的金石园。雕塑不管是现代、传统还是东西方的,在环境中一般以单件呈现,而碑林,虽可多件集合,但难与环境协调。我尝试的金石环境艺术,是把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结合,把在自然石块刻上放大了的金石、书画,再回到自然,形成与庭院、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艺术。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图章,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几年前,我曾为清华大学贺李政道先生八十华诞制作了一枚印章,印章周体刻有李先生的一句话:“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这句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著名论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科学报》:那么,你怎么感悟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胡擎元: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只不过,科学创造更多的是靠理性,而艺术则主要是靠感性。艺术创作可随心所欲,作者可根据自身体验和感悟,大胆想象、构思创作。不要把艺术创新看得太神秘。我认为,把一件作品做到极致的过程就是艺术创新。不过,艺术创新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有的至今也难以超越。如书法技艺,我认为至今还没人能超越王羲之和王献之。这几十年,我练字一直在学习“二王”楷书。因此,对有些传统艺术我们必须坚守,不要被当代的现象迷惑,更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守住正确的判断。
 
《中国科学报》 (2013-04-26 第16版 雅趣)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