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3-3-8 10:09:27
选择字号:
中青报:后4%时代要减少教育经费浪费
 
全国人民热切期盼,各级政府不懈努力,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原定在2000年梦想成真的计划延迟到几个月前才实现,真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迟迟未能达标,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税收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增长太快,年年实收超计划;二是中国所属的儒家文化圈,国民非常重视教育,家庭为此投入巨大,政府于是当了甩手掌柜。这说明在一段时间里,政府将物质生产的权重摆在了人力资源的积累之上。
 
秦汉之后的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税率极低,常常是二十税一,三十税一,低于孔子主张的十税一,政府除了负责国防和刑罚之外,其余事务多由社会自办。教育以私学为主,公学只为皇家输送官员,不为社会造就人才,此种文化惯性下,政府即便克扣教育开支,也不会招来抗议,但是危害却极为深远。现在是典型的大政府小社会,国民收支仅占GDP两成,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任由家庭负担教育开支的大头,不合时宜。
 
受限于家庭收入总量占GDP比重太低,父母再省吃俭用,实际教育投入也不够,而且家庭教育开支占比太大,势必挤占其他消费。消费不是消耗,而是投资,健康消费、文化消费最终都会从人力资源上获得回报。教育不是唯一的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就是生产的目的,不懂生活就不懂受教育的目的。家庭生活过于苛俭,易导致学生变成书呆子,难以融入社会,更缺乏创造力。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落后国家容易在课堂教育方面追赶,很难在生活教育方面赶超,政府如不积极投入教育,将令追赶世界难上加难。政府将财政资金过多地投向看得见的硬件设施,以为是替子孙后代打基础,其实会挤压人力资本积累,扼杀发展潜力。
 
4%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平均水平,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已达到6.1%,所以说,4%还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需要继续提高比重。
 
2008年以来,我国教育开支增量中很大一部分是投向校舍改造,以弥补欠账,用于教育普及和改善的开支还需要大幅增加。而比投入不足更令人痛心的是教育开支浪费,过多投入于名牌大学。名牌高校本身具有很强的筹资能力,无需财政巨额投入。如美国的常春藤高校多半依靠校友捐助就能维持运转,该机制能激励学校和老师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最高目标。
 
对高校过量的财政投入,带来的问题值得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还扭曲了学校的价值取向。而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主管部门权力太大,校长们职能被虚化,热衷于抢夺优等生、创办装点门面和利用关系的示范学校和示范班,难以安心从事教育普及和改善教育质量方面的改革。为减少教育开支浪费,必须改革现行教育体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