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对我国科技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近年来科研经费更是大幅度增加。我国设立的各类人才计划和基金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各种类型的研究项目不仅数量多,而且单个项目的资助强度不断增加,数千万的项目已不在少数,甚至有些上亿的项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已连续多年论文总数为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许多科技工作者常常感叹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总体上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原创性成果较少,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更少,尤其是引领国际学科研究方向的成果少而又少。中国科学院设立了陈嘉庚科学奖,专门奖励我国科技人员作出的重要原创性科技成果,希望逐步办成中国的诺贝尔奖。陈嘉庚科学奖每两年评审一次,但从推荐的项目看,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还是太少。为什么科研投入越来越大,原创性成果却没有正比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其中科研经费分配制度不够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我国科研经费的分配已形成了多渠道投入的格局,不仅有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投入,也有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但基础研究经费主要靠国家支持。科研经费的迅速增加使科研人员有了更多获得项目资助的机会,经费总量已不算少,但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了某些分配不公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各部门资助方式基本上是独立运作的,使少数同一研究内容的申请却可以从多个渠道分别得到重大资助,经费的过于集中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往往需要同时承担多个研究项目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也有的获得资助断断续续,影响工作的连续性。经常是申请和参与的项目很多,一人同时承担4—5个项目很普遍,有的一人甚至承担7—8个项目,但每一项得到的资助却都十分有限。许多教授和研究员,尤其是研究生导师和课题组长,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申请科研经费、应付各种检查总结汇报等方面,真正安下心来做研究工作的时间明显不足,也造成有些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交账,而较少考虑集中精力做一些深入系统的研究。有的研究生导师进实验室的次数越来越少,把实验工作基本上交给学生。经常有人说研究工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找到好的学生。导师忙于挣钱,学生埋头干活,经常有学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一般教授和研究员要花较多时间和精力还是能够申请到科研经费,年轻科技人员作为负责人申请到经费还是有不少难度。虽然各部门、各单位往往都有专门针对年轻人设立的申请项目,但项目数量还远远不够,而且每项的资助强度又相对较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科研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奋斗,作为科技工作者更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当重任。为使科研经费分配更加合理,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专心从事研究工作,建议:
一、大幅提高基础研究项目的单项资助强度。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强度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每项达到200万元左右,资助年限为5年,每年40万元左右,但每人同时只能承担一个面上项目。这样可显著减少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次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稳定支持。为保证研究工作的连续性,可考虑在结题当年允许申请下一个面上项目,项目执行期内也可适当调整研究内容,给研究人员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也可让基金管理工作人员从应付大量申请和评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质量管理上,改变重立项轻过程和结果管理的状况,也让一线科研人员减少用于项目评审的时间。建议考虑适时取消重点基金项目,提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强度。但杰青项目执行期间不能同时申请面上项目,以避免重复资助。
二、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尤其要特别重视培养35岁以下的年轻科技人才。年轻人才的成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多渠道加强对年轻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青年科研项目的资助强度,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也可有1—2倍的提高。不仅让年轻科技人员可以有更多渠道申请研究经费,而且尽可能使每位优秀年轻人才都能获得较强资助的机会。
三、减少设立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或重大研究计划,把更多的经费用于安排自由申请的面上项目。对重大研究项目不宜设立针对性很强的申请指南,以允许更多的同行参与合理竞争。对国家973和重大基金这样的重大研究项目也要提高人均资助强度,但建议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合,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资助。对非常优秀人才和特别优秀项目继续给予特别的支持,但也要避免科研经费的过分集中。(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沈保根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