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此前的规划,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有60.8万名研究生(硕士53.9万,博士6.9万)入学成为2013级新生。开学一个多月后,硕士双向选择研究生导师已告一段落,笔者注意到,“老板”一词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导师”、“老师”等称呼,而成为研究生们对导师的昵称。这算不得什么新现象,但它有愈演愈烈之势,表面上看,不过是一个称谓的变换,但细究起来,其背后却耐人寻味。
首先,与导师的“老板”身份相对应,研究生的身份发生了转换,变成了“工人”。“工人”的首要愿望是搞好同“老板”的关系,在“老板”手下好好做事,最后顺利领到一张“文凭”。“老板”对“工人”拥有无形的、隐蔽的控制权,但“老板”真正关切的不是“工人”,于是“工人”出现了质量危机,次品、劣品在所难免,而且大有严重化的趋势。在“老板”和“工人”的关系链条和利益诉求中,没有学术这门“必修课”,学术不过是副产品。如此,学术生产和学术创新从何谈起?
其次,“工人”的长期奋斗目标是成为“老板”,进而取代“老板”,支配新的“工人”。因此,不仅“工人”对“老板”的顺从是虚伪的,始终存在潜在的对立,而且“工人”之间激烈竞争,争夺资源,争相试图成为“老板”。如此一来,学术团队何以建立?学术共同体如何形成?
其三,研究生终日呼叫“老板”,导师们最后真的朝着“老板”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辟出两条“蹊径”:一是学术“主动出走”,挤破脑袋去兑现现实的经济价值和政治影响力;二是外部经济力量和权力所有者“强势进入”,“名誉教授”、“亦商亦学”、“亦官亦学”等现象不断涌现。市场经济逻辑和权力原则实现了对大学校园和学术领域的“入侵”。长此以往,本土学术怎能不浮躁?又怎能不腐败?
导师理应传道授业解惑,研究生理应尊师重道,要回归学术、敬畏学术,还是称呼“导师”或“老师”为好。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内心和实际行动中,也应该回归教育本色、尊师本色和学术本色。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